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尔雅国学报公众号五周年纪念系列学术讲座(共11讲)
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贺词,管靖书。
 
为庆祝尔雅国学报公众号五周年,感谢大家对小号的关注与鼓励,特组织本系列学术讲座,共十一讲,感谢众师友对学术事业的无私支持!


第一讲:古典诗歌与当代生活
 
时间:202010141930
 
谢思炜,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唐宋诗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唐代的文学精神》(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白居易文集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杜甫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等。
 
第二讲:前《楚辞》时代屈原赋的传播、诠释与接受
 
时间:202010151930
 
郭院林,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与语言系访问学者(2017-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2019-2020),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学与文化。2004年与2007年分别获得南京大学硕士与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援疆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工作,20141月调入扬州大学文学院工作。自2003年以来在《北京大学学报》《北京社会科学》《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试论司马迁以道统抗衡政统的精英意识》《道德拓展与文体突破》《刘师培的戴震学》等6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清代新疆国家认同研究》(10BZZ004,结项良好),在研江苏省重大招标课题《清代仪征刘氏经学研究》(16ZD012),2019年国家后期资助项目“《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整理”(19FTQB007)。
 
第三讲:《春秋谷梁传注》整理漫谈
 
时间:202010161930
 
张鸿鸣,山东泰安人。2013年考入山东大学,2014年转入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项目“清人著述总目”。2017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攻读硕士。2020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古籍版本学,经学文献,金石学。点校《春秋谷梁传注》(中华书局20207月)。
 
第四讲:如何读懂《庄子》?
 
时间:202010171930
 
高晓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诗学。在《文学评论》《中国文化研究》《中国诗学》等期刊发表《试论晚唐“物象比”理论及其在诗歌意象化过程中的意义》、《唐代诗歌品格与诗意之关系——以“诗格”材料为中心》、《“意高则格高”对中古诗歌创作走向的引领——王昌龄《论文意》篇解析》等论文十余篇。
 
第五讲:名教自然论在《红楼梦》中的投射与人生启示
 
时间:202010181930
 
杨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硕士教育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版专著《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作为执行主编出版编著横山文丛文化中国丛书(商务印书馆,2020),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曾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第六讲:获睹原碑与转抄稗贩
——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所引石刻文献的学术规范问题
 
时间:202010191930
 
宫瑞龙,字尚贤,号浮槎散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双学位学士,台湾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编校有《北大读本》《韩柳文研究法校注》等书,代表论文有《文本的改写——从〈国语·越语下〉的越国谋臣形象与范蠡谏辞谈起》等。
 
第七讲:社会转型与赋圣崛起
 
时间:202010201930
 
踪凡,本名踪训国,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兼任中国赋学会副会长,中国《文选》学学会理事。曾在《文献》《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汉赋研究史论》(65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16年修订版)、《司马相如资料汇编》(38万字,中华书局2008年版)、《赋学文献论稿》(45.6万字,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历代赋学文献辑刊》(第一主编,全20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等多部。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
 
第八讲:略论六朝文献里所见的孔门师弟子
 
时间:202010211930
 
潘铭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伍宜孙书院辅导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常务理事。曾获201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研究领域包括儒家文献、汉唐经学、历代避讳、域外汉籍、博物学等。在校任教《论语》、《孟子》、《汉书》、《礼记》等科目。着有《贾谊新书论稿》(2010)、《孔子的生活智慧》(2011)、《颜师古经史注释论丛》(2016)、《孟子的人生智慧》(2017)、《贾谊及其新书研究》(2017)、《汉书及其春秋笔法》(2019);散文集《烦嚣与寂静》(2020)等。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的期刊发表论文超过八十篇。获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拨款主持「颜师古经学考」(2014)、「清代避讳学研究」(2017)、「日本所藏诸本《群书治要》研究」(2021)等研究计划。
 
第九讲:陶渊明(365-427)与南京
 
时间:202010221930
 
张德恒,文学博士、博士后,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攻东亚经学、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文学、古琴文化。具体涉及以德川日本(1603-1868)《春秋》学为中心的日本经学史、以三国史和陶渊明研究为中心的中古文史、以唐宋诗词为中心的中国诗词史、以民国琴人琴事琴诗为中心的古琴文化史。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书评四十馀篇,发表旧体诗词文赋数十篇。
 
第十讲:李梦阳诗文集整理与研究漫谈
 
时间:202010231930
 
郝润华,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师从黄永年先生攻读文献学硕士,师从周勋初、莫砺锋二位先生攻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 曾赴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留学。主要从事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杜甫研究会副会长、韩愈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有《古代文献研究论稿》《李梦阳生平与作品考论》《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等研究著作,以及《李益诗歌集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朝野佥载辑校》《五百家注韩昌黎集》《李梦阳集校笺》等古籍整理著作。
 
第十一讲:历史叙事的审美追求
——《史通·叙事》篇疏讲
 
时间:202010241930
 
刘占召,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2019年,东南大学中文系任教,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隋唐文学。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史通》文献整理及其批评史研究”(12CZW054)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门第、才学之争与中唐文学”(09YJC751011)。
 
本系列讲座均在腾讯会议公开举行,会议 ID321 6849 40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
经学你已经知道了,那谶纬你了解吗?
创刊!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主办《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出版!
张宗友:朱彝尊研究论著叙录(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刘大先博士来学校讲学
专家名录——宁波决策咨询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