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三大宝之一——烙画艺术的神奇魅力

烙画历史你知道多少

         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起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 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

         据说是清代南阳人赵星三发明,此人喜食鸦片,烟瘾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烫画,获得成功后,潜心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烙画工艺,后在民间广为流传。赵星三烙画作品也成为达官贵族馈赠之佳品,颇受皇亲国戚青睐,并延续至今。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烙画王传说

        民间传说——“王莽撵刘秀”, 据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画能手,人称“李烙花”。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小憩,忽然有一男孩朝他跑来跪在他面前,说有坏人追杀。求他相助,这小孩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李烙花” 把刘秀扮作逃饭的哑巴,引到一块隐蔽的大石板面前,让他睡在上面, 躲过了莽兵的追杀。临分手时,“李烙画”看他可怜,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烙画葫 芦作为盘缠。 刘秀和“李烙花”分手后,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于公元二十五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此时身为帝王的刘秀并没有忘记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找到“李烙花“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两,加封“烙花王”。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而当年刘秀睡过的大石板,人们后来叫他“刘秀床”并延续至今

         解放初期南阳烙画是以烙画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筷子智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东方人吃饭必备的工具。木烙花筷子选用冬青药木,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呈象牙黄色、气味清香,同时还助于养生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将分散流落于南阳各地的烙花艺人组织起来,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烙花艺人不断继承发扬前人的优秀传统,推陈出新,改进工艺和工具,从而把烙画艺术推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画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

烙画名家”李跃平

       李跃平出生于南阳,在一个艺术世家里长大,师从工笔画家李衡,后拜师齐白石门下弟子、会意水墨画的创始人、中国画院一级画师王广然先生。李跃平是齐白石门下烙画第一人,由文化部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烙画名家”荣誉称号。她在2002年正式接触了烙画艺术,自此她对烙画的喜爱和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当2012年李跃平第一幅真正意义上具有个人风格的烙画作品出炉时,李跃平的心情异常激动,她说:“我能在烙画的基础上做到写实,真正把烙画做成了艺术价值与观赏性共存的作品。”截至目前,李跃平有多幅作品被送至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和中国澳门、香港、台湾等地,尤其受到留学生的认可。

      截至目前,李跃平有多幅作品被送至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和中国澳门、香港、台湾等地,尤其受到留学生的认可。2011年,三幅烙画长卷(《老子》《清明上河图》《百佛图》)被马来西亚商人收购;2013年,有10多幅作品被送至韩国首尔大学参加展览在学校引起轰动,该校师生对南阳烙画赞不绝口……

        之后李跃平受邀为南水北调渠首作画,她不辞辛劳,前往当地写生,最终完成一幅长达2.7米的长卷烙画——《渠首图》,后该长卷被北京市朝阳区宣传部收藏。

       李跃平也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大姐姐。她的循循善诱和倾囊相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除河南以外,还有来自湖南、山西、河北、新疆、福建等地的二十余名学生。李跃平说,传播烙画文化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她相信通过自己和学生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将南阳烙画传播到海内外,让烙画艺术在传统文化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三大宝之烙画
珍贵而稀有的烙画艺术[华夏文化]
南阳烙画
这门绝技,在火中2000多年,被瘾君子拯救!
古今烙画葫芦工艺品
火针上的绝美“刺绣”,栩栩如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