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隆平来到海南育种,为了对付窃粮的老鼠,他用上一个“土”招

袁隆平来到海南育种,当时南红农场的条件非常艰苦,当地有句谚语: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环境的恶劣,从这句谚语上,就可见一斑。

可是不管条件多么的艰苦,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都以苦为乐,他们不仅战胜了蚊子,而且面对窃粮的老鼠,还想出了一个非常管用的“土”招。您想了解这段“非常岁月”,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远在2000多年前,这地方就以条件艰苦,虎狼成群著称,谪吏遣臣全都被流放到了这个地方。可是到了解放后,我国的育种人员,发现海南岛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可以说是“天然大温室”,是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1970年袁隆平领着李必湖和尹华奇,千辛万苦地来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南红农场。当时的南红农场条件简陋,袁隆平领着两名学生,推开了分给自己的茅草屋的房门,李必湖伸头往里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只见这间房子遍布灰尘,潮湿阴暗,地上铺着的一层秫秸,连睡觉的竹床都没有一张。

袁隆平收拾茅屋,他们三个人暂时住了下来,没有电灯,李必湖和尹华奇就买来了蜡烛,随着屋里的灯光亮起,外面的草蚊子“嗡嗡”怪叫着,向他们三个人疯狂地叮咬了过来。

海南岛的蚊子个大,毒性强,三个人被蚊虫咬得实在受不了了,他们竟想出了一个办法。竟用育种时覆盖在秧苗上的塑料薄膜,裹到身上,蚊子的尖嘴虽然锋利,可是却刺不透薄膜,但薄膜却不透气,第二天早上,三个人的身上,全都起了一层更为刺痒的痱子。

袁隆平等人战胜了蚊灾,他们住的茅草屋中又闹起了鼠患。为了防止老鼠偷食他们的口粮,他们就将剩下的半袋大米,高高地吊在了茅屋的房梁上。

老鼠神通再大,它们对吊空中的大米却没有办法,解决了鼠患之后,袁隆平便让自己的两个学生,开始四处寻找野生稻。

李必湖这天来到一座小桥的下面,他发现桥下有几株野生水稻,他一株株地查下去,最后,他在一株形状特别的野生水稻面前停住了,这株水稻匍匐在地面上,穗粒又小又少,看起来特别像是野草,而且雄花异常,李必湖初步断定,这株摸样怪异的野生水稻,很有可能便是“野生水稻雄性不育株!”

李必湖将这株水稻移植到了实验田中,随后将老师袁隆平领到了这株怪稻子的前面。袁隆平眼里充满了喜色,他看着李必湖发现的怪稻子的三茎稻穗上,各采了一朵花药,然后放在一百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最后证明这是一株非常难得的、花粉败育型的野生水稻不育株。

正因为发现了这株怪稻子,袁隆平的三系法培育水稻才会成功,超级水稻的梦想,才得以在南红农场涅槃,最后圆满了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现曲折艰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旧文重发,以纪念袁老
杂交水稻历史简介
袁隆平给青岛定了一个小目标:海水稻亩产300公斤
我还没拍摄您,您却走了!
杂交水稻到底怎么培育出来的,你难道不想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