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捡到一枚铜镜,上面写着24个契丹文,破解辽国的一个秘密

在打游戏时,我们总喜欢说小学生“坑爹”,但要是放在以前,小学生可是文物界的大红人。比如,西汉皇后之玺是小学生捡的,独孤信印章也是小学生捡的。除此之外,吉林的一名小学生,还曾捡到一枚铜镜,并且专家们根据上面的铭文,破解了一个王朝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儿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6年6月,吉林大安县永合大队的一名小学生,放了学后就赶去田里帮父母锄地。令他没想到的是,一锄头下去,竟然翻出来个八角形的“铜片”,目测直径有20多厘米,并且上面还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名小学生便将其交给了父母,学生的家长怀疑这是什么文物,后来又将“铜片”上交到了当地博物馆。

博物馆的专家接到“铜片”后,首先进行了一番清洗,并除去表面的泥土和锈迹,然后再进行观察和研究,确定它是一面铜镜,同时根据背面的纹饰判断,该铜镜为辽代文物。另外,专家们还惊喜的发现,铜镜背面刻有5行契丹文,边缘刻有7个汉字,是为“济州录事完颜通”。

据金代史料记载,“济州”即辽代黄龙府,也就是现在的吉林农安县,后来金朝打败辽朝占领黄龙府,并且还设置了一个官职,即“录事”,而担任该官职的人则叫做“完颜通”。故此,专家们推测,该铜镜是完颜通到济州之后,得到的一面辽代铜镜,然后在边缘刻下了他的官职和名字,表示现在归他所有。

不过令专家感到疑惑的是,铜镜背面的契丹文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专家们请教了当时专门研究契丹文的大学教授。几位教授经过一番研究,确定了契丹文的意思,并将其翻译为:时不再来,命数由天;逝矣年华,红颜白发;脱超纲尘,天相吉人。

不知为何,读完这三句话后,内心不由的感到十分沉重,而当时的专家同样也有这种感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篆刻铭文的人内心充满了纠结,仿佛在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以及命运衰微,何不及时行乐,不然将来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另外专家由此推测,制造该铜镜的时候,辽代的国运已经出现了危机,不然辽代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据史料记载,辽朝自公元1101年天祚帝登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辽天祚帝鱼肉百姓,昏庸无道。到公元1115年,金开始对辽发起进攻,到公元1125年金兵直捣黄龙府,辽天祚帝被俘,自此辽朝灭亡。

因此这面铜镜,也是对史料记载的一种佐证,揭秘了辽朝已经衰微,即将被灭的命运。其实,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代诗词。比如,读盛唐诗词气度恢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再看晚唐诗词伤感无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文物是对历史真实的反应,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同时对过去的历史,也能产生更加深刻地反思。就当下来说,我们不能忽视对文物保护和研究,因为其中所体现或隐藏的秘密还有很多,都在等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从而还原历史的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角形铜镜被小学生挖出,铭文无人能懂,专家破译后感人至深
吉林省博物院藏出土铭文铜镜研究
四面契丹文镜讲述辽代的一个故事
【转载】破解契丹文——赞裴元博先生
契丹人去世后为何罩面具 记者带您先睹辽代文物精品
「美到极致」粹美千年,璀璨的大辽国公主的珠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