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晶体管“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晶体管“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1947年12月23日,第一个基于锗半导体的具有放大功能的点接触式晶体管面世,标志着现代半导体产业的诞生和信息时代正式开启。

点接触式晶体管:把间距为50μm的两个金电极压在锗半导体上,微小的电信号由一个金电极(发射极)进入锗半导体(基极)并被显著放大,然后通过另一个金电极(集电极)输出,这个器件在1kHz的增益为4.5。

在晶体管诞生之前,放大电信号主要是通过电子管(真空三极管),但由于制作困难、体积大、耗能高且使用寿命短,人们一直希望能够用固态器件来替换它。

1945年,贝尔实验室开始对包括硅和锗在内的几种新材料进行研究,探索其潜在应用前景。一个专门的“半导体小组”成立了,威廉·肖克利(WilliamShockley)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约翰·巴丁(JohnBardeen)和沃尔特·布拉顿(WalterBrattain)。

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在74年前的今天,实现了第一个半导体晶体管,也就是上文所述的基于锗半导体的具有放大功能的点接触式晶体管。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

巴丁(左)、布拉顿(右)和肖克利因为晶体管的发明,共同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实用的角度看,点接触式晶体管的产量非常有限,不能算是商业上的成功;但它的发明意义重大,巴丁、布拉顿和肖克利也因此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为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以及计算机内存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肖克利在推动晶体管商业化的同时,造就了如今加州电子工业密布的硅谷地区。晶体管发明的历史非常复杂,牵扯到科学和技术、团体和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现如今,从播放音乐、合成语音、存储数据、数码摄影、GPS定位到传输和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芯片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

这其中,有一些芯片直接或间接地为改变世界的一些产品赋能,影响了整个计算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为唯一一个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巴丁数”无穷大
七十年前诞生的一项发明,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今人人早已离不开它
芯片战争-7:坚韧不拔的PN结晶体管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5):二度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
晶体管发明人曾在实验室受排挤,但没人能阻止他两获诺奖 | 量子群英传
晶体管——70年前的平安夜,上帝带给人类的礼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