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经典 | 《孟子》第五讲:孟子快不快乐?

本辑内容《孟子第五讲:快乐由内而发


快乐在于自信

身为儒家学者,孟子相信自己传承了孔子的理想,也远绍自尧舜以来圣王的志业。他的愿望是得君行道以造福百姓,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不是他所能掌握的。

既有深刻的自信,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快乐。

孟子立志学习孔子。他推崇大禹、周公、孔子对社会的贡献,然后宣称自己要端正人心,消灭邪说,批驳偏颇的行为,排斥荒诞的言论,以此来继承“三圣”的事业(《孟子·滕文公下》)。有了这样的抱负,自然不屑于只做个管仲了(《孟子·公孙丑下》)。

除非诸侯以礼相待,否则孟子不会主动谒见(《孟子·滕文公下》)。他说,“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孟子·万章下》)连天子都不能召见老师,又何况是诸侯?

礼数足够,加上诚意相邀,孟子将会为了百姓而辅佐国君。有些国君起初确实表现了对孟子的敬意。

学生质疑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这样不是太过分了吗?(《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说:不合乎正道,那么一竹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正道,那么舜接受尧的天下 ,也不以为过分。所以重点在于:国君以礼待我,而我以仁政辅之,照顾百姓。

有的学生比较短视,质疑君子“素餐”,亦即没耕田却白吃饭。孟子说:国君任用君子,就能带来“安富尊荣”,年轻人跟随他,会变得“孝悌忠信”,有谁比这样的君子更有功劳、更应该吃饭呢?(《孟子·尽心上》)

可惜的是,他在齐国受到礼遇但没有实权。有人批评他只知建议别人尽忠职守而自己却毫无表现,孟子说:我既没有固定官位,也没有进言责任,那么我的行动要进要退不是“绰绰有余裕哉?”(《孟子·公孙丑上》)

当他决定离开齐国时,宣王亲自挽留他。他说“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

这句话代表了儒家学者的心声,说得既真诚又婉转。但孟子终究还是走了,因为当时各诸侯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孟子的仁政理想显然与此格格不入。

弟子见孟子脸色不好,就请问他是否不愉快?孟子于是说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那一段豪气干云的话(《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终身之忧是:自己没有像舜一样造福天下百姓,留下美好的成就与名声。但君子不会有一时的烦恼,为个人的出处进退、成败得失而担心。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孟子不快乐。朝着理想而奋斗,这件事本身已经足以使生命显示精彩了。

要与百姓同乐

孟子所挂念的不是个人的快乐,而始终是百姓的快乐。

他见过梁惠王与齐宣王,这两位大国国君不约而同都以自己的园林或离宫向孟子炫耀,甚至向孟子提出的问题也一样,就是贤者也会享受这样的快乐吗?(《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回答其实是个提醒:一,国君若不能“与民偕乐”,最后会走上灭亡之途。二,国君若能与民同乐,最后可以称王天下。

如何与百姓同乐呢?

首先要保护百姓。

当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谁能统一天下”时,孟子的回答让人心惊,他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一个诸侯只要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由此可知当时各国君主发动战争、严刑峻罚、苛捐杂税,导致百姓随时处在死亡的阴影中,以大多数农民来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人生只剩下痛苦与死亡,真是情何以堪?

孟子鼓吹王道与仁政,而其标准实在不高,他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又说: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只要能保护百姓,让他们活下去,就是实现王道的第一步了。

其次,要教育百姓。

孟子说,百姓如果只是吃饱穿暖,生活舒适而未接受“人伦”教育,就“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人伦即是五伦(五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其中又以孝悌为根本。能做到孝亲与敬长,自然会推及于忠君与信友,如此则社会秩序趋于和谐。

然后,要富裕百姓。

孟子谈到井田制度,强调“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田界划分合理,百姓认真工作有其收获,自可安居乐业。

他的描写让人欣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谈到这些问题,深具自信,“有王者起,必来取法”。

孟子的建议在战国时代中期,听来像是空谷足音,既难以落实又缓不济急。尤其是要求国君与百姓同乐,更是缘木求鱼的想法。那么,转而向官员建议,希望他们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善待百姓,又是否可行?

他对一位齐国大夫建议,在荒年时要照顾百姓。他说,受托放牧牛羊的人,如果找不到牧场与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主人,还是看着牛羊饿死?(《孟子·公孙丑下》)

他对一位宋国大夫建议立即降低关税,但对方推说明年再全部做到。孟子说:知道不对,立即就改,怎么可以像偷鸡贼一样,从日偷一只改为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不偷呢?

孟子真是一心一意想使百姓活得快乐。但是看来对国君与大臣不能寄以什么希望了。

快乐胜过帝王

孟子谈快乐,有一段话广为流传,但其内容不易得到正确的理解,值得稍加探讨。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这段话的意思并不复杂,但是宣称这三种快乐“胜过”称王天下,则须加以说明。

(一)父母具存,兄弟无故。

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无灾无难;具备此一条件的人很多,那么他们都比帝王快乐吗?孟子的意思不是要强调家庭生活的重要,或者只着眼于家庭成员的平安快乐。

依其思想体系来看,孟子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健在时,我们在社会上遇到老年人,就比较容易把对父母的亲爱尊敬之情推广出去,亦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当兄弟姐妹都平安时,我们在社会上遇到同辈的人,也比较容易把对同胞手足的情感推广出去。

这两方面的推己及人都直接有助于我们行善,因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别人”包括天下人,而我的“父母具存,兄弟无故”将使我更容易与别人互相关怀、彼此尊重,从而实现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换言之,这种快乐在于我更容易因而行善,亦即满全我自己“人性向善”的要求。我的人性潜能得以实现,自然是最快乐的事。

(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这两句话显然以“对下无愧于人”较易了解。但“对上无愧于天”是什么意思?这里所说依然是指“天赋予人特定的使命”,要人遵守“心之四端”的要求,认真实践“仁义礼智”的善行。

所谓天命,即是天赋予人此性与此心,要求人行善以完成人生使命。如此即可“内省不疚”、“俯仰无愧”。这种快乐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可以比拟。

(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英才是指有心上进者,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所在。不论时代如何黑暗,社会如何混乱,只要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就会保有一线生机,使正确的价值观发生光明,从而鼓励人类走上人生正途。

我们认为,只要是儒家学者,都会表现“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这三点特色,分别针对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

孟子的说法所彰显的承担责任的勇气,清楚肯定了人性的尊严。这不是莫大的快乐吗?

总之,君子三乐皆源自人性也回应了人性的要求。相形之下,帝王之乐充满了局限性与复杂性,确实无法相提并论。

真诚保证快乐

除了君子三乐,孟子另有关于快乐的说法。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三句话之间应有某种关联性,值得分别陈述。

(一)万物皆备于我矣。

这句话有些抽象,因为若是紧扣字面来说,在我一个人身上怎么可能具备万物呢?于是宋朝学者常为这句话加上三个字,成为: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心”。

万物各有其理,譬如鸟能飞、鱼能游,春夏秋冬四季依序运行,这些现象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人的“心”有领悟万物之理的能力。亦即:人心可以经由观察与学习而“了解”万物的道理。这种说法代表宋朝学者的观点,但是否合乎孟子的原意呢?

如果万物之理都具备在我心中,那么后续所说的“反身而诚”又该怎么解说?“理”是客观规律,“诚”是我对自己不自欺。我在真诚面对自己时,与万物的客观规律有何关系?这实在说不清楚。

因此,“万物皆备于我”一语,不必加任何字,它所说的是:一切在我身上都齐备了。

这句话应该从“我对万物一无所缺也一无所需”来理解。当我对万物一无所需时,我才可能彻底做到“反身而诚”。

(二)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既然对万物一无所需,我所必须面对及负责的只有我自己的心。反身而诚,即是反思自己并肯定自己完全做到“心之要求”,然后才会有“乐莫大焉”的体会。

以儒家来说,最好的示范无疑是颜渊,因为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正是“万物皆备于我”的典型状态,对万物一无所需也一无所缺),然后“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般人未能体认“万物皆备于我”,也未能做到“反身而诚”,所以总是忧虑不已。颜渊则不同,他不改其乐。

事实上,当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时,也正是反映了孟子此语的验证。

(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儒家的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因此一切修养都必须落实于实践此善。善又以仁为首要代表。那么如何达成仁的要求呢?答案是: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

合而论之,首先须肯定人性得自天命,有其心之四端,要走上人生正途是不需要万物的。其次,反身而诚,完全做到心之要求,则“乐莫大焉”。然后,在具体行善时,要推己及人,感通别人的情况。

这三句话连贯下来,人生至乐出于真诚而完全操之于己。

人我互动之乐

行善是实践了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在我而言,是人性向善的体现,自然觉得快乐;但相对的,与我有关的别人也会对我的快乐产生影响。

譬如,舜身为天子,拥有世人所羡慕的一切,但唯独在孝顺父母方面未能得到适当的回应。

孟子说舜:“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只有顺了父母的心意才可以解除他的忧愁。

孝顺是人生首务,其标准不在子女而在父母,所以舜长期努力之后,终于有了成效。舜的快乐得来不易。

又如,孟子身为老师,教育许多学生,但《孟子》书中只有一次记载,就是当他知悉乐正子将在鲁国负责国政时,他才“喜而不寐”,高兴得睡不着觉。

乐正子并未具备刚强、聪明谋略、见多识广等条件,但以其“好善”(喜欢听取善言)而充分得到孟子肯定。这是师生相得之乐。

但后来呢?孟子显然失望了,他认为乐正子重视俸禄超过理想,重视生活舒适超过对老师的尊敬(《孟子·离娄上》)。

人我互动的快乐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而不应对别人寄以太大的期望。尽其在我,也许是快乐人生的不二法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尽心上·万物旨备于我矣
【炎黄·微国学】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快乐的秘诀
原创【经典解读】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日读简帖: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