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适期晚播对超高产田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各位老师好!

 我是“一麦众承”14组张三坤,今天代表第14组(铸麦逐梦)值日。我们的组长是杜立丰老师,组员还有张中州、望俊森、卫波、秦志英、杨斌、李继平、昝香存、徐开杰、李玮、宋瑜龙、韩然、杨子博、何明琦、袁雨豪、崔培涛、温小伟等16位老师。

有感于本年度大部分小麦播种偏早,播量偏大,播后温度偏高,形成旺长,12月份低温来临部分麦田造成严重冻害,特发此文与大家探讨。此文是根据本人在20年前参加国家小麦亩产600公斤攻关期间,于1997-1998年度,在二里头村一农户责任田设置的一个简单试验总结而成,曾发表于《河南农业》2005年第8期。文中虽然说的是弱春性品种,但在气候变暖的当下,对 半冬性品种应该也有借鉴意义。文中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纹枯病、蚜虫、倒伏、早衰是小麦由高产向超高产转变的主要障碍因素,作者认为适期晚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适期晚播还可以有效防止冬前旺长减轻小麦冻害:适期晚播,同时适当加大播量,还可以有效减少超高产田所存在的缺苗断垅现象,而缺苗断垅也是影响超高产实现的一个重要障碍。但多年来,人们在生产上把适期早播做为促使冬前形成壮苗,提高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认为晚播冬前不能形成壮苗,难以形成大穗,同时易受干热风的危害,影响小麦产量。毫无疑问播种过晚,必然影响小麦产量。但作者认为像豫麦 18-64这样的早熟品种适当推迟播期,既可以有效减轻超高产田小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至于造成小麦产量的下降,同时上述诸多问题的解决,将会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作者为此设置了该试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本试验选用具有早熟,高产特点的豫麦 18-64 系种

1.2 试验设计:试验把播期定在 10 月 20日,设置三个播量,A(基本苗 12 万亩),B (基本苗 15万/亩),C(基本苗 18 万/亩)。以10月10日播种,基本药 12万/亩的为 CK(对照)。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每小区长 20m 左石,宽 2.5m,面积约 50m2。于生育期间对小麦群体进行了调查,6 月2日收获,每小区收获1m2左右实打,据此推算出亩产,并进行了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分析 把产量结果列于表 1。对各处理结果进行新复极差测验,列于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处理 A(12 万/亩)与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适期晚播如果不相应增加播量,产量不会提高。处理 B(15 万/亩),C(18 万/亩)与对照和处理 A 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适期晚播在适当提高播量的前提下将会比适期早播显著增产。基本苗 15 万/亩,18 万/亩的分别较对照增产达 8.4%和 5.7%。从表 2中还可以看出,处理 B与C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基本苗 15 万/亩的产量显著高于基本苗 18 万/亩,说明播量并不是越大越好,15 万/亩基本苗是 10月20日播种的最适播量。

2.2 成产结构分析 将成产结构列于表 3。从表3可以看出适期晚播的小麦只要适当提高播量,成穗数将会增加,而且随播量的增加成穗数也相应增加。穗粒数除了处理 C外,处理 A、B 均高于对照;千粒重三个处理均高于对照。晚播小麦抽穗扬花迟,而千粒重却高于对照,这主要是因为晚播小麦后期新根多,根系活力强,能够有效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灌浆强度。大田观察的情况也正是这样,晚播小麦后期的叶片功能明显好于早播小麦。从大田观察中,也可以看到适期晚播的小麦基本上没有受到纹枯病的危害,春季晚播麦田的蚜虫数量也远低于早播麦田,这主要是因为晚播麦在春季的营养体小,田间光照条件良好,抑制了病虫的发生。病虫危害小,也是晚播麦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从大田观察中,也可以看到,适当推迟播期,扬花期、成熟期只是稍晚于早播麦,而且晚播麦灌浆强度大,一般不至于受到干热风的特别危害。

2.3 室内考种结果分析 把室内考种结果列于表 4。从表中可以看出,适期晚播的小麦株高较对照有所降低,基节长较对照明显缩短,基节壁厚较对照显著增加,说明适期晚播后小麦抗倒伏性能明显加强。这主要归因于晚播小麦起身、拔节期地上部营养体小,基部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大田观察也证明适期晚播的小麦有较强的抗倒性能。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适期晚播的小麦总小穗数和结实小穗不仅没有减少,相反有所增加,说明适期晚播并不会导致穗子变小,影响产量。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适期晚播的小麦经济系数明显高于对照,说明晚播麦能够把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籽粒当中去,从而提高经济产量。

3 问题与讨论

3.1 小麦适期晚播是减轻纹枯病、蚜虫、倒伏、早衰、冻害的有效手段。

3.2 小麦适期晚播,同时适当提高播量,能有效减少田间缺苗断垅。

3.3 适期晚播,同阿配合适当的播量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3.4小麦适期晚播的播量不宜低,也不宜过高,10 月20 日播种的,以15 万/亩基本苗为宜。

作者简介:张三坤,1991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专业,分配至偃师农科所工作。先后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四年,玉米育种工作五年。因工作需要2000年4月到偃师府店镇农技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业余重拾小麦育种工作。2020年5月,乡镇农技站取消,到府店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了春丰0017、佳麦8号、春丰51等三个小麦品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小麦播种技术
“麦无两旺,冬旺春不旺”,越冬前小麦做好这4点,旺苗转壮苗
种植 | 种粮想要挣到钱,麦田越冬管理这些妙招你得知道
玉米间苗定苗及肥水管理基本常识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