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港区农业局    更新时间:2010-4-23
    一、小麦规范化种值技术
    (一)选用良种,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
良种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小麦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科学合理的选用优质专用小麦良种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要提倡企业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走“以销定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路子。目前适宜我市种植的强筋面包小麦品种有:烟农19、淄麦12等;中筋小麦品种有:济麦22、良星99。在种植时既要依据市场需求和加工企业的需要,又要兼顾品种特性和生产水平科学合理地选用,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2.合理布局品种
    严格按照“早、中、晚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配套,高、中、低产品种与地力水平相配套”的原则,根据我市生产实际,高肥水地块可选用抗倒伏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济麦22、良星99;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可选用鲁麦21号、烟农18号等品种。
    3.搞好种子处理
    首先要精心选种。要种植经过品种审定部门审定或认定的品种,避免盲目引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要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生产用种的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的国家标准。三要搞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具有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危害、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双重作用。预防地下害虫纹枯病、锈病、根腐病等。
    (二)精细整地,为小麦丰产打好基础
    1.改连年深耕为深耕、浅耕相结合
    深耕浅耕最好轮换进行,可深耕一年,浅耕2-3年。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时要达到25厘米以上,中产田23厘米以上,犁底层浅的地块要逐年加深。采用旋耕机浅耕时,耕深一般应在15厘米左右。机耕要结合机耙,切实做到耙透、耙细、耙平、耙实,消灭明暗坷垃,切忌深耕浅耙。
    2.改平种为畦田种植
    目前我市仍有很多地方没有作畦种植的习惯,浇水时大水漫灌,特别是部分两边低、中间高的“龟背田”,有的虽已打埂筑畦,但由于地面不平,畦田形同虚设,既达不到均匀灌溉的目的,又使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各类麦田,尤其是有水浇条件的麦田,一定要在整平地面后打埂筑畦,实行小麦畦田化栽培,以保证播种深浅一致,便于精细管理。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水浇条件好的可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在确定小麦畦宽时,也要考虑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格要求和下茬作物直播或套种的需要。
    (三)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1.增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具有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机进行直接还田,也可将堆沤堆腐的麦秸进行还田。一般要求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还田麦秸(糠)200公斤或鲜玉米秸800-1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还田麦秸(糠)200公斤或鲜玉米秸500-800公斤。稻茬麦田和晚茬麦要创造条件增施有机肥。
    2、配方施肥
    要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因缺补缺、平衡施肥。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和肥料试验,小麦全生育期化肥亩施用总量大致为:亩产小麦400公斤,500公斤和600公斤的高产田,分别需纯氮12公斤、14公斤和16公斤,折合尿素约26公斤,30公斤和35公斤;磷(P205)5公斤,6.2公斤和7.5公斤,折合过磷酸钙约42公斤,50公斤和62公斤;钾(K2O)5公斤、6.2公斤和7.5公斤,折合硫酸钾约10公斤,12.5公斤和15公斤;硫酸锌1公斤;亩产300-400公斤的中产田纯氮12-14公斤,折尿素约12-30公斤;磷(P205)8公斤,折过磷酸钙约50公斤;钾(K2O)5公斤,折硫酸钾10公斤;低产田纯氮10一巧公斤,折合尿素22-33公斤;磷(P205)8-10公斤,折合过磷酸钙约50-60公斤。
    3、规范施肥方法
    传统的施肥方法是底化肥使用量过大,由于小麦苗期生长量小,需肥量少,加上漫长的冬季,使大量的氮素挥发、淋溶,造成化肥浪费,增加成本,加重了环境污染。为提高肥料利用率,中、低田应将氮肥的50%,有机肥、磷、钾和锌肥的全部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再追施50%氮肥;高产田应将有机肥、磷肥和锌肥的全部,30%-50%的氮肥和50%钾肥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50%-70%氮肥和50%钾肥。无水浇条件的山岭旱地,可仍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将所有肥料施于犁底,年后遇巧雨,再亩追尿素10一15公斤。
控释肥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肥料。能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减缓或促进养分释放,做到缓、促结合,双向调节,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需求特性相匹配,提高肥料利用率,应加快推广步伐。
    (四)精细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1.适墒播种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出苗,造成缺苗断垄。因此,墒情不足时,要造墒播种,墒情过大时,要进行晾晒散墒。要本着宁可晚播,也要适墒播种的原则,切不可因抢进度而影响播种质量。
    2.适期播种
    近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气候越来越暖,冬小麦从播种到越冬前积温一般较常年偏高100℃左右,过高的冬前积温,播种偏早的小麦容易形成旺苗,造成养分浪费,个别麦田冬前出现封垄,穗分化进程加快,寒能力明显降低,遇到早春低温天气,极易发生冻害,发生死苗、死茎或小穗发育不全,造成严重损失。有的由于群体大,田间郁闭,基部节间过长,后期发生倒伏减产。因此,适期播种,对于培育冬前壮苗,防止旺长、冻害和倒伏,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期播种还可以有效地规避病虫的浸染时期,降低病虫危害程度。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适期播种还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内在品质。一般来说,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可在日平均温度18℃-16℃播种,抗旱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播种。根据我市近年来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我市小麦的适宜播期应在10月1日一15日之间,最佳播期为10月5日一10日。在适期范围内,先播旱薄地、粘土涝洼地及冬性品种;后播肥力较高、砂性较大及半冬性品种;同一品种应先播中低产田,后播高产田。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若抢墒早播,应适当降低播种量。
    3、适量播种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传统观念,在造成种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养分消耗,使群体过大,植株生长拥挤,个体发育不良,最终导致倒伏或穗头变小,影响产量。为培创合理的群体结构,播种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和播种时间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精播高产麦田要充分利用精播机进行精量播种,中低产田也要发挥机械播种的作用,提高播种质量。一般说来,适期播种的适宜基本苗为:精播高产田,多穗型品种(如烟农19、济麦22号等)8-12万/亩,大穗型品种(如潍麦8号等)15-18万/亩;中低产田14-16万/亩;稻茬麦、晚茬麦20-30万/亩。
二、麦田管理技术
    (一)冬前麦田管理
    1.查苗补苗,疏苗移栽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应在二叶期前浸种催芽,及时补种。对零星地段,可在三叶期后进行移栽。同时及时拔出疙瘩苗,减少养分的浪费。
    2.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具有省工省力,除草效果好等特点,能明显降低杂草对小麦的危害。小麦三叶后的幼苗期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对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要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适宜的化学除草剂,及时进行防除。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采用5.8%的麦喜乳油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对禾本科杂草严重的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发地可采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
    3.浇好冬水
    我市大部分年份冬季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土壤失墒快,为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在小雪前后,根据土壤墒情状况,浇好越冬水,浇后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防止裂缝,减少水分的散失。
    (二)春季麦田管理
    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应促控结合,促进旺苗转壮和弱苗的转化升级,提高春季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实现穗大粒多。
    1.及早划锄镇压,提温保墒促早发
    划锄的主要作用在于松土保墒,消灭越冬杂草,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有效分蘖,促苗早发。划锄应注意二点:一是宜旦不宜迟,最好在表土层化冻2厘米左右即“顶凌期”进行。二是因地因苗制宜,对弱苗和分蘖较少的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播种过深的麦田,返青后要及时清垄和退土清棵,使分粟节变浅,以利于发根增蘖;早春第一次划锄要适当浅划,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雨后也要适时进行划锄。
    镇压可弥封裂缝,防止跑墒,促进旱地麦田深层水分的上升,扩大根系的吸收利用范围,减少水分的蒸发,具有促根壮蘖和提温保墒的双重作用,对旺长麦田,镇压能有效地抑制地上部的生长,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镇压要在土壤解冻后进行,盐碱地和粘土地以及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块不宜镇压。
    2.因地因苗分类管理
    一类麦田。群体一般在60-80万/亩,单株分蘖5-8个,次生根6-10条,属于壮苗麦田。在春季管理上要促控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对地力较好,基肥较足,群体适中的精播高产麦田,要重施拔节肥。防止前期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后期旗叶的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在拔节中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群体一般的要在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亩施尿素巧公斤,促进穗大粒多。
    二类麦田。群体一般在45-60万/亩之间,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4-7条。春季管理的重点要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春季分蘖成穗率。应在起身或起身后期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
    三类麦田。每亩群体小于45万,多属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应以促为主。一般应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追肥,使肥效作用于分蘖高峰前,以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有效穗数。
    基肥不足,播种偏晚,个体生产瘦弱,分蘖偏少的中低产田,返青期可亩追尿素20公斤,以促苗早发,促粟增穗。
    旱地低产麦田。春季管理的重点,除划锄保墒外,要在土壤返浆期,及时追施速效化肥。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并深施人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亩穗数。
    稻茬麦因播种偏晚,底肥不足,土壤粘紧,透气性差,导致分粟少,次生根少。早春要亩追尿素20公斤,以促进春季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
    未施磷钾肥或磷钾肥不足的麦田,在追施氮肥的同时,亩追磷肥20公斤,钾肥10公斤。
    旺长麦田。对个别冬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群体偏大,植株较高,叶片较长的旺长麦田,由于穗分化进程提前,极易发生早春冻害,后期易倒伏。春季要以控为主,促控结合。有“脱肥”现象的麦田,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可根据苗情在返青后、起身前期亩追施尿素巧公斤。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未有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应注重镇压、划锄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适当蹲苗控制,避免春季分蘖过多发生。一般应在拔节后亩追尿素10-15公斤。没有水浇条件的旺长麦田,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应抓紧借雨追肥。
    3.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病虫会相继发生为害。因一此,要及时搞好田间调查,加强预测预报,提前做好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麦蚜。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
    麦蜘蛛。可用20%三氯杀瞒醇每亩5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
    白粉病、锈病。可用20%的粉锈宁乳剂50克或巧%的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60-70公斤进行喷雾。
    纹枯病。可用5%的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浇于小麦基部。
    杂草。对以野燕麦及其他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6.9%膘马每亩60-70毫升或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对以双子叶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使阔得、麦喜、使它隆、巨星等除草剂,要严格喷药浓度,防止重喷或漏喷,以提高杀草效果,防止药害。
    4、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进人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因寒潮到来骤然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对小麦生长点造成的霜冻危害。一要提早对生长过旺的麦田进行镇压或喷施壮丰安等生长抑制剂进行控制;二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条件的,在寒潮来前进行浇水,可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进行追肥补救。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没有冻死的小麦蘖芽仍然可以分蘖/成穗。通过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
    (三)中后期管理
    1.水分管理。一般应于开花期根据墒情进行浇水。若墒情较差,也可提前到挑旗期浇水;若开花期墒情较好,可推迟到灌浆初期浇水,亩灌水量40立方米左右。
    2.病虫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等是小麦中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要根据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三、适时收获
    腊熟末期收获,腊熟末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籽粒品质也最优。腊熟末期植株茎杆全部黄色,叶色枯黄,茎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的光泽,籽粒较为坚硬。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麦秸还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期晚播对超高产田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小麦抗旱防冻应变技术
小麦防早春冻害,山东发布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冬小麦春季返青田间咋管理?焦老师为你支招
2016年陕西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2020年河北省邢台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