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1、语言是存在的家。

与传统的观念论、工具论语言观截然不同,海氏认为语言是最切近人的本质的。人的存在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探讨语言意味着:恰恰不是把语言,而是把我们,带到语言之本质的位置那里,也即:聚集入大道之中。

2、语言说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语言在说我,而非我说语言。他并不否定人是说话的生灵,但同时认为提出人何以说话,什么是说话的问题更加重要。

3、语言说话是命名。这种命名是召唤入词语中。命名在召唤,把它所召唤的东西带到近旁,语言将物和世界带入那种趋向不在场的在场之中。这种命名是指令,是召唤,是邀请;令物到来,令世界到来。

4、这些被命名的物,也即被召唤的物,把天、地、人、神四方聚集于自身。这四方是一种原始统一的并存。物让四方之四重整体栖留于自身。这种聚集着的让栖留就是物之物化,我们把在物之物化中栖留的天、地、人、神的统一的四重整体称为世界。

5、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语言是无声的“大音”,这种语言乃是“大道”的运行和展开,其实不可叫“语言”,后来海氏用“道说”一词命名之。这颇类似于《道德经》中提出的“道”与“名”的关系。

6、人之说话是命名着的召唤,亦即那种从区—分之纯一性而来的令物和世界到来。人之说话的纯粹被令者乃是诗歌之所说。因为诗人对语言的亲缘性和深刻领悟远远超迈常人。

7、语言说话。语言就是语言,海氏这一看似不合逻辑的表达旨在回到语言自身,由语言自身的显现而抵达语言的本质,而非经由非语言的东西呈现。

8、人说话,是因为人应合于语言。这种应合乃是倾听。人倾听,因为人归属于寂静之指令。这意味着人的说话取决于言说者倾听和领悟于“道”的程度。

9、语言之说在所说之话中为我们而说。海氏这一表达如其通常所是的玄奥文风一样,语义较为晦涩。但他区分了语言、言语的差别,“所说之话”即是言语,是“语言之说”的呈现和结构化,是令物和世界到来的场景化。同时他也将我们作为“必将有一死的人的说话”的言说主体(此在)与语言、存在的密切难分的关系表现出来,并重申了他所一再强调的观念:语言说话。

10、海氏的语言观阐释是与对德语经典诗人如荷尔德林、里尔克、格奥尔格、特拉克尔等诗人的诗作阐释联系在一起的,但他的意图并不在于展示一种文学批评和诗学,海德格尔永远都在用六经注我的方式来阐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因此本文表现的语言观也是服务于他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基础存在论的颠覆任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家新:策兰与海德格尔的对话之路
《红楼梦》与海德格尔
邓晓芒: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一)
海德格尔与禅宗生命体验论比较
海德格尔:我为什么住在乡下
郑汉根丨海德格尔的“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