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 梵網經菩薩戒本 紙本墨色 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
年代:北宋時期 作者:鳩摩羅什譯 名稱:梵網經菩薩戒本 材質:紙本墨色 經折裝 尺寸:每折31.2×13厘米 上下單邊5行12字 外題:宋搨梵網経菩薩戒本(心葊石穀道人署簽並護持) 藏地: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 此《梵網經菩薩戒本》由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節選翻譯。其內容為《梵網經》下卷菩薩戒相部分,述說盧舍那佛初發心時常誦的一切大乘戒,即「殺、盜、婬」等十重戒和「不敬師友、飲酒、食肉」等四十八輕戒,為漢傳佛教菩薩戒所據法本之一。此本為經折裝,大致為北宋時期刊本,共八十六折(卷首版畫四折),前後有序。 漢譯《梵網經》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分上下兩卷。上卷敘述釋迦牟尼從第四禪擎接大眾到蓮華台藏世界見盧舍那佛,問一切眾生以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盧舍那佛為說菩薩修道階位四十法門。下卷(即此本)述說釋迦牟尼受教已,示現降生、出家、成道、十處說法,於摩醯首羅天王宮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佛教法門亦復如是。尤其是盧舍那佛初發心時常誦的一切大乘戒,即「殺」等十重戒和「不敬師友」等四十八輕戒。下卷側重說菩薩戒相部分,故又被稱為《梵網菩薩戒本》或《梵網菩薩戒經》。 大致目錄 卷首版畫、梵網經菩薩戒序 十重禁戒 四十八輕戒 後序、護法善神像 前有扉畫四折頁,後有護法善神像一折。 作者: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後秦高僧(東晉時期),一譯「鳩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為名門。鳩摩羅什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並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註: 此本著錄為北宋時期刊本,其內大部分「敬、弘、玄」字有避諱缺筆,亦有幾處「敬」字未缺筆。
 
 
 
 
 
 
 
 
 
 
 
 
 
 
 
 
 
 
 
 
 
 
 
 
 
 
 
 
 
 
 
 
 
 
 
 
 
 
 
 
 
 
 
 
 
 
 
 
 
 
 
 
pingp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16·釋義紀丨詮藏教名·生滅四諦
【  全梁文  】卷七十一
星雲大師全集
玄籤證釋卷第五
玄奘为什么称三藏法师
“三藏十二部”指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