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寒30多年,我用1招“逆袭”,彻底改善体寒,手脚暖了,气血通了
作为一个三十来年的老体寒患者,我比一般人都怕冷。

北方初冬,大家还在穿大衣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套上厚厚的羽绒服;初春大家都是一件薄外套出门,各种款式上身,我却还穿着大棉袄;美女们都穿着露出纤细脚踝的裙子裤子,而我不仅要穿长筒袜、长裤,还要用袜子牢牢套住里层的秋裤才踏实。

不是我不想穿得美美的,是实在怕冷,扛不住。即使穿得这么厚,我依然吹点风就觉得全身冷飕飕,脚脖子有凉风往里钻,从大腿、膝盖,再到小腿和脚都是凉的。

每天睡觉,脚丫都是冰凉的,要等猪队友上床给我暖一会儿,才能勉强热乎回来。

最严重的是有段时间,夜里睡不了两个小时就要起床上一趟厕所,晚上是万万不敢喝水的,觉也常常睡不了整端的。

我还有很严重的痛经,来例假的第一天,一定爬不起来,肚子痛,腰痛,整个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怕风,怕冷,手、腿、脚冰凉,这是身体阳气不足的表现。当发展到腰痛、起夜,小便清长,基本上说明这个阳虚已经深入到了下焦,肾的阳气已经不足了。

如果阳气不足分十个等级,那我这个怎么也算是6~7级中重度的阳虚患者了。

但自从我学了中医,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身体一年比一年更暖和。

前段时间天寒地冻,下大雪,降温,我却觉得是有史以来最暖和的一年,因为我不再那么怕冷了。

是什么彻底改变了我三十多年的体寒、阳气不足?

等我慢慢说。


想要改变自己,先得知道
这阳气不足是怎么来的

从小,我就是个病歪歪。我妈说,我还没出满月就生病感冒了,后面每年冬天,我都离不开医生。小时候是打屁股针,一打就是几年。

抗生素相对偏寒凉,频繁使用给身体堆积了一些寒湿,损伤了阳气。

后面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买了冰箱,我一年四季都是吃雪糕的。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得来一根奶油冰棍。饮食寒凉,让我脾胃的阳气更弱了。后来工作,还延续了小时候爱吃生冷的饮食习惯,脾胃越来越弱。

再后来,离家上学住学校,衣服都是自己洗。冬天自来水管道的水,真的是透心凉。我记得那会儿洗衣服的时候,刺骨的凉水冰得手指头都不会打弯。生活细节不注意,让体寒的我雪上加霜。

还经常熬夜。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是阴阳交接的重要时段,此时身体的阴气最盛,一阳初升,应该休息的时候我却迟迟不睡,让身体的阳没有办法好好地升发,更进一步加重了体寒。

反思到这些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各种生活习惯。

这几年,我是常年喝温水,夏天45度,冬天55度,从不喝冰水。一年四季不吃冷饮,甚至凉菜也几乎不吃,水果只吃少量不寒凉的,保护脾胃的阳气。

常年穿袜子,即使是三伏天,也不会光脚穿鞋。今年生了二宝,晚上睡觉,我都穿袜子睡了。寒从脚底起,保护好下焦的能量,不去损伤阳气。

不会早晨刚起床就洗头。脏点就脏点,再重要的场合,也不会早起洗头。头为诸阳之首,早晨洗头,容易把初生的小火苗给浇灭。

早早睡觉,尤其是秋冬季节,最晚10点半要睡。

做到这些,首先是从源头上减少了影响自己体寒的外因。

接下来,就是处理
那些积累了很多年的“陈寒”
我用的方法是艾灸。艾灸也叫“地之阳”,通过艾灸一定的穴位,提升阳气。艾草这个纯阳之物,特别擅长通经络、驱寒湿、补阳气。

每周我会坚持艾灸1~2次,每次20~30分钟,已经坚持了三年。

第一年坚持艾灸下来,手慢慢温暖了,即使冬天不戴手套出门,手也是温热的。

第二年,脚也不怕冷了。

每年冬天过年,我要跟老公回农村的婆婆家。之前是一定要提前备好发热鞋垫帮脚丫保暖的,但去年过年,发热鞋垫忘了买,却完全没觉得脚凉。

今年是我艾灸的第三个年头,痛经彻底没了。

我穿衣服可以和大部分普通人同步了,不再是之前永远穿得比别人厚实的状态了。

今年我还生了二胎,有个神奇的发现。当年生大宝后母乳喂养,大宝的舌苔总是一片白,脾胃也虚寒。但今年二宝的舌苔几乎没有见过白的厚的,说明当我的身体暖和起来,体寒改善了,我的奶水也不寒凉了。

这是从量变积累到质变了。通过生活的调整和艾灸,我陈年的体寒被化开了,气血通畅了,整个人的阳气都更足了。

艾灸这两个穴位,改善体寒很有效

日常调理体寒,我选择的是自己最好操作的穴位:神阙和阳池穴。这两个穴位,不需要别人帮忙,很方便操作,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安排。

我习惯手持悬灸,就是用手拿着艾条直接对准穴位艾灸。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有火、有烟,是最传统的古法艾灸。

神阙,就是我们的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可谓牵一穴而动全身,艾灸神阙,可以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艾灸神阙的时候,我刚开始只有肚脐周围是暖的,整个腿脚都是凉的。

艾灸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我能明显感觉到艾灸的热量,从肚子开始往下走,“热力”走到大腿,大腿就慢慢温暖起来。然后慢慢到膝盖,再慢慢到小腿,最后艾的热力,蔓延到脚。


这其实就是艾的能量推动着身体的气血,用温暖的力量,一点点化开了原本的寒和滞,打通了气血的循环,带动了全身阳气的提升。

这个过程,需要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慢慢感受能量的流动。

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五行属火。

它通调三焦,生发阳气,沟通表里。因为穴位在手腕上,随手点燃一根艾条,坐下来就可以开始享受。

艾灸阳池穴,最明显的改善是,手暖和了,手腕僵痛冰凉感消失了。

阳池穴就是阳气汇聚的池子,就像沼气池能够提供能量,它能使手脚变得温暖;又像温泉能温经暖脉,它能使疙瘩融化,冰凉散开。

就这样,我一点点恢复到了四肢温暖,气血通畅的状态。

当自己状态提升的时候,外界即使降温下雪,我们也有足够的能量去抵御寒邪。

几个艾灸的注意事项

我刚开始艾灸的时候,和很多妈妈一样有“上火”的感觉,感觉自己不是在艾灸,好像是在烤肉,每次艾灸,皮肤都灸得红红的,以为越热越好,艾条离穴位很近。

其实艾灸不是越热越好,我们应该感觉到温温的,暖暖的,如果感觉到“烫”,就不对了。

好的艾条,渗透感很好,艾灸的时候,皮肤不红,摸上去穴位却是热的,才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新手艾灸怕上火,有三个办法,可以引火下行:

1.艾灸之后的那天晚上,用热水泡脚。

2.艾灸的时候,可以最后艾灸五分钟的涌泉穴。

3.艾灸后,搓热双侧脚踝。


作者简介:韩旭,小儿推拿师,羊爸爸中级班成员,两个孩子的妈妈,羊爸爸铁粉儿一枚。


文 | 韩旭
编辑 | 小雅
插画 | 泽漆
校对 | 叶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寒:阳气是最好的良药,有了这个穴位,阳气通了,就不怕“体寒”了
手脚冰凉的人只要记住这个穴,灸它暖全身!
膝盖以下发凉怕冷,为什么腿会凉呢?原来和这3个脏器有关系!
正确艾灸这四个穴位,冬季不再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现在这样艾灸,冬天少穿一件棉袄!先泡脚、再艾灸、后食疗!体寒必看
手脚冰凉的人“有救了”!7招让你暖上整个冬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