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故,故就是把上面的,为政之道,要得贤人,自己就要修身,修身从哪里开始呢?你要学仁,仁怎么呢?仁的重要点是‘亲亲为大’。再讲贤人要‘尊贤之等’。这些讲完了以后,下结论了。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这个君子是指在位办政治的君子,包括国君在内的在位君子。古时讲君子有两种讲法,一个是读书、学君子,学圣人之道,不在位的君子。再就是指办政治在位的君子,包括国君都可以称为君子。做国君,你要想把国事办好,国家治理的,一切都上轨道,你自己一定要修身。《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得修身是何等重要,从天子诸侯,一直到读书人一般的民众,都要修身。怎么个修身法子呢?下面就讲了,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你想修身,要有个重点,重点在哪里呢?在事亲。事亲就是孝悌之道。前面讲的,‘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孝悌之道是仁之根本。《论语》里面,孔子的大弟子,有子就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尊敬家里的兄长。在家里讲究孝悌之道,这就是学仁的根本。在这里讲,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了。修身就是要修道,修道就是学仁,学仁的根本就是在孝顺父母,因此,不可以不修身。修身就不可以不事亲,事亲就是侍候,侍奉父母,父母的一切事情,你都要做,要希望着能够,顺乎父母老人家的心。讲孝就是孝顺,就是叫事亲。所以,事亲就是修身的一个根本,把握了这个根本,去办政治,治理国家以至于平定天下,国家,天下的事情才能办理的更加贴近民心民意。

要修身,这个仁很重要,想学仁,就要拿事实表现出来。我们不能说一天到晚,坐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那就没办法学仁,就没办法成为一个仁人。总得要做很多合乎仁人,的事情出来,然后才能够学到这个仁,现实生活中,合乎仁人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管是金钱也好、能力也好,学问、技术也好,他所需要的,我们只要有能力办到,都要尽全力,去帮助他,这都是合乎,做仁人的一个事实。但是在很多的事情之中,你要分出一个主要的要点来,你学仁表现出来的事情,从哪里开始做呢?就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做。抓住这一根本,去学仁。推己及人,对于社会上任何人,都要帮助他,都要替人家解决很多困难。这叫学仁。

否则的话,如果一个人整天在外面忙碌,不能做到事亲,那你学仁就是本末倒置。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治理不好,你让他治理国家那肯定也治理不好。一个意思。好多人不明这个道理,常常说,我只爱护我们的国家,父母我也不管啦,我就是专心爱国家。你说自己家的父母都不能够孝顺,你说叫他来爱护国家、爱护社会一般人,这就是颠倒了,为国家做事也做不好,现在好多事情做不好,根源也许在此。中国的文化,它处处教我们,把本与末要分清楚。本末分清楚以后,我们去修身,教学,办政治,你才能办的成功。所以,修身就一定要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什么叫知人啊?怎么能知人啊?知人,要知道人的心,懂得人心啊!也就是我们讲的恕道。恕道如心,对一件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你自己是什么感受,同样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人家的感受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这个不能不知道,以感同身受的心情,去理解,关怀人家。孔子解释这个字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把它,加给他人。勿施于人,就是恕。恕道学好以后就是仁了。

事亲怎么知人,我们在家庭里面,儿女对待父母,你想怎么样,孝顺父母呢?你就拿自己心里的感受,来想象父母的心。特别是自己成家立业,有了小孩之后,你就明白父母对孩子的心情,知道这些之后,你就拿你自己的心情,去理解父母的心情。夫妻之间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对自己父母好,拿对自己父母的心情,去对待对方父母,做到这样如心,婆媳之间也就能够和谐相处了,好多家庭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或者就不会有什么家庭矛盾了。对待兄弟姐妹也是一样。反过来,父母对待儿女,也是以自己的心,来想象儿女的心,这样彼此的心灵,就能够交通了,就有心灵感应了。真正的孝子,往往跟父母的心能够有感应,这种感应,就凭这个恕道,仁心,恕字它的来源就是仁啊!你要事亲,就要知道人心,不知道人心,你就没办法事亲啊!你自己要讲恕道,以一颗真诚心,来侍奉父母。知道父母的心,理解父母的心,那你就能够做到,顺乎父母的心了。做子女的人,尽孝道并不是说,供给父母的衣食生活。做子女的人,尽孝道,供给父母的衣食生活所需,这是基本的条件,重要的是,要顺乎父母的心,也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心,你要能够,明了父母的心理,所以,不可以不知人。

你对于自己父母的心理,能够了解,尽到孝道了。然后,你怎么样待人接物,怎么样办政治,怎么样做事,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上至天子,下到庶民,你都要知道人的心理。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为了一己私利,造假太多,好多数据可能有假,民意调查结果可能有假,眼见耳听的未必真实可信,但是有一点骗不了人,那就是民心。实实在在地讲,从事政治的人,以自己的恕道,了解父母的心理,推广到了解一般人的心理,工作做到这个层面,民意调查,再加上心理调查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更加真实可靠。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怎么知人啊?你要知人,一定要先知道天。天是什么呢?中庸一开始就讲,天命之谓性,天命这个天是天然。我们中国文化讲,本质,它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就是天然的,本然就是这样。所以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天然就有的这个性。这个天然就有的这个性,我们人人本来就有天性。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你想到要知人,那你就不可以不先知道人的天性。知道天性,才能知道人的本质。知道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知人。

知人先知己。《三字经》开头就讲: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就讲:不学而能的。这个能力不是学来的,它是本来就有的,这叫良能。不学而知的。这个知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学来的,这叫真知,是良知。所以,孟子讲:人人都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从哪里来的啊?就是天性里面出来的,天性它有这个真知,这个真知就是自己,本性里面发出的作用。我们要知道良知良能,发掘良知良能。开发良知良能,也就发掘了自己的本性。发掘了本性,我们就做到了知己。知己之后,我们再做事,再知人,那就更加接近民心。知己之后,才能知人,发挥自己的良知良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社会人群,是非善恶,你自自然然就明了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利益天下苍生。

你办政治,要明了这个是非善恶,好多事情,自然明了。想百姓所想,甚至百姓想不到的,你已经做到了。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合乎一般人的需要,甚至于一般人他自己还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看中的是自己眼前的,长远的利益。情欲蒙蔽理性的太多。多数人自私自利心太重,太看重眼前的利益。作为一个政治家,你要了解一般人看不到的,长远的利害。把握国家民族未来之命运,更好的利益天下民众,利益天下苍生。

那么你是知天哪,知天就是知道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天性,你的良知良能,就能够发挥作用,那你能够辨别是非善恶,把你所治理的所有人,他们长远的利益,你看得到。就同一个家里的父母,对待儿女一样,儿女,对于他自己的未来,是好、是坏他看不清楚。他所做的事情,对他的未来有怎么样的影响,他也不知道,你做父母的,你要指导他。你所给他的教育,给他一切他所需要的这些,衣食住行种种的教化等等,你就是凭你,看得很深远的眼光,这个真知,你在辅导他、教养他。你办政治像父母这样,对待儿女一样的来,对待一般人,那你的政治,怎么办不成功呢?你就是明君,不但是明君你还是圣人、圣君。所以在这里讲,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你知道天以后,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节制,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就从自己的理性上面,发来出。从理性出发,处理政务,政治上一切的措施,该办哪些事情,怎么样地,教导老百姓,古时候办政治,最重要的一个是养民,养就是…,养活一般人民,再呢是教民,教育一般人民,养民就是行政上面,种种的政策,推行这个行政,鼓励百姓自力更生,生活的更好。教民就是办理教育,这是两大要点。你知天以后,你养民、教民,都有了根本了,那么这个政治一定就办好。现在也一样,要办好政治,也要出台一些相关必要的惠民政策,教育引领百姓,走自主发展道路。提倡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

办政治,要办教育,教民、养民。怎么样养民,怎么样教民,完全取决于办政治的人。办政治掌握公权力,能够利益一方百姓,也能害一方百姓。百姓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就看办政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办政治的人有良知良能,他出台的政策,实行的教育,都能够惠民利民,引导民众,向善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执政者没有良知良能,自私自利,良知良能被私心蒙蔽,那他制定的政策,实行的教育,都会偏私,百姓也很跟着自私自利,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为别人考虑,更不懂得利他,整个社会人心走向邪恶,不向善,不友好。百姓什么样的道德修养,那是靠政府政策引领,怎么养民,怎么教化。思知人,不可不知天。天也指大环境,包括大自然环境,国内国际大环境。国内国际大环境,就取决于各国执政者,对百姓来说,政府执政人就是百姓的天啊,要看百姓是什么样的人,还要知道执政人是什么样的人,执政人有良知良能,用良知良能去执政,教化百姓,那百姓也一定会具备良知良能,贤淑善良美丽。执政者要知道天,然后一切从理性上,良知良能来办事,一切自然都会向好。

孔子对鲁哀公讲了这个为政之道的原则原理,鲁哀公没有领悟的那么深刻。我们后代人,只要是办政治,都不能离开这个原理。从孔子以后,汉唐宋元一直到清,照孔子讲的话来做。所以,中国政治,那些明君在位的时候,没有不学孔子的政治之道的。我们后人更应该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为邦本: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刘余莉 申静思
群書治要360(Ⅲ) 陆 明辨
《论语》之孝悌(上) / 孝悌文化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 / 以及孝悌对于个人成长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论语》试读--本立道生说孝悌|任之堂文课第十三
日课 |《论语·学而》2
孝经白话注解(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