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显祖过年
■陈益

  2016年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已次第展开。在猴年新春之际,油然想起他过年的奇事。
  汤显祖,人称东方的莎士比亚,其实他跟莎士比亚不同。他当过十余年官,曾任南京礼部主事,因为一篇《论辅臣科臣疏》直指申时行等人的误国行径,震动了朝廷,被贬到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了个编外典史。一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
  汤显祖走马上任第三天,就去察看教育设施。惟一的县学讲堂破败不堪,学生诵读、习射没有场地。他慷慨地将自己的俸银捐出来,五月破土动工,六月射堂建成,八月学舍落成,他亲自取名“相圃书院”。这是遂昌县历史上第一所正式学校。
  这位遂昌知县行事非常有个性,哪怕过年,也跟人家过得不一样。除夕之夜,他竟然下令打开狱门,让囚犯们高高兴兴回家去,与父母妻儿团聚。元宵节晚上,又组织囚犯到城北河桥上观看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乐景象。耐人寻味的是所有囚犯没有一个趁机逃脱,最后都乖乖地回监狱报到。
  “除夕遣囚”并不是汤显祖的发明,比他早生四十多年的归有光,在浙江长兴知县任上,就这样做过。归有光学习的榜样是两汉循吏,那些有名的廉洁刚正之官。一个重囚的母亲死了,归有光准许他回家料理丧事。重囚料理完丧事后,不听旁人唆使,竟自己返回监狱。
  与归有光一样,汤显祖也信奉“以德化民”、“以礼为治”的政治主张。他明白,团圆是人们千古不变的生活理想。过年时,老百姓尤其渴盼阖家团聚。身为父母官,不能不仁政惠
  民。地处浙西南的遂昌山峦重叠,土地贫瘠,
  素来被称作“九山半水半分田”。过完年,开了春,汤显祖就备好酒菜,执牛鞭下乡劝农(难怪《牡丹亭》里有“劝农”一折)。他努力减轻百姓的徭役,并对朝廷搜刮民脂民膏的矿税进行抵制,权贵的三亲五戚来打秋风,只招待他们一盘炒辣椒、一碗家常豆腐,外加一盆丝瓜汤。德行兼施,宽严相济的结果,是让遂昌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升平景象。
  然而,在本质上汤显祖终究是一个艺术家。明末的政治腐败到了极致,悲天悯人的县令难以有回天之力。汤显祖目睹朝廷的种种恶政,却不能扭转乾坤,心里的愤懑只能借助于诗文宣泄。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终于弃官回乡,结束了政治生涯。这,对于他完成“临川四梦”,却无疑是一件好事。
  来到遂昌第二年的年关,他带着女儿詹秀到祖祠拜谢。女儿继承父亲的禀赋,说不尽的活泼可爱。可因为患痘症,发烧不退,脸色赧红,举止有些呆滞,费力地解开贴身的红衣裳,在祖祠正立。哪儿想到,第二天詹秀便离开了人世,年仅七岁。拜谢祖祠,竟然是与祖宗永别。动情于殇女,他强抑悲痛,拭干泪水,坐在了书桌前。读书人回天乏力,还能做什么?全部的希望,只能寄托于诗文之间。于是,笔下很快有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杜丽娘形象。
  把痛失爱女、寄情杜丽娘和“除夕遣囚”联起来看,我们对汤显祖的内心世界或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显祖的遂昌梦|郑骁锋
汤显祖的理想王国
小小知县私放囚犯回家过年,丢官后写出“牡丹亭”,与莎士比亚齐名!
汤显祖在遂昌的“三把火”
汤显祖:视名声如贞操
神秘千年金矿,为何让戏曲大师汤显祖愤然辞官还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