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石学印费周折 承礼启蒙多提携
  齐白石“茶陵谭氏赐书楼世藏图籍金石文字印”印章全貌

  黎方夏

  

  齐白石的绘画闻名于世外,他的诗作、书法和篆刻也皆别具一格,造诣精深。他在这四艺之中还特别看重篆刻,在现代印人史中他的篆刻也占一席之地。齐白石因诗文、篆刻与黎氏家族数人过从甚密。在《白石老人自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里,白石本人谈及学习篆刻及与黎氏家族数位成员交往之事时,表露地非常动情,而这又是他成名之前的经历,有其特殊意义。

  白石是从学篆刻开始与黎承礼(黎培敬第六子,父子皆为翰林)交往。他对篆刻感兴趣又是受到恩师胡沁园的提醒。胡师对齐氏关怀备至。在齐氏34岁时,一日,胡师看到白石的一幅画作非常满意,题词落款也都很好,就缺印章。于是他跟齐氏说印章也是一门艺术,对一幅画来说非常重要。齐氏立即感觉到这话的分量,便牢记在心。他每做一件事,总是追求完美,当意识到作为一幅水墨画若不加上一方印章将会被人耻笑,便下决心像学雕花木器、学作诗作绘画一样,立志要把篆刻这门艺术学到手。

  齐氏学篆刻先是受黎松安指点,松安虽送过丁龙弘、黄小松两家刻印的拓片供其参考,“只因拓片不多,还摸不到门径。”随后得知黎桂坞(黎雨民父亲)弟弟薇荪和铁安都精于此道,使他兴奋不已。便立即去拜访这两位黎氏兄弟。

  当齐氏向他们提出想学篆刻时,黎铁安便抢先狡黠地对他说:“南泉冲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担回家去,随刻随磨……都成了石浆,那就刻得好了。”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很有至理。因为他们本是诗社社外诗友也是熟人,便嘻嘻闹闹说了一通,齐氏并不在意,而是悟出其中道理,于是住在松安家里时埋头刻印,把松安家客室弄得满是泥浆。

  其后他又不厌其烦去请教黎薇荪。薇荪明知齐氏是聪颖好学,做事认真执著的人,也有意跟他开个玩笑。薇荪据闻齐氏好水烟,是松安逼他戒掉的,于是也来刁难他一番。指着一水烟袋说:“你要是能把这烟袋的水喝下,就教你篆刻。”话未落音,齐氏真的把水烟袋里的水一饮而尽,薇荪急忙伸手也没挡得及。由于对齐氏学印的决心深受感动,薇荪便和铁安一道手把手教他。不仅如此,薇荪既然同意指教齐氏,当然要考虑如何使齐氏尽快掌握这门技艺。薇荪还远在崇安县令任上时,也不时在琢磨此事,特地为他收集到更多浙派丁、黄印谱,差人送给齐氏,当然齐氏不会忘记这番好意把它记在《自述》中:“黎薇荪的儿子戬斋(泽泰),交给我丁龙泓、黄小松两家的印谱,说是他父亲从四川寄回来给我的,……”齐氏把先后从薇荪和松安处得到的丁、黄两家拓片进行深入研究,这时才觉得对于他们的刀法“就有了途轨可循了”。经过不断磨炼,齐氏的篆刻渐渐小有名气。过了约10年之久,齐氏43岁时又来到薇荪家,“见到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借了来,用朱笔钩出,倒和原本一点没有走样。从此,我刻印章,就模仿赵撝叔(之谦)的一体”。薇荪提供的这些印谱对白石今后学印应该说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虽齐氏印作大有进步,但他觉得始终与黎鲸庵(承礼)相仿佛,徘徊丁黄与赵撝叔(之谦)之间,为此并不满足。他每学一门艺术从来不会因得一时之成就而止步不前。他一刀一刀在印石上雕凿时便细细琢磨木雕与石雕相通之处。心想何不将木雕手法运用到篆刻中来,于是具有雕花木匠手艺的齐白石,将其手上功夫融入篆刻刀法,刻印时“大刀阔斧,单刀切石,横冲斜插,不加修饰。”如此胆敢独造,倒是创造出与众大不相同的另类风格,因此越出丁黄、之谦的束缚,突破传统文人章法,既有古人心迹可寻,又不失自家风范,人们称誉其为“写意金石”。这种得天独厚技艺绝非一般篆刻家所能企及,终于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一举成为金石家中佼佼者。

  齐白石学印并非一帆风顺,早年被一位长沙的篆刻家报以冷眼,也有倾听谗言者将其所刻印章磨去。但齐氏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风风雨雨,终于修成正果。对于篆刻所取得的成就白石自己整理为这样一套经验:“我的刻法,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纵横来回各一刀……我的刻印,比较有劲……他们这种刀法,只能说是蚀削,何尝是刻印。”又说:“……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从这一番话中可见对其篆刻的自信。白石门生老舍夫人胡絜青在《齐白石遗作展》上透露,白石曾把篆刻排在他的四艺中第二位,因此篆刻成就后来载入近代印人史册就不足为奇。薇荪篆刻虽在湖湘印坛留有美名,终因较为刻板,比不上白石之名家喻户晓。

  这以前的篆刻生涯中还有一个插曲引为诟病。齐氏学篆刻不久,黎铁安为了让齐氏有更多实践机会便介绍他为谭延闿(后来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兄弟刻了十多方印章,这些印章被一自称为金石家的某人指责刀法太烂。谭氏兄弟轻信谗言,将齐氏为他们所刻之印通都磨掉。齐氏对此事坦然:“究竟谁对谁不对,懂得此道的人自有公论,我又何必跟他计较,也就付之一笑而已。”黎氏兄弟为此深表遗憾。约经过十年之后白石篆刻名声大振,黎氏兄弟再又将谭延闿请求重刻之事向齐氏提出,白石在自述中谈起此事这样记载:“谭氏兄弟十年前……把我刻的印章磨平了,现在他们懂得些刻印的门径……因此,把从前要刻的收藏印记,……又请我去补刻了,……我曾经有过一诗句‘姓名人识鬓成丝’。人情事态,就是这样势利啊!”齐氏虽深沉喟叹,却不计前嫌,为其重刻。黎氏兄弟因这次事件对白石虽有歉意,齐氏却未因此而埋怨黎氏兄弟,且更为尊重与薇荪和铁安之间友谊。黎氏兄弟始终看重白石,支持鼓励从未懈怠。这段故事在为谭氏重刻的收藏印记章边款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这些重刻的印章竟仍保存完好,由谭氏家族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并曾展出部分。这信息是从2000年7月台北《故宫月刊》游国庆所著《姓名人识鬓成丝》一文中得知。他使我们有幸见到这一组由齐氏及数位黎氏家族成员所刻的彩色版印作。特别是展示了齐氏所刻“茶陵谭氏赐书楼世藏图籍金石文字印”印章全貌,并录有边款全文。今摘录边款中齐氏言及与黎承礼之友情片段于后:“……黎鲸公(承礼)亦师丁、黄,刀法秀雅,余始师之,终未能到,然鲸公未尝见诽薄,盖见余之纯任自然,不敢妄作高古。今人知鲸公者亦稀,正以不假汉人窠臼耳……”“余始师之,终未能到”这段话中可能自谦。这自谦也是因为“鲸公未尝相菲薄”,始终认为白石之印风必将得社会认可。“今人知鲸公者亦稀,正以不假汉人窠臼耳”之句说明当时师法秦汉之风盛行,鲸公则拟脱颖而出并未被认可。由此可感知齐氏与鲸公惺惺相惜之情。齐氏得相助贵人不少,遇社会名流无数,为其中友人动情者似不多,黎薇荪可谓不多者之一员。白石与他除切磋刻印技艺外,私交亦深。

  《自述》中所记叙的以下这段文字说明他们之间情谊。当薇荪每有吟诗赏画之约, 白石为必邀之列。“黎薇荪自从四川辞官归来,在岳麓山下新造了一所别墅,取名听叶庵,叫我去玩……沁园师长公子仙甫,也在省城。薇荪那时是湖南高等学堂的监督,高等学堂是湖南全省最高的学府,在岳麓书院旧址……”这时距见到薇荪的赵氏《二金蝶堂印谱》又相隔五年,黎薇荪时约四十二岁。因被聘为湖南高等学堂监督,全家从湘潭老屋搬至长沙岳麓山下。齐氏记叙中还提及这次聚会内容:“游山吟诗,有时又刻印作画,非常欢畅。”从这些文字中推测这次聚会绝非一天半日,少则数日多则一旬。被邀者为各方名士,包括谭氏兄弟,恩师胡氏公子及外甥等欢聚一堂,同时还可从中窥见这是一次抒发高尚情趣的雅集。由此种相聚情状不禁使人想起与“兰亭序”所记叙之景极其相仿。其异处为后者仅饮酒作诗,而前者则内容更为丰富。除登山饮酒作诗外,“……又刻印作画,非常欢畅。”闲情逸致发挥到最佳意境。在会上所作篆刻,白石特作以下描述:“我刻印的刀法,有了变化,把汉印的格局,融会到赵撝叔一体之内。”和黎薇荪见面少不了研讨刻印之事。《自述》中记述这一次是这样评论的:“薇荪说我古朴耐人寻味”,显然是说与其早年的“纯任自然”已判若两人之意。知音者如此理解他的作品,这大概是齐氏最高兴听到的,故心情“非常欢畅”。虽然齐氏五出五归,往返于湘潭老家和北京,他们老朋友之间这种相聚却从未曾间断。■

  (作者系前上海文史馆馆员黎叔平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石老人的篆刻
齐白石白文印章释读:是田八还是八田
齐白石给东北徒弟周铁衡,留下了16方好印章
中华当代女子篆刻第一人
齐白石一段大和尚,留下了16方好印章
零基础学篆刻:“不可有二”的齐白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