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七夕”说起:中国历史上的节庆民俗流变丨近代史论语

这篇文章比较清晰地回顾了“七夕”节的历史概貌和古今流变,并且比较“硬科普”地介绍了一些已经消失的中国古代节庆。如果你对传统文化和近代之前的民俗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这是原稿,一字未改。六千字不到,篇幅也不长。

这篇文章写于整整六年前,事实上是在中国基金博物馆作第一次讲座的底稿。从那天开始,平均每月一次,整整四年时间讲了四十多场(具体场次记不清了),都关于金融史,唯独这第一讲却关乎民俗,倒也是值得纪念。

故人星散,当时基金博物馆那些美丽、认真、干练、辛劳的小伙伴们,已经有了各自的更好的发展路径,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想想,作这次讲座的时候,我还没到四十周岁。韶华易老,在当下已经是“做减法”的心境下,每一次回顾,都对之前的人间际遇倍感珍惜。

今天七月七,宜团聚,宜祈福。恭祝各位读者精进勇猛,爱有所成。

(在现场演讲的时候,开篇有段引言,主要内容是讲述在苏州曾经的统治者张士诚逝世六百四十余年以后,苏州人依旧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三十纪念他。那天名义上是“地藏王菩萨生日”,实则是烧“狗屎香”——“狗屎”乃“九四”的谐音,盖张氏之小名也。这当然是农历七月中最具苏州特色的淳朴民俗,从中也能折射出历史的年轮,在伦理上同时证明,苏州的百姓是最注重感恩的人民。)

前    言

历史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不管用意识形态眼光来看是在进化还是退化,事实上,一直在“演化”。我们回看四千年中国历史,就会发现,教科书上所谓的“二千年僵化腐朽的封建专制”并不正确,儒家所谓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也未必正确。的确,人性的本源和本质不会变,人和世界的关系也不会变,但就技术而言,人类的确一直在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而这种技术层面的进步又会加固人类自身的意志和信念。

《三字经》中说,“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用于人类文明史的演进同样有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何同样是七到九万年前走出东非的智人(也就是今天所有人类的共同远祖),逐渐遍布世界各地以后,会因为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的不同,其文明也变得多姿多彩,各不相同。

所以对于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事务、地域之考察,我们要认定它的“不变”,也要承认它的“变”。比如对我们苏州的评价,一开口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我上次在这里做讲座的时候已经说明,这只是元、明、清三代的苏州。在北宋以前和洪杨之乱以后,无论是农业、贸易、工业、社会、人文状况,苏州都不是全国的佼佼者,至于其中的状况和转变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于此提及,只是想说明,是一代代苏州的地方官员以及人民群众艰苦勠力的奋斗,不断用智慧、意志和勤奋改变自然地貌,才有了后来苏州经济的勃兴和文明的繁盛,而这种勃兴和繁盛中也有着历年以来先民们的奋斗痕迹。

所以,确切地说,“文明史”其实就是文明的演化史,我们无论拿何种标本(如宗教、民俗、文学、礼教)来观测,都要细细地剖析其源流变化,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来研究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为何发生,而这些发生又有什么深远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

当然,我们今天这场小小的演讲负担不起这个宏大而艰巨的使命。根据中国基金博物馆所规定的主题,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民俗节日,也从中体会一下社会和文化的变化细节。

一、“七夕”的来源

今天是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乞巧节”,也称为“七夕”。我们历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农历的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重要的节日。

正月正当然就是元旦,也就是现在的春节;三月三是从汉代开始到宋代最著名的节日——上巳节;五月五就是端午节;七月七就是等会儿我们就要详细讲的“七夕”;九月九就是重阳节。这些节日再加上清明节一起从远古而来,在唐代加入了中秋节,在宋代加入了冬至日,直到今天还成为我们日常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三月三”是消失了,至于这个情况,我们等会儿再细说。这里首先要介绍的,是七月七。

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动人的部分,就是白居易所说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诚然就是我们今天所谓七夕是“中国情人节”的重要原因。

其实说“情人”并不确切,因为七夕的男女主角众所周知是牛郎织女,他们是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妇而并非情侣。而且除了唐宋两代尤其是唐代对“鹊桥会”这个爱情因素比较关心外,乞巧节的主题就是“乞巧”,也就是女孩子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做刺绣编织或女红织补能够胜于常人。所以,这个节日后人称为“少女节”,倒是比较符合本意。现在,让我们把七夕的由来和变化从头细说。

我们都知道,七月七是牛郎织女,也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通过鹊桥而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然后再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于楚,到了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是成为绘画与雕刻的重要素材。当时南阳又出现了大量表现幽远深邃太空的汉画像石,其中的“牛郎织女星座”,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传说结合在一起。因此甚至有民俗学家言之凿凿地考证,说牛郎就是南阳人,退一步说,这个故事的故乡也就在南阳。

西汉年间,南阳郡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据说这与很有名望的南阳丝绸有着渊源的关系。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活动,主要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为人间少女所崇拜。当然,我们现在只能知道,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的确源自于西汉,但没有直接的史料确认那时已经有乞巧节,或者说那时的乞巧节已经是日常民俗活动的一部分。现在能够确定的,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

二、魏晋隋唐宋明时期的“七夕”

所谓“七夕”,那么我们一般关心的是这天晚上的活动。其实从汉代开始,七月初七的白天还有一桩盛事,就是曝晒衣物。史书记载,阮咸和他叔叔阮籍同为“竹林七贤”,但是他非常穷困。某年七月七,阮咸的族人晾晒衣服,绫罗绸缎五光十色,十分灿烂夺目。为了表示一种清高和随之而来的沉默的抗议,阮咸就把他的大布褂子用竹竿高高地挑在院子里,以显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当然,由于七月初七的夜晚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候,而牵牛星和织女星在传说中的神力越来越大,因此,在魏晋时代,七夕有了两个主题:“乞巧”和“守夜”。乞巧就是妇女和小姑娘们结着彩带,穿上银针,在院子里供上瓜果,以祈求织女能够让她们兰心蕙质,手工精湛。

守夜的意思也差不多,是期望牛郎织女这对好心的神仙夫妇能够赐予他们心想事成。祈福的人会整夜守在园子里望着银河,如果看到其中发出白气或者竟然显现出五色光芒,那马上就要跪拜许愿。有趣的是,愿望只能是要么求有钱,要么求长寿,要么求生个儿子,这三个之中只能选一个,诚心祈祷,据说三年内就能实现愿望。

在隋唐时期,女性们一般在七夕都拿着五色丝线对着月亮穿过九孔针,谁能够一穿就过,表明她得到了织女的祝福,“乞巧”成功。而家庭祈福也不像是魏晋时期那样许三个愿望了,一般都是以家长为儿女,孩子为自己祈求一个好的婚配为主。

到宋代,七夕的主题依然是乞巧和祈福,像“对月穿针”之类的传统仪式还保留着,但新添了两个仪式。一个就是在当夜把蜘蛛放进盒子里,第二天揭开盖子,如果网丝非常周正圆滑,就证明向织女祈福成功,称之为“得巧”。

另一个新民俗就是在家立一个泥塑幼童像叫“摩睺罗”(这个名字和佛教有关,据说是“天龙八部”中的一种,但这里仅仅是祈福童子的意思)。把这个泥娃娃罩上轻纱甚至镶上金玉珠翠,然后在守夜的时候和香烛、瓜果、酒菜放在一起,目的就是向善良的牵牛、织女星祈求生子。我们发现,魏晋时期“七夕求子”的风俗又神奇地回来了。

还有一个风俗也回来了,那就是七月七曝晒物品。但和魏晋不同的是,魏晋时期曝晒的主要是衣物绸缎,而到了宋代以晒书为主,到了七月七,朝廷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钱设宴,称作“晒书会”。

明清两代乞巧节的民俗和宋朝完全一样,我们就不再罗嗦了。不同的是,朝廷对七夕的重视由外转向内,也就是百官聚集的“晒书会”没有了,但宫内的庆祝要比前代更加热烈。

三、消失的节日及其民俗

这两千年来,有些节庆民俗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比如春节和正月十五,但在仪式和宗旨有所改变。比如正月十五观花灯、闹元宵的风俗,是隋唐以后的事情了。在魏晋南北朝人们过正月十五,主要是祭祀蚕神,还有和祭蚕神功效一样的,叫“迎紫姑”。

传说中这个紫姑是个小妾,由于被大老婆妒忌,一直在猪圈、厕所干脏活儿。正月十五当晚,一般人家会抬着个假人在厕所、猪圈转一圈,叫道:你的丈夫和大姑都不在了,请紫姑出来吧。这时据说假人会变重,也就是紫姑出来了,于是人们赶快摆上酒菜祭祀,祈求春天的蚕桑能有好收成。正月十五到了唐代,成为有着道家意味的“上元节”,祭蚕神、迎紫姑等民俗就荡然无存了。

历代还会增加一些节庆。唐代有句话,叫做“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意思是一年四季的节庆,每个朝代都会有所添加。比如宋代增添了“天贶节”,是农历六月六,魏晋时期七月七晒衣服的习俗转到了此时。明代苏杭的六月六还有给猫狗洗澡的风俗,至今我们有“六月六,狗淴浴”的民谚。

有添加就会有减少,有些添加的节日留了下来,比如中秋节,但有的节日曾经是当时人民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今天已经完全不见影迹。我们下面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说一下。

1、 正月初七:这一天在魏晋时期成为“人日”,是专门纪念“人”的日子,尤其在当时的南方非常重视。这一天的风俗特征就是登高,和九月九重阳节一样。这个风俗保留到了唐朝,如果这一天正逢立春,唐人还要剪纸送给亲戚朋友。但五代十国以后,宋、元、明、清就再也找不到庆祝这个节日的记录,或者说,这个节日已被“迎春”,也就是迎接立春所取代。

2、 正月晦日:这是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一般民众是一定要在水中泛舟,或者漂洗衣服,无非是以消灾解厄的名义春游罢了。后来这个节日被唐代朝廷废除,以二月初一“中和节”取代。唐朝皇帝为什么要“更旧节为新节”呢?目的是为了“铸兵器为农器”,有更始祈福的意思。而晦日驱邪禳灾的功能,就此让给了重阳节。

3、 中和节:由于二月初一中和节是皇帝亲自规定的节日,所以在唐代所有的节庆里面最为隆重。其次是三月三上巳节和九月九重阳节,被称之为是唐朝最重要的三大节日。中和节有个主题,就是农业,“重农务本”是这个节日的口号。这个节日在宋代还很重视,当天皇帝和百官都脱掉夹袄换上单袍,象征着春天的来到。民间当时流行用青色的布袋盛着五谷种子互相赠送。到了明代,这个风俗还保留着,但节庆仪式已经完全没有了。

4、 寒食节:冬至日后的一百零五或零六天就是寒食节。这个节日在西汉就很盛行,主要是纪念当时晋文公的老朋友介子推。在这个节日的发源地山西,还有人过着寒食节,但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后两天的清明节所取代。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东汉之前,人们只祭庙,不扫墓。后来扫墓就在寒食节,而清明节是用来旅游踏青的,这分得很清楚。但是在明代,寒食节已经消失了,或者说,扫墓的功能已经和清明节的春游功能混为一谈了。

5、 腊日:“腊”就是农历十二月。“腊日”就是十二月的第一个辰戌丑未日(到底是哪一天,和两汉“五德始终说”有关),从两汉到六朝,总是以这一天才祭祀先祖百神,而且是一年所有祭祀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但是随着五德始终说不再被重视,腊日也在唐代消失,而农历十一月末的冬至日悄悄取代了腊日的功能,无论是祭祖拜神还是家人团聚。冬至到宋代冬至已经是个大节日,当时民间用吃馄饨来庆贺。到了明代,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说法,相当于我们苏州人说的“冬至大如年”,民间吃馄饨的风俗也变成了吃饺子,和今天已经完全一样。

四、消失的“三月三”

我们认为,在所有消失的节日中,最重要的是三月初三“上巳节”。唐朝有个说法,叫“汉崇上巳,晋纪重阳”,也就是汉代和两晋最重要的节日分别是上巳节和重阳节。唐朝自己也极为重视三月三,朝廷把上巳节和中和节、重阳节一起列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三个大节日。

的确,杜甫在《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透露出一些节庆繁盛的消息。但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宋元还是明清,都再也找不到主流社会过三月三节的文献。这个节日只是作为道教“北极佑圣真君”的生日成为小众纪念日。

下面,我们这个经过大略地讲一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干地支,用以纪年、纪月、纪日。比如今天就是的干支就是“辛亥”,也就是“亥日”。而所谓的“上巳节”本来不确定于三月初三,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根据明确的史料,在东汉开始,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几乎所有的官民都到东流的水边洗澡洗衣服,称作“洗涤祓除”,即保持了生理卫生,也象征着过去的灾难鬼魅都一次性清除。

当时已经有了“曲水流觞”的记录,也就是在盥洗的时候把酒杯漂浮在水面上,借着水流传递酒杯劝他人痛饮。到了西晋,上巳节确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曲水流觞”的宗教神学意味也开始减淡,成为单纯的赏心悦目,临水作乐,这一点,王羲之的《兰亭序》有着清晰的描述。

唐代的三月三继承了魏晋时期的清洁功能和社交功能。当时仍是说“祓除修禊”,但已经不去水边洗澡和洗衣服,只是由皇帝在当天赐给群臣柳条,说戴上可以免除毒虫瘟疫。顺便说一下,这个民俗一直保持到今天,但一般用于清明踏青。在明代还流行着这样的民谚:“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唐代的上巳节每年都由皇帝赐宴曲江亭,老百姓也相约到曲江边游玩,很多老朋友一年不见,在这里都会碰上头,可见人数之多,简直是全城沸腾。刚才说的杜甫的《丽人行》所描述的,正是这种盛况。

经过唐代以后五代十国的战乱,大量中原人民为避祸而往边疆或沿海地区移民,就把上巳节这个民俗节日传播了出去。我们至今可以看到,无论平时的风俗和汉族差异有多大,但是三月三这个节日却得到了很多少数民族的重视和传承。像壮族、侗族、布依族、瑶族、土家族,都不约而同的将上巳节作为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不是巧合,恰好划清了文明从中原地区流散四处的轨迹。

而宋代的中原地区,上巳节已经成为了道教“北极佑圣真君”的生日,信教百姓到那天都去各地道观烧香,道士们禳灾祈福,大作法事。一直到明代,三月三固定成为一个道教传统节日,去道观消灾烧香成为常态。

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渐渐回归。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日。七月初七虽然不放假,但2006年5月,七夕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受到官方、民间和民俗文化学者的重视。

这四个节日,清明节其实是其与寒食节的化合,重视慎终追远,缅怀家族祖先;端午节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重视忠孝节义,缅怀民族祖先;七夕节来源于汉代,重视消灾祈福,着眼于夫妇伦常;中秋节产生于唐代而在宋代成为主流节日,重视阖家团圆,着眼于人间幸福。

这些恰好构成了中国人对家族、历史、道德和社会的全部伦理追求和现实追求,不断地被传承演化,无声而生动地演绎出一场又一场人文大戏。也被我们这些研究者从中看到了几千或几百年前中国,温柔的人心、淳朴的盼望和对家族、家庭的重视,和我们今天没什么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
图说古代七夕节风俗
陇南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浅说 娄炳成
这些民俗反而很冷门?国家级非遗中的“传统七夕”
最具浪漫节日“七夕”至今已两千多岁 - 中国民俗文化网
别让传统节日走了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