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兴趣班怎么选?怎么陪?身为家长,你需要搞清楚这5点

文|萌芽Lina

本文由|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授权发布

  之前和朋友开展过一个圆桌讨论,主题是两个问题,很有意思:
  当年被逼上兴趣班的你,如今感谢父母吗?
  当年没有被逼上兴趣班的你,如今感谢父母吗?
  回答的人很多,每个人想起自己童年的兴趣,都有好多话曾经一直放在心里,或感激,或遗憾,或百感交集。
  现在轮到我们自己给孩子选兴趣班,平心而论,真正面临这些选择时,我们同样也如当年的父母一样,会陷入纠结,应该如何看待兴趣爱好的选择,又该如何陪孩子走好这段兴趣之路,这便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
1

“成功的关键不在天赋和智商,

而在于热情和努力的总和。”
  说到培养孩子的兴趣,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话是:“成功的关键不在天赋和智商,而在于热情和努力的总和。”
  这句话出自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2013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安琪拉·达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达克沃斯通过对大量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了成功的另一面,就是坚毅理论。她用简单的方程式,解释了一个人的天赋是如何转变为成就。
  当不同的个体处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只取决于两件事情:天赋和努力。但成就不是简单的天赋+努力,我将达克沃斯方程式做了一个简化:成就 = 天赋 x 努力 x 努力 ▼
  很容易看出的是对于成就而言,努力因素比天赋有更大的权重。当我们的目标是获得一个更大的成就,我们最佳的选择,就是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努力奋斗、用耐心来掌握,这样的投入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可触达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努力,无论天赋多高,都很难掌握新的技能,即便学成了,如果不努力,也不会真正地出效果。所以达克沃斯在一系列的追踪实验表明,一个人坚毅的指数,比智商和分数有更强的预测性。
2
“我们需要对孩子的兴趣做减法”
  我们需要对孩子的兴趣做减法。在最开始体验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有很多感兴趣的地方,但是因为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所以过多的项目反而容易让孩子分散精力和时间,不利于培养坚毅。
  我在给两个孩子做兴趣班报名时,也会跟孩子们一起去讨论分析不同主题的兴趣班。比如,不同主题的兴趣班可以学习到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自己更偏向学什么?
  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我和孩子的头脑风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整理自己内心的期待。再比如下面这几个核心问题的讨论:
  自己是否感兴趣?
  觉得自己是否能坚持上课?
  你能坚持多久?是否有想过给自己一个最短坚持期?
  中途你要是不想学的话,怎么处理才好?
  我们会一起筛掉一些不合适我们的选课因素,比如时间不合适,和现阶段孩子能力不匹配,不喜欢的互动方式、试听课体验不理想、距离太远接送不过来等等,然后再报名试听课,看看听孩子们的反馈,评估时间表和上课状态,和老师沟通教学方式和目标,最后再跟孩子确定学习强度是否愿意接受等。过程虽然繁琐,但是这也是为孩子的坚持做铺垫。
  在兴趣爱好的选择上,孩子会反复吗?一定会的。甚至有些孩子也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什么都喜欢,或者什么都不喜欢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根据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挑着选择。
  当时我给5岁的Joshua报名钢琴兴趣班,并不是因为我笃定认为哥哥一定喜欢钢琴,而是觉得他的个性挺合适钢琴学习,他专注力强,又肯刻苦,对技能也有要求,都是钢琴深造的基本要求。所以我鼓励孩子试一试。实际上在孩子接触钢琴后,他也发现自己对音符的辨识力高,听曲便能谱调,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些额外的收获也激发了他在钢琴学习上更多的热情。
  很多时候,给孩子多体验的机会终究不是错的,之后别忘了跟孩子一起做减法,才可以把父母挑选给孩子的选择,真正内化为孩子自己想要去努力的兴趣。
3
“刻意练习:让孩子有目标地持续进步”
  任何人早期的兴趣都是脆弱而模糊的,需要有力的培养,并且精心的沉淀才能获得更深厚的力量,所以坚持必不可少。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了“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让孩子有目标地持续进步。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刻意练习机会,去拆解困难,重新理解和面对困难,这同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坚持度,让坚持和勤奋成为孩子内在的驱动力。这个过程便是心理上为孩子赋能。
  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孩子用同样的时间,花了同样的努力练习,却收获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因为练习的方式不一样。
  举跑步的例子,一个孩子跑步每天都是同样的动作,每天花完成1000米距离的跑步,控制在15分钟内,而另外一个孩子,每天也完成1000米,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帮孩子记录跑速,距离和路线,跑完后的心跳或者中间穿插的快跑次数,并且给孩子制定了一个短期目标,每天提高一点跑速。
  这样一段时间练习下来,收获的结果便会完全不同。第一个孩子也许还停留在15分钟跑完1000米,但是第二个孩子可能就需要10分钟就能跑完1000米。所以刻意练习跟普通的练习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当我们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目标设定刻意练习方向时,需要基于孩子没有突破的特定弱点,我们首先得制定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清晰目标。这意味着我们对过程是有质量标准的,如果没有质量标准,只是重复的作业,对于任何人的精进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4
“唤醒的兴趣,效仿的力量”
  兴趣是可以被唤醒的吗?当然可以的。
  我跟大家谈谈Joshua经历过的事情。现在6岁的Joshua很喜欢艺术,水彩、涂鸦、线条和手工都玩得不亦乐乎,我保存的作品已经有将近20个厚厚的文件夹,但实际上在Joshua3岁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排斥艺术材料,无论是彩泥还是绘画,看到就跑,一个学期下来,唯独他什么都不参与,作品集几乎是空白的。
  最开始的时候,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打不开他的兴趣点,他在我的鼓励下可以象征性地参与其中,但很快又停下来换成他更熟悉的项目。坦白说,无论是老师还是我都希望孩子能够走近艺术,去体验更多艺术创造的可能。因为艺术探索所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包括了创意和想象力,更可能是孩子情绪表达的自留地。
  在迷茫的时候,我跟老师开展了一次谈话,老师当时说了一段让我大受触动的话:
  老师:“我想你可以和我一起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需要你和我一起做,持续做下去,我想终有一天孩子会有所改变的。”
  我:“是什么事情我可以做到的呢?”
  老师:“你也一起玩沙、玩涂鸦、玩水,你很开心、快乐、激动地参与进去,孩子会被你感染的。”
  话很简短,但我茅塞顿开。我尝试了万千种做法,但唯独忽略了我就是最深刻影响孩子的环境。所以我开始突破思路,每周末和孩子们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创造我们的“幻想王国”。
  我会先在客厅给孩子们准备一张长长的卷纸,还有一堆足够数量的颜料、画笔和画板。而当孩子们在客厅完成作品之后,我们便转移阵地到浴室,这个宽容的、不受拘束的环境兼备了孩子艺术探索想要的所有素材,孩子可以将已经完成的作品,和一些开放性的素材,比如蜡笔画、手指画、水花、沐浴露随意混搭,我们即兴探索,开启幻想王国的设计,更随性穿插戏剧表演和打水仗游戏等等。
  我和孩子玩了半个学期和一个寒假,新学期开学后,老师惊喜地告诉我,哥哥对艺术探索活动毫无畏惧,和上学期表现判若两人,“孩子在兴趣体验的过程更加自主、放松和洒脱,并主动增加新尝试,来表现他内心的想法”。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坚毅,要先自问,你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多少的热情和坚持,接着自问,你的教养方法鼓励孩子效法你的可能性有多高。”达克沃斯这句话便强有力地支持了效仿的力量。
  效仿不等于模仿,帮助孩子积累兴趣爱好并不是一个机械性的技能培训。让孩子愿意效法父母,意味着我们要身先立行,敢于探索,并且勇于突破,我们先享受其中,保持反思和开放,才能真正感染孩子。
5
不要给自己设限,给孩子坚持的力量
  记得之前我家孩子发生过这样的一次争吵,哥哥Joshua开始对弟弟Eric的发音兴起了纠错的念头,听到Eric读书后,就开始说“弟弟,你读太小声了我听不到!”“你这个发音不对,应该是这样子,听我来说。”
  这些无疑就会增加Eric的压力,果不其然Eric跑来跟我说,“我不念了,我再怎么读也不会像哥哥读的那么好听。”他放弃了,因为找不到坚持的动力了。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后,直接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说,“不,Eric,我喜欢听你读。你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成为哥哥。” 这句话便是我给孩子们的最直接的反馈,也同样是我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不经意之间给自己下很多的限制,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慨自己为什么如此坎坷和停滞。孩子也一样,总会因为一两句话认为自己永远都学不好。
  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仔细想深一层,所有的限制,都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我们让挫折和过去的经历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甚至认为自己做不了了,“我们天生就只能这样子了”。这些都是兴趣路上难以避免的挫折,如果因为这些想法就放弃,太遗憾了!
  所以,当孩子面对同样的挫折的时候,正是我们需要传递达克沃斯所说的“坚毅”品质给孩子的时候,达克沃斯所谓“坚毅”是这样的:
  坚毅是一步接着一步走下去;
  坚毅是牢牢抓住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目标不放;
  坚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之中;
  坚毅是摔倒了7次,第8次仍然选择站起来。
  它并不是一句空洞的鸡汤,从来都不是只要努力了就行,更多的是我们能否给到孩子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孩子找到能够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努力的方向。成就不会突然从天而至,所有的技能积累都是从最初的尝试开始,所以我们不需要去介意太多,牵着孩子的手,跟孩子一起朝着目标不懈努力、竭尽全力就对了。

育儿团

|yuertuan123|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教养力》作者,香港大学心理学妈妈,师从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我长期研究亲子沟通和亲密关系,也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这里有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STEAM理念的养育心经和早教启蒙方法,愿和你一起育儿育己,共同成长。原文标题《关于孩子的兴趣培养,我在这篇文章里讲透了》转载已获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怕“打酱油”,也不能让孩子轻言放弃呢
孩子连努力都做不到,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智商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而是一种从小可被培养却被人忽视的因素
那些赢得卓越人生的“高质量人类”都具备这1点,原来你也可以
《坚毅》: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知名心理学家为你一锤定音
父母学堂 ⑦ “玻璃心”的孩子,如何养成坚毅的品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