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自卑并非天生,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都说千人千态,各个不同。人的性格或许会有相似之处,但都会有所差别,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与以往相比更不同。时代的发展,让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比以往多了许多,孩子的见识就有大大的提高。

在各种媒体报道中,熊孩子是层出不穷,不管是褒义中调皮的熊孩子,还是贬义中无恶不作的熊孩子,这些孩子都算是生活中勇气可嘉的孩子,他们得到的不少,也敢于动手和动脑,外向、勇敢、不怕事是他们的外在表现。

既然有熊孩子,那也会有一些其他特别的孩子。在生活人与人的交往中,有的父母发现自己孩子或别的孩子会比较内心、自卑、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也许是神经大条,也许是关注不够,一些父母会认为这是孩子与生俱来性格特点。

有的父母秉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古训,认为孩子的性格既然是天生,那就没有办法去改变。于是觉得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只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也许有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卑,大多与家庭因素有关。

其一:家庭中父母及长辈过于强势,孩子没有自主决定的机会。其实这是许多家长的共性,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喜好、价值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小,经历不如父母,本身也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好,帮孩子铺路。

殊不知,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也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更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毕竟时代不同,许多东西都改变了,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并非完全合符时代有求。

当孩子有点点的反抗情绪或意见不一的时候,马上就会遭到长辈们的抨击和指责,被长辈强行扭转观念和想法,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面对这样的结果,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觉得做什么都错,必然导致越来越自卑。

其二:家庭中父母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总是批评孩子。孩子要优秀,严格要求并没有错。只是过于追求完美,孩子稍有不足就不满意,不给孩子一点喘气的机会,这样并不值得每个家长都去做。

正所谓劳逸结合才能长久,孩子要优秀,仅仅步步紧逼是不行的,鼓励、夸奖也是其中必备的,当孩子感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知道自己的付出,家人都看在眼里,他们的自信心也必然会得到加强。

有些孩子,明明已经很杰出了,父母还是不满意,只要有些许不足,就批评责备孩子,一定要孩子拿到第一。如此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只能让孩子没有成就感,挫败感占据心里,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变得自卑。

其三:父母本身自卑,也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有些家庭的条件会相对差一些,父母本身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日常中表现的缩手缩脚,孩子潜移默化就会受到影响。

当孩子想要尝试某些东西的时候,因为没有基础,父母担心失败或者需要耗费大的成本,感觉得不偿失,从而阻止孩子的好奇心和敢于尝试的想法,并告知失败了后果承担不起。久而久之,孩子必然变得畏手畏脚,害怕失败而自卑。

其实,这并非是物质条件导致孩子的自卑,而是父母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能动性,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尝试新东西,对新东西感兴趣。因为没有了尝试,没有父母能满足的心愿,感觉总比低人一等,自然而然会在心里产生自卑情绪。

其四:家庭的不和谐,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吵架打架是常态。当然,因为时代的原因,现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并不是很多,不可否认有那么些家庭,兄弟姐妹不和谐,总是被欺负和殴打,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变得自卑。

父母不和谐,经常吵架,鸡飞狗跳是家中的常态,这样的孩子会感觉不到父母之间的爱,对社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对人产生不信任感,对外界的人和物产生抵触的情绪,变得害怕社会,害怕与人交往,内心就会极度自卑。

其五:破碎的家庭,没有家人的关怀,只有外人的施舍。因为某些原因,一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破碎的家庭当中,或者是单亲家庭,或者是无父无母,这样的孩子缺少家人的关爱,对比有家人的孩子,容易因心理落差而产生自卑。

破碎家庭的孩子,往往在经济上也比较困难,生活条件差,经常是接受社会或他人的接济,只能在缝隙中苟且生存,还可能遭受他人的白眼,面对其他孩子的光鲜,这些天生苦命的孩子,逃脱不了心中的魔魇,沉沦于自卑当中。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自卑大多源自于大人,更多的是家长带来的。对孩子可以有要求,但不能过于苛求。需要严格要求,也需要放飞梦想。需要批评指正,也需要鼓励探求,更需要无私的关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赡养父母前,聪明的儿女会先说三句丑话,这不是薄情,而是清醒
一个家庭走向衰落前会有3个暗示,有一个出现,就要注意了!
父母离开之后,如果兄弟姐妹仇视你,那你不妨这么做
一个家庭走下坡路,越过越穷,跟这4个原因有关
只有弄清家人的需求,才能理好关系
日常礼仪之家庭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