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氏孤儿与“三家分晋”

公元前654年,晋国宫廷内乱,赵衰跟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重耳后来赶回晋国继位,史称晋文公。身为重要谋臣的赵衰,跻身于晋国政坛的最高层,奠定了赵氏家族势力开始壮大的基础。

赵衰死后,子赵盾承袭父职,执政20年,掌军政大权,两立晋国国君。期间就发生赵氏族人赵穿与晋灵公嬉戏毙死国君的事情,但未受到严肃处罚,可见赵氏的势力是多么强盛。

晋成公继位之后,封那些重臣的嫡长子为“公族”,开启异姓贵族跻身公族的先河。身居高位的赵盾就将“公族大夫”的爵位,转让给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但却埋下了赵氏家族日后内讧的隐患。赵括这一支取得“公族大夫”身份,自然在宗族中的地位要比赵盾这一脉高,可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要比赵盾这一支低。

公元前601年,赵盾死,子赵朔代表赵氏家族继续占据晋国的军政位置,但赵朔已无法取得与赵盾同样的权力。来自晋国另外两个政治家族——栾氏和郤氏已强势崛起,瓜分了赵盾庞大的权力,成为赵氏的政治对手。同时,赵朔的叔父辈——赵括、赵同、赵婴齐,居于更低一级的官位。

公元前589年,赵朔死,留下守寡的妻子赵庄姬和一个三四岁的儿子赵武。赵盾—赵朔—赵武这一支脉,由于赵武年幼,面临赵括这一支势力的侵夺。

两年后,发生赵庄姬与赵朔最小的叔父赵婴齐的不伦行为。这段恋情已无从考证。史料记载,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中,赵婴齐较有远见,做事谨慎,及早就意识到栾氏、郤氏将是赵氏的政敌,提醒两位兄长加以防范。大概赵庄姬看重赵婴齐的风姿仪表和谋略远见,指望他将来提携自己的儿子赵武。面对赵婴齐的劝说,赵同和赵括好勇躁狂的性格,是根本听不进去的,他们在晋楚邲之战还盲目出兵,导致晋国的惨败,自上而下怨声一片,更危及国中的地位。

赵同、赵括借家族通奸丑闻之名,就将自己的弟弟赵婴齐逐出了晋国,赵庄姬母子从此失去了家族内部的庇护。当赵庄姬得知赵婴齐客死异国他乡,为了保住儿子的长远利益,就进宫构陷赵同、赵括意欲谋反。晋景公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削弱赵氏的家族势力,强化君权,从个人情感而言,也支持姐姐庄姬和外甥赵武,同意向赵同、赵括发起反击。而栾氏、郤氏闻风而至,更希望赵氏内讧,就主动跳出来替庄姬作证,指证赵同、赵括谋反,想从中获取赵氏的利益。

晋景公、赵庄姬、栾氏、郤氏合谋一处,下宫之难就由此发生了。赵同、赵括旋即被灭门抄斩。二赵被诛灭后,晋景公并未赏赐栾氏、郤氏,而是将赵氏的土地要赐给与事件无关的另一家族祁奚。晋景公这一决定,深谋远虑。如果赐给栾氏、郤氏,两个家族进一步坐大,他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如果发还给外甥赵武,事件的目的也会昭然若揭。因此,他无奈选择了口碑极佳的祁奚。

这一赏赐,世受赵盾恩惠的韩厥站了出来,他进谏晋景公,陈述赵氏土地还给赵盾之孙赵武的理由,并劝立赵武为赵氏的宗主,这样会使赵衰—赵盾—赵朔一系的根脉,保存下来,以对得起晋国历代赵氏功勋。晋景公最终被说服。于是,下宫之难的最终受益者就成了赵武。

韩厥本为赵氏的家臣,后被封为晋国八卿之一。赵氏覆亡之际,毅然进宫强谏,对赵武(晋景公的外甥)赓续赵氏的宗主之嗣,从祁奚手中要回赵氏封地,筑有莫大之功。

后赵武年盛进入晋国朝堂后,与韩厥之子韩起一起辅佐晋悼公。一反祖父赵盾的专制、狠辣、凌厉,显示出温和、忠信、礼义、谨慎的一面。韬光养晦,穿行在晋国朝堂之上。晋悼公由此亲近赵氏,而远离栾、郤氏。赵武死后,其子赵成英年早逝,风姿卓著的孙子赵鞅继位。此时的晋国,狐氏、先氏、栾氏、郤氏和胥氏,已相继退出了晋国卿族的行列。

赵鞅,即赵简子,下宫之难,虽然清除了赵括、赵同的一系势力。但还有旁支赵穿的邯郸一脉尚继续存在。晋景公时,赵穿之子赵旃封卿,躲在了邯郸,避开下宫之难的清洗。赵简子时,邯郸一脉由赵旃之孙赵午承继,赵简子要求赵午将卫国进贡的500户人口,从邯郸迁到自己的封地晋阳,却遭到了赵午的拒绝,赵简子愤怒之下就杀了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占据邯郸抗拒赵简子。邯郸赵氏与范氏、中行氏本就结亲,形成了同盟,联袂对付赵简子。范式、中行氏率军与邯郸军队一道向赵简子进攻。仓促之下,赵简子只有撤回封地晋阳。这时,韩氏一族早就厌恶中行氏,魏氏一族也与范氏有怨情,两家选择支持了赵简子,智氏家族在权衡利弊后也支持了赵简子一脉。于是三家的联合干涉下,中行氏、范氏溃败撤退,一蹶不振。

在整合邯郸宗族的过程中,赵魏韩智是紧密配合的,大大促成了赵简子一统赵氏。然而智氏却另有算计,围绕战后的分配方案没有得到利益,智氏荀跞就设计将赵鞅推到迎接外敌入侵的风口浪尖,企图火中取栗。但不料战事笃定,凯旋而归,赵简子随即铲除了荀跞当权,独霸晋国实权17年。在韩魏两家的协助下,压制住了智氏,所谓“赵名晋卿,实专晋权”。赵简子死前,曾将儿子赵籍(又名赵无恤)招至榻前,遗言若日后赵氏遭难,晋阳封地足可依靠。赵简子死后,智氏荀瑶东山再起,执掌了晋国正卿,一跃成为实力最强、权力最大的家族。这更助长了荀瑶想要取代晋国的野心。而赵籍即赵襄子本人,则忍辱负重,不显山也不露水,谨记父亲的教诲,暗蓄实力,亲近韩魏。当智氏借君王之命,向赵、魏、韩三家索要分封的土地时,赵襄子明白机会终于来了。他坚决不从。智氏就胁迫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守晋阳,秘密联络韩魏,晓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暗底结盟。智氏腹背受敌,被韩赵魏三家击败,瓜分了其势力范围 。从此韩赵魏三家共同执政,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赵国那些事儿,讲述两百多年的苍凉和辉煌——赵氏的衰落
从赵氏孤儿到三家分晋,赵氏是如何从家道中落重新崛起的
赵氏孤儿的凤凰涅槃
“赵氏孤儿”只是家族丑闻引发的血案,可能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复杂
“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你知道吗(二)
“赵氏灭族”真相:被掩盖的奸情、内讧和阴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