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诸葛亮,刘备为何还托孤于李严?原因令人深思

刘备托孤是蜀汉政治史上的一个大事,是刘备为了保证刘禅的继位和蜀汉政权的稳固所做出的一个举动。众所周知,刘备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也造就了”白帝托孤“的佳话。但是,真实历史中,除了诸葛亮,刘备也将刘禅托付给了李严。这一富有争议性的举动也让后人浮想联翩,大家纷纷去猜测,刘备托孤李严,意欲何为?

综合各方的说法,对于刘备托孤李严为副的主要用意,主要存在三种说法:”军事副手“”权力制约“和”政治平衡“。

三种观点

(一)军事副手?

秉持这种说法的人们认为,刘备之所以设立李严为副,实际上是为了协助政略突出而军略不足的诸葛亮,两人相辅相成,共同辅佐刘禅。

(二)政治平衡?

这种说法认为,刘备托孤李严是为了保持蜀汉的政治平衡。因为李严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两方实力旗鼓相当,互不相让。清代学者何焯说: “李严所以并当大任者,既蜀土故臣,宜加奖慰,又南阳人,诸葛公( 指诸葛亮) 侨客兹郡,有乡党之分,必能协规。”不过刘备此举,就是通过权力允诺让两方都能得到辅佐刘禅的机会和地位,从而让两方相互支持,不至于权力斗争。

(三)权力制约?

因为蜀汉未来的最高统治者是刘禅,所以必须防止刘禅的权力被架空。因此刘备此举,是让诸葛亮与李严二人相互制约,防止其中一方把持朝政,独断专权,对刘禅的统治造成威胁。同时刘备还将皇权、政权和军权三者分离,在执政与辅政之间作了一个恰当平衡,更加有利于蜀汉政权的稳固。

有无监督必要?

那么要分辨以上三种观点孰是孰非,就要先理清一个问题:诸葛亮有没有监督的必要?推而言之,就是要明白刘备托孤的目的和需要达到的效果。第一就是为了保证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延续;第二就是为了保证蜀汉的天仍然是”刘家“的天。为了保证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不至于付之东流,先王必然要为年少的皇帝遴选优秀和重视可靠的大臣来进行辅佐。但是辅佐并非是一直的,在少主成年后,大臣必须还权于皇帝。因此,所谓托孤,实际上是将君权暂时交予大臣,但是这样的特殊权力交接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托孤重臣在少主成年后不愿意放权,或者演变成篡位和弑君,对于政权无疑是灭顶之灾。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 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 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 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 柄,不知避去,多置私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 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 ”

这是司马光评价霍光的话语,他认为霍光受汉武帝的嘱托,但在少帝成年后却不愿意放权,反而飞扬跋扈,独断专权,以致招来杀生之祸。纵观历史,像周公这样的贤士终归是少数,很多人并不能在任务完成后及时放手。正因为君臣托孤这种危险的权力交接靠道德的约束很难遏制个人权力的膨胀,所以就不得不需要另外的权力来进行主动制约。

所以,为了防止托孤不偏离出发点,防止权力危机,先帝在托孤之时的常用办法是在给予托孤大臣足够的权力外,还设立几个与托孤大臣权力地位威望相当的大臣作为”副手“,从而达到权力的制约的作用。比如魏文帝曹丕,在临终之时,就同时托孤于大将军曹真、镇东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等;孙权弥留之际,也任命征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两人共同辅佐太子。

因此刘备托孤也不意外。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很容易认为刘备是一个仁义宽厚的道德完人,刘备与诸葛亮是彼此信任,视彼此为兄弟的稳固关系,但其实刘备作为封建帝王,必然明白道德情感在权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纵然他不猜忌诸葛亮,但为了保护刘氏江山,就必须对诸葛亮有一定的防备。这是由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是历史规律,而刘备自然也无法跳出规律。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怎样?

这样,我们就回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究竟如何?

第一,诸葛亮虽然为丞相,但刘备一直不允许诸葛亮开府,直到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才可以开府理政。这个是违背常理的,因为西汉时期,丞相均有开府,东汉时期,三公和大将军也可开府。开府意味着可以自己挑选亲信,扩大力量,而刘备不让诸葛亮开府,自然就是把用人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防止诸葛亮的相权过大。

第二,刘备在位时期,位极丞相的诸葛亮竟没有封侯。而同时期的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均有封侯,即使是同属谋臣的庞统,也被封为关内侯。若要论贡献,诸葛亮比庞统大得多,可仍然享受不到封侯的权利,这也就自然让人怀疑刘备对诸葛亮是否足够信任。

因此,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和曹操荀彧,孙权周瑜一样,本质上还是君臣关系。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也自然不是所谓的君臣无贰的写照,更可能是刘备利用政治伦理来框住诸葛亮,让诸葛亮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坦白而言,刘备的政治手腕,不可谓不高!

总之,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自然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刘备与诸葛亮也并非亲密无间,因此为了政治平衡,刘备必须对强势的诸葛亮作提前干预和制约。

为何是李严?

在上面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为什么是李严而不是别人?

首先我们要知道蜀汉政权的四大派系:蜀汉政治派系大体可分为四部分: “元老派” “荆州派”“东州士”“益州派”。前两者可视为“新人”,后两者乃属“旧人”。其中“元老派”以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等人为代表。这是刘备最为信任也最为重视的一派; “荆州派”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人为主,这是蜀汉集团的骨干力量; “东州士”以法正、李严、董和、孟达等人领衔; “益州派”以黄权、张裔、李恢等人为代表。后两部分是蜀汉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备作为一国君主,考虑的是国家整体而非某帮某派的利益,所以其在任用人才之时考虑的是如何协调各方势力的关系,尽力维持政治生态的平衡,决不希望也不允许某一派独大。诸葛亮便不同, 他是蜀汉丞相,代表的是“荆州派”的利益,故而在选贤任能之际首先考虑的是自身派系的利益,这就决定了他用人选择上的局限性。

接着,我们要清楚李严是何许人?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 干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 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 能名。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 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 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 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 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 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 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李严从郡吏起家,先后侍奉刘表和刘璋,刘备进入蜀地后,李严率众投降,成为犍为太守。李严军事才能出众,在属地发生叛乱后,李严用少数精兵平定叛乱;在属地出现所谓祥瑞之兆后,李严趁势设立庙宇,广造舆论,动员大臣百姓进行签名刻碑,为刘备称帝造势,而这也得到了刘备极大的信任;

总之,李严通过建庙立碑、率兵增援等一系列表 示忠心的行动逐渐赢取了刘备的信任,这当是李严骤升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自身能文能武的卓越才干 和有别于荆州“新人”的“东州士”身份等因素,使得李严骤然从一位地方大员升为中朝尚书令,并以统领蜀汉全国军事的中都护之职与丞相诸葛亮同受遗命辅佐少主,几乎取得了与诸葛亮比肩的政治地位。

并且,因为“荆州派”势力日益壮大,破坏了政治平衡,刘备必须要扶持其他势力来进行抑制,但是“元老派”和“东州派”主要人物的相继去世,比如“元老派”的关羽张飞,“东州派”的法正、董和,而其他的贤能之士,比如费祎董允等人还名望不足,难堪大任。如此看来,或许德高望重的李严是最合适的,几乎是刘备的唯一人选。

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诸葛) 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但当刘备去世后,年 轻孱弱的后主没有能力掌控局面,所以刘备在托孤 之际不得不事先对权力进行分割,具体安排就是以 诸葛亮为丞相,赋予其处理政务的权力; 以李严为中都护,赋予其军权; 后主则继承君权。“文武分职, 既可削弱中央或地方官府高级官员的权力,又能使 文官武将之间相互牵制,达到官僚间的相对平衡,以便于皇帝的居上控驭。”

结语

在夷陵战败后,蜀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刘备作为一代雄主,运用自身高超的识人驭人用人的智慧和手段,在蜀汉有限的人才储备中扛起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人才大旗,通过权力的切割、平衡和制约,为羸弱的刘禅营造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权力体系。

这种架构看似完美,但蜀汉后期的军政大权还是落到诸葛亮一人身上,而李严也没有起到制约诸葛亮的作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才真正掌握大权。

鸟瞰白帝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
蜀汉风云事件4——李严被废
白帝城托孤, 一场细思极恐的政治作秀
刘备白帝城托孤,安排李严给诸葛亮当副手,背后的真实用意是啥?
刘备托孤,为何让李严管军事?除了制衡诸葛亮外,还有何目的?
白帝城托孤,李严是不是刘备制约诸葛亮的一招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