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被动防御到盛兵东下,再到淮南拉锯,聊一聊曹孙之间的三个阶段

在汉末三国时期,经过军阀混战的阶段后,最后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胜出。相对来说,或许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更容易被注意,《三国演义》就是以刘备为主角,以曹操为大boss来写作的。相对而言孙权就有点小透明。不过下面小编主要来聊一聊曹操集团和江东集团之间的战争,从被动防御到盛兵东下,再到淮南拉锯,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被动防御

江东集团最初的开创者是孙策,虽然孙策是用孙坚的班底,但是江东的土地是孙策一寸一寸打下来的,和孙坚没有关系。孙策刚刚进入江东的时候是袁术部将的身份,等到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袁术僭号天子的时候,孙策就趁势脱离了袁术。当时孙策还响应曹操的号召,听从曹操的驱策去进攻袁术。

孙策听从曹操也不是真心归顺曹操,这不过是利益的需要,和做出归附东汉朝廷的态度。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孙策一度击败刘表所置江夏太守黄祖,还向曹操献捷报来着(曹操令孙策、刘璋等人对抗袁术、刘表)。可见这个时候孙策还是服从曹操所控制的东汉朝廷。

不过在袁术失败,袁术所置的庐江太守刘勋的势力也被孙策消灭、吸收之后。孙策就有北上与曹操竞争的野心。在《三国志·陈矫传》以及《先贤行状》中记载,孙策领导的江东集团曾经两次进攻广陵,第二次还是让孙权率领。广陵太守正是亲附曹操的陈登。结果两次都失败。在孙权进攻陈登的时候,陈登还派遣功曹陈矫向曹操求援,得到一些援兵。但是曹操也只是试图保住陈登,而不是渡江进攻江东。

后来孙策打算亲自率领军队北上,打出的旗号是进攻许都,不过这大概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还是广陵。因为当时曹操集团正在和袁绍集团对抗,已经感到非常吃力,对孙策的动向也很恐惧。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孙策被刺杀,孙权成为江东集团的领袖。

虽然孙权在初期基本没有北上扩张的打算,不过他还是渡江进攻庐江,因为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术趁孙策遇刺反叛孙权,选择向曹操靠拢。孙权进攻李术的时候,李术向曹操求援却没有得到回应,或许也是因为袁绍的压力已经让曹操筋疲力尽。总而言之,在这段时间里面,曹操的实力虽然强过江东集团,但是在袁绍的压力下,在面对江东集团的攻势的时候基本上还是被动防御。值得一提的是陈登本来有渡江之志,结果被曹操迁移到东郡雪藏起来。

盛兵东下

在打完李术之后,孙权很识趣地撤回江东。这个时候孙权和曹操的关系趋于缓和,两家都有事情要做。曹操主要的方向是扫平袁绍和入侵荆州南阳地区,孙权主要的方向是向西攻灭黄祖,然后消灭刘表,最好还能进入益州。曹操主要是经营长江以北,孙权则是长江以南,暂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孙权也就继续保持名义上的臣服,有事没事送个大象啥的。

曹操这边的事业搞得风风火火,十分顺利。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袁绍病逝,曹操就开始对剩余的袁氏势力发动全面反击。陆续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高干、三郡乌桓等袁氏残余势力,降服鲜于辅、“黑山军”等中立的势力,基本上是彻底平定了河北地区。而孙权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一直在和黄祖以及境内的林林总总的山越势力纠缠。等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孙权才彻底消灭黄祖,但是仍然没有控制江夏的条件。刘表又派长子刘琦接替了黄祖的位置。

建安十三年正是曹操最意气风发的一年。北方几乎全部被平定(关西各军阀名义上臣服曹操),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以为丞相,还挖个大池子训练水军,然后全力南下进攻刘表。恰逢刘表病死,幼弱的刘琮继承荆州牧的位置,在名士大吏的劝说下向曹操投降。唾手而得的荆州不但让曹操的野心更加膨胀,更是在客观上消弭了长江天堑的困难,反而得到对扬州顺流东下的优势。

于是曹操不顾谋士贾诩的反对,继续进攻江东集团,想以一役毕平定天下之功。如果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真的消灭江东集团,那么他真的有非常大的可能统一天下。没想到的是在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孙权坚持抵抗曹操,并且与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不仅粉碎了曹操的迅速平定天下的计划,还扭转了双方的攻守形势。

淮南拉锯

曹操赢得起也输得起,在“赤壁之战”之后,孙刘联盟气势如虹,曹操也彻底断绝了一举攻灭江东的想法,而是为与江东集团进行拉锯战做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在“赤壁之战”的次年,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孙刘联军进行反攻,主要的方向就是荆州的南郡,更确切地说是江陵。打下江陵之后,孙刘联军才有入川或者北伐的机会。

“江陵之战”打了一年的时间,曹仁在江陵长期坚守,但是曹操集团却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援军(被兵力不多的关羽阻挡下来),曹操本人反而是出现在淮南的合肥。曹操在这里更置扬州各郡县官吏,消灭陈兰、梅成等亲附孙权的豪强势力。曹操甚至还想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人口,没想到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大量人口流入江东。总之曹操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就是为了与江东集团的战争做准备,淮南地区就是双方的主要战争。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曹操再一次挑起战端,发动大军进攻濡须口。此后曹操和孙权互相攻守,都是在淮南一带进行拉锯战。曹操主要的目标是濡须水,孙权主要的目标是合肥。双方在淮南地区进行了艰难的拉锯战,总的来说都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除了孙权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取得了“皖城之战”的胜利,控制了庐江郡。而曹孙两家在淮南对峙,围绕濡须、合肥进攻的情况,也一直持续到三国时期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昱:算无遗策的兖州智士(6)
聊一聊“皖城之战”,孙权的一次进攻战的胜利
孙权已经拿下荆州,为何还要拼了血本进攻合肥?
孙权,本可以“提前动手”征服天下
袁术的地盘很小,为何兵多将广?
中国古代美男之四:周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