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强化艺体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生命成长教育”课程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1、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基础教育是干什么的?是一项“面向天才,选拔精英,单纯培养人上'人’”的“产业”,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并进而成全生命”的事业?我们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考试机器——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是“塑造灵魂”——“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的育人模式,是该升学为本,“军事化、全封闭、看守式”,因“智”施教——因循分数之别、智商之别来“选拔”和“淘汰”,还是育人为本,家校同盟,因材施教——因循素养之别来扬长补短,帮助每个学生开发潜能、个性、特长发展?

目前,我们的学校,不是缺少钱,而是缺少明确的办学思想——目标定位,缺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了生命”的育人思路和策略;我们的校长、教师,不是缺少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而是缺少“成全生命”的人道情怀,缺少对教育常识的执守,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思考,对学校育人目标及其育人模式的质疑和扬弃!不少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

时代呼唤“新老师”和“新校长”。“新老师”和“新校长”的关键在于:“求真务本”!——“本”是什么,是“升学”还是“育人”?这是一个“教书匠”和“育人者”最大的区别!学校课程的本质是教育而非教学。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立足课堂、思考“教学”——重视课堂教学成绩和所谓的“升学率”(学生的智商和分数);而且,更热衷“育人”,思考“教育”:思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和谐、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思考“适合每个孩子生命潜能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教师幸福从教,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快乐成长”的育人特色。

2、专家指出,生命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幸福,是教育最正当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关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并进而成全生命。

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砥砺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培养学生营造幸福人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决定了我们初中、小学必须立足“基础”,回归人道,明确定位“生命化”的办学目标:既要有升学指标——智育发展水平指标,更要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文指标——学生习惯、人格、爱好、特长等关于生命的素质指标;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为中心,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给孩子的心田播下“习惯”、“人格”、“兴趣爱好”这三粒人生素养的种子,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发展特长,让每一个生命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应该永远按照规律做“基础”,以“成全生命”的人道情怀,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身体的基础、心理健康的基础。

3、当今高考,通常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四大门类。这足以说明:基础教育,“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每一颗星星都可以在适合的位置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学生生命成长的社会化生存发展需求,同样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片面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升学为本”为“育人为本”,把育人的目光聚焦在学生的习惯、人格、兴趣爱好上,把教育工作的着重点自觉转移到“养成教育”上,落实到“生命成长”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每个学生的潜质爱好、个性特长,考虑学生“生命潜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重视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协调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对于每个未成年人来说,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有怎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志趣爱好,就有什么样的潜能和特长;有怎样的人生选择,就有怎样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是对生命的成全。”教育的本质,就是呼唤良知,呼唤人性,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是升学,而是育人!

教师的天职和神圣使命应该是:既希望孩子成为社会一流的创新拔尖人才,又有勇气鼓励学生去做“平民”,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人”、自食其力的“常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正派的、有一技之长的人。

贺淑曼教授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对人生位置比努力和天赋更重要。天才也怕选错行。(《天生我材必有用:英才教育学》)

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一些“分数”、“教学成绩”之类单纯智育的评价,多一些“习惯”、“人格”、“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之类生命化的字眼。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人格、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发展特长,“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通过课程来落实。只有创造适合学生的课程文化,开发适合学生生命成长需要和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和谐、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拟从初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全面实施“生命成长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二、实施目标

1、 总体目标

(1)强化艺体、养成教育,打造“生命成长教育”美丽和谐的书香校园,打造艺体特长多姿多彩的星光校园,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人间天使、命运的主人。

(2)合理安排课时计划,精心设计活动菜单,每天做到“三还给”——“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按时落实“三打开”——“打开所有的实验室、专用教室,打开所有的图书馆、阅览室,打开所有的运动场馆”:让校园书声琅琅、笑声朗朗、歌声朗朗,让师生的心灵充满生命情怀。

(3)创办适合每个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创建一个“学生更喜欢,教师更幸福,家长更满意,社区更认可”的理想学校。

2、 具体要求

(1)师本课程:时代呼唤“新老师”和“新校长”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a.以民主、科学的育人观和方法论,在业务进修——课外阅读中思考教师的天职,在工作中感悟人道生命情怀,在教研教改、专题培训中探索和创新“成全生命”之道,让学生跟着真正的“思想者”和读书人学习。

b.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育人观,一方面,和学生一道“正己”——习惯良好,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人格健全;同时,全程、全员、全方位让学生“自强”——育人为本,因材施教,透过分数,抚慰心灵:因循素养之别来扬长补短,帮助每个学生开发潜能、发展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

参考教材:《梦想从习惯起步》(肖泓);《教育的力量》(肖川);《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天生我材必有用:英才教育学》(贺淑曼)

(2)生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人间天使、命运的主人

a.学会学习——爱好课外阅读,善于自主快乐地学习;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b.学会生活——健身卫生、自理自护,平安、健康、规律地生活。

c.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有好心(善心、诚心、慧心),做好人,走人道;“善良、正直、机智”,与人和谐相处。

d.学会生存——学会思维:独立思考,不轻信盲从,善于扬长避短,能够智慧对待人生的挫折和不幸。

人人养成“六好”习惯(学习阅读、自理自护、运动健身、环保卫生、遵规守纪、礼仪文明),树立“五心”健康人格(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集体,信心留给自己);个个做到: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安全自护,人格自尊,言行自律。

参考教材:《幸福从阅读开始(中小学生名著导读)》(肖泓);《读懂中国(小学、初中卷各1——3册)》(陈刚 陆惠芳);《好孩子好学法》(魏书生)。

三、教学原则

1、“三定、一选择、一成果”的组织原则:时间固定(学期、“节日”课程、月课程适时确定,年级周课程依次为每周三、四、五下午);场地固定(专门的部室或场馆);教师固定(由相关组织领导和有专长的教师负责)。师生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内容及学习方法,形成学案。期末、节日或学年进行成果或作品展示。

2、灵活性原则:课程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效果等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使每个学生学有专长、个性发展。

3、开放性原则:与家庭联姻,与社会结合,家校同盟,双轨育人,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4、发展性原则:面向未来,与时俱进。重视过程性评价,进步一点,肯定一点;发展一点,展示一点。关注学生习惯、人格、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循序渐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四、实施内容及其路径

(一)民主集中,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示例——

办学宗旨(使命):以情促智,自主发展

学校愿景(目标):和谐发展,群星灿烂

核心价值(校训):正己自强,健康成长……

让师生过一种丰富多彩、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打造生命化课堂

a.兴趣、探究的课堂;

b.思维民主、敢想敢说的课堂;

c.心灵沟通、快乐、互动的课堂;

d.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的课堂;

e.灵动开放的课堂;

f.智力成长的课堂;

g.生本、高效课堂(不看精彩看实效,不看师效看生效,不看预设看生成)。

(三)开发生命成长教育校本课程

相对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具体来说有,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课程,适应与满足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选择性)课程,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课程。

因此,我们本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底线、以学生生命成长需求为上线的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四学会”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为营养,以当代优秀科学文化资源为补充,制定了年度《养成教育序列化方案》,并设计编印了与之配套的“四学会”养成教育《阅读与实践记录本》,不断深化和完善养成教育的内容目标、实践操作、考核评价体系,确立层次化、序列化的训练养成目标,规范教育内容,构建出适应初中、小学各阶段的“生命成长教育”校本课程。

内容、途径(案例与方法)如下:

1、基础性课程:认知体验课程(正己——养成教育课程)(1)“学会学习”系列(文理学科):

a.学会“计划学习”——制定课内外(节假日)《一日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填写各时段相应内容事项,落实“八个一”(健身、卫生、朗读、背诵、整理《错题集》、课外阅读、记写笔记、预习等)。

b.“阅读欣赏与习作”指导;“书香班队”展示评比。

c.预习(自学)训练。

d.阅读笔记或生活随感(实践记录)训练。

e.诗文朗诵、故事演讲训练。

f.自主学习训练——“实践'八个一’、享受'八个一’”征文(经验交流)……

(2)“学会生活”系列(班团队会、体卫学科):

a.自我管理训练——“民主管理,自我教育”主题班会:实行“两评”——班级“八有”(板报、图书、作业柜、花草盆景、字纸篓、痰盂、工具存放箱、毛巾脸盆)卫生评比;班队示范岗(班干部轮岗制)任职情况评比。

b.生活自理训练评比(洗衣、整理床铺、打扫房间)。

c.理财教育(“诚实守信,勤俭自强”主题班会;理财展示、交流)

d.“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专题讲座。

e.厨艺培训——“周末为父母做晚餐”(买菜、制作菜谱、写操作流程、填写实验报告)体验教育活动。

f.阳光体育“三个一”(晨跑、体操、仰卧起坐之类健身运动)达标检测。

g.“五防”(防火、防震、防烫伤、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培训演练——安全自护、警示体验教育。

h.“多彩课间,安全文明”游戏项目展示、评比。

(3)“学会共处”系列(班团队会、学科课堂):

a.“五姿”(坐姿、站立、读书、写字、举手)训练。

b.仪表风纪训练、展示(军训)。

c.走近乡贤(史圣),正直做人——理想志向体验教育。

d.礼仪训练——“个人修养,礼仪文明”(尊师、升旗、同学、家庭、社会礼仪)教育。

e.“五心”人格教育:情感教育——与中学生谈情说爱;节日寄语——感恩教育;毕业典礼——“毕业离校”教育。

2、选择性课程:选修规划课程(自信——志趣爱好课程)

(4)美术系列:国画、素描、简笔画、叶贴、布艺、书法、编织、剪纸、装饰等。

(5)音乐舞蹈系列:器乐——管乐(小号、长号、笛子);弦乐(小提琴、二胡);键弹乐(手风琴、钢琴、电子琴);打击乐(锣鼓镲钵等)。声乐。舞蹈——民族舞;国标舞;集体舞等。

(6)体育系列: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棋艺等。

(7)科普系列:小发明、小制作、家电维修、陶艺、电脑创作。

3、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探究课程(自强——自主发展课程)

(8)“学会生存”系列(思想社团):

a.“生命大观园”——生命成长学社(学习和讨论主题如生命的“起.源与演进”“结构与功能”“出生与死亡”“安全与健康”“规划与成长”“权利与责任”“价值与意义”“尊严与幸福”等)。

b.专家、教师论坛:办特色化学校,育“人间天使、命运的主人”。

c.专题讲座——管理与交流:家校同盟,双轨育人——让家庭和学校共同撑起教育的天空。

d.学科与发明(生活与创造)——“梦想之家”。

e.“心灵之窗”——师生心语“贴吧”(发表园地)。

f.青春与生命(成长)讲坛——“学子之家”。

g.“阅读与习作之友”——文学社。

h.陶艺创作研究室。等等。

(9)爱好特长系列(艺体社团):书法(绘画)兴趣小组;游学体验——摄影与创作俱乐部;合唱团;舞蹈团;管乐队,民乐队,打击乐队;星光棋社;乒乓球俱乐部,篮球(排球、足球)队。

(10)“校园四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美食节。

(四)改革评价方式。

设立“星光奖”,变以往单纯片面的应试奖为多元化、体系化的素质教育奖,进行发展性评价,彰显“生命成长,群星灿烂”的素质教育特色。

学校“星光奖”为多项特色奖,面向全体师生——立足个人,关注群体,提高生命质量,指向共同成功。

分为两大系列。一类为阶段奖:每周星光奖;学期星光奖;毕业年级星光奖;“好习惯”星光奖;“感动校园”星光奖。

另一类为活动奖:例如,自主学习奖、乐学善思奖、生活自理奖、安全自护奖、优秀干部奖、阳光笑容奖、绅士风度奖、爱心天使奖、魅力人格奖、文明向善奖、体育健身奖、才艺杰出奖、艺体特长奖、社团骨干奖、足球先生奖、勤俭节约奖、金口才奖(健谈奖)、歌后奖、笑口常开奖、守时奖、最具潜力奖……

我们相信,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彩的生命。

这一个个有尊严而尽情舒展的生命,将一次次彰显出我们“生命成长教育”的特色和价值。

我们坚信:“生命成长教育”,将让我们每个师生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强化艺体、养成教育,将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新的突破。

愿我们的教育回归,能让我们各位同仁,人人有这样一套“方案”——一个参考,一面镜子,一块教育的“他山之石”;让学生生命的小船,个个有一面思想和习惯的风帆;让那些灰暗沉闷的校园和师生心灵的天空,多一些精神的关注、生命的思考、人道的关怀、智慧的光照。如此,我们的校园将充满希望;我们的教育,将展现出一片宽阔的未来!

《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材料汇编》(需要的朋友直接留下你的WX)具体目录如下: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1)

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2)

3.XX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4.XX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5.XX学校创新课程实施方案

6.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7.XX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8.XX学校校本课程建构方案

9.XX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0.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1.XX学校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2.XX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13.XX学校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

14.XX学校课程建设汇报

15.XX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特色汇报

16.学校贯彻新课程方案暨落实新课程标准工作汇报

17.“创建书香学校”及“常态化实施地方课程”汇报材料

18.XX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制度

19.新高考选课走班 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

20.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管理

21.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和实践

22.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内容概要

23.学校课程建设必须进行“系统设计”

24.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中课程实施策略的布局

25.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四大变化

2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关于校本课程的规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态教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肖川 马朝阳 曹专
育童小学《生命如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教育即精神的成长
委员专栏 | 龙继红:关注学生多元成长 创新开发校本课程
车言勇 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