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董春霞

动静脉内瘘和长期血液透析导管作为尿毒症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是他们的生命线。

那么俩者如何选择呢?

前几天,我在巡视病房时,刘大爷把我叫到一边说,我现在透析有了血液透析导管就挺好的,准备出院了,今天大夫说我要做个动静脉瘘的手术,说这个好还要住一段时间.

为什么刚开始不给我做动静脉瘘呢?刘大爷十分困惑。接下来为大家讲下。

对于急需做血液透析的患者还说,适合血液透析导管,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适合动静脉瘘。

其次二者相比较,动静脉内瘘更有优势。一个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埋于皮下,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小,可以保证充足的血流量、易穿刺、不易感染、寿命长。

而长期管也称为半永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一般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多用于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或动静脉内瘘多次发生狭窄、闭塞、失功的患者,也用于高龄、心功能差的患者,患者常无法耐受动静脉内瘘引起心衰加重。也用于预期寿命短的晚期肿瘤患者。优点是不用穿刺、患者痛苦小,但缺点是易感染、寿命短。

因此临床上只要患者的血管条件良好、心功能情况允许,我们还是建议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

内瘘手术成功后4-12周的成熟期,确认内瘘血管已成熟,前5-10次的穿刺期为早期内瘘启用期。

那么早期内瘘启用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呢?

1.内瘘伤口愈合,皮肤完好。2.血管扩张均匀、有弹性。3.内瘘处听诊杂音清晰。4.手掌心轻触内瘘处有震颤。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其使用时间长短与患者血管条件有关之外,还与护理有非常大关系。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造瘘侧手臂避测量血压、输液、输血、提重物,要注意保暖; 

2、造瘘后适当抬高造瘘侧手臂,大概30度左右,主要是离心脏更近,保持一定压力,防止压力过低而发生内瘘闭塞; 

3、内瘘术后敷料不要粘贴过紧,袖子不要过紧,防止压力过大而导致内瘘闭塞; 

4、内瘘穿刺术后压迫非常重要,压迫一定要到位,压迫穿刺点的力量一定要适当,既要能够止血,又要能够听到血管震颤; 

5、内瘘穿刺术后可以在局部涂抹喜疗妥,预防血管硬化; 

6、术后造瘘侧手臂要注意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7、造瘘术后2天进行内瘘锻炼,做些简单握拳锻炼,轻揉皮球,使血管充盈。握拳运动每天可以3-4次,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刚开始力量由小到大逐渐锻炼。

术后4-6周可以开始使用手臂,内瘘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肢体移动,避免产生血肿,导致血管压迫内瘘闭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静脉内瘘穿刺透析注意事项
专家观点 | 彭佑铭:呵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
【专家述评】王玉柱教授:血管通路“黑科技”, 捍卫血透“生命线”
血管通路,血透病人的“生命线”!
生命线,你真的了解吗?
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和寿命密切相关,但九成肾友未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