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绘画邮票邮集的编组7

                                     (7)元代绘画

    蒙古兴起大漠,逐渐强盛。先后灭辽、金、西夏、南宋,征服欧洲大部,建立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一度陷于衰敝状态,文学艺术发生较大变化。

    元代绘画的发达,突出的是文人画。普遍地出现了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的作品,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有文学气味,也更有民族风格的特色。就绘画内容来看,山水画在元代最风行。

                                 (第一节)元前期画家

(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人,号松雪、欧波、水晶宫道人,宋朝宗室。赵孟頫工诗文,善书

    画。山水、人物、鞍马、竹石和花鸟,无不精妙,为元初书画艺坛的领袖。其所提出的“作画贵有古意”

    和书画同源的理论,更奠定了元代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鹊华秋色图》图卷,纸本、设色,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向为画史上认

    定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画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

    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

    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 ,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

    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可见赵氏笔法灵活,

    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此帧构图简约,巨石后有丛竹数竿,寒柯一株。赵氏以飞白法画石,

    遒劲有力,将石头坚硬的质感一表无遗。画树的篆籀笔法圆熟,表现出古木苍老斑驳的效果。枯树的嫩条

    新梢,笔法快捷,用笔沉著。竹之枝节圆劲有力,墨色饱满。竹叶笔法起伏有致,和楷书的“永字八法”

    相呼应。

《双松平远图》纸本、墨笔,纵26.7厘米,横:107.3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中近景画苍松立于

    怪石枯木之中,远景写平坡矮山。隔水为起伏的山丘,画境简洁清旷,淡雅空灵。双松的画法稍工,山石

    则以带有飞白松动笔触勾括,略皴而无染。虽略存李郭画风之形,但简括异常,实属新体。

《水村图》纸本、设色,纵24.9厘米,横120.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江南水乡之景。平岗沙渚,疏

    林水村,湖上渔舟出没。山岗沙渚用披麻皴,略加浓墨点苔,杂树、芦苇繁简有致。用笔潇洒,笔墨秀

    润,意境清旷。此画以披麻皴画山,墨色清淡,行笔多曲折变化,近乎解索皴。淡墨点苔,树木苍老,水

    致细密。

《谢幼舆丘壑图》绢本、设色,纵20厘米,横116.8厘米 ,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此图绘东晋谢鲲故

    事。鲲字幼舆,好老庄,善奏琴,寄迹山林。图绘茫茫山川, 荫荫松林,幼舆独坐水畔丘壑,观水流潺

    潺,听松涛阵阵,意态悠闲,神性超脱。图卷布局甚奇,绘法古拙,学晋、唐风格,一洗宋人旧习。

《二羊图》纸本,墨笔,纵25.2厘米,横48.4厘米.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图中画一羊低头吃草,一羊昂首瞻望,

    周围不着背景。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却显色斑斓之状。构图空疏,应是受到唐、宋家的影响。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鹊华秋色图》古画邮票

(2)格林纳丁斯《鹊华秋色图》小型张

(3)格林纳丁斯《赵孟頫作品》1·鹊华秋色图、 2·水村图卷、 3·双松平远图、 4·谢幼舆丘壑图

 (4) 圣基茨2003年《羊年生肖赵孟頫二羊图》

 

(二)任仁发(1254-1327)元画家、水利家。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人。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擅画人

    物,尤长画马,自称学韩斡。亦工书,师法李邕。

《二马图》卷、 绢本、设色, 纵28.8厘米 横142.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家。以极其写实的手段,

    采用勾勒的笔法,描画了马匹的轮廓,线条极富表现力,然后赋以色泽,颇具唐人画马的传统。结合画幅

    后面作者自己的题记来看,其实它是对当时官场乃至社会的种种腐败黑暗,只不过采用了隐喻、拟人的手

    法,曲折地表明画家的态度和观点。

《出圉图》卷、绢本、设色,纵34.2厘米,横201.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图画3位圉官引4匹骏马出

    厩,画风柔丽精细,效唐人笔法和用色,圉人亦一身唐装,反映了作者对唐文化的钦慕。人马的排列近似

    职贡图的平铺式构图,这已成为任氏家族长卷构图的基本定式。

《人马图》卷、 绢本、设色 ,纵29.2厘米 ,横136.8厘米 ,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此卷所画人

    物,全为唐人装束。人马均用游丝描法,用笔工细圆劲,设色古雅明净,意态生动,不画背景,较多地保

    留了唐人遗法,为任氏人马画中的代表性精品。

 

所需邮票如下:尼维斯2007马年《任仁发画马》小全张4-1、2《二马图》局部、 4-3《出圉图》局部、

             4-4《人马图》局部

 

(三)钱选(约1239—1299)字舜举,号玉潭,浙江吴兴人。工诗,善书画。尤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花鸟

   画称誉当时。他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忠孝图》长卷、绢本、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双勾填彩画葵花与萱花的组合,利用花色、前后位置、

   主从关系、花叶的向背,映衬太湖石,构成繁复的变化。本图取葵花倾心太阳,萱花有孝亲之思,以佳卉喻

   忠臣孝子。此画另一说是明人所绘。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2005高雄国际邮展纪念》小全张


                                 (第二节)元代山水画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被称为“元季四家”,在山水画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与极高的地位,尤其对近古山水画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博学多才,善画山水。中年曾任‘浙

   西宪吏”经理钱粮。后遭人陷害一度入狱。出狱后年过半百,入道并改号“大痴道人”。从此浪迹江浙一带

   的山水之间,以卜术为生,以书画自娱。山水风格有浅绛和水墨两种,以董源为宗,受赵孟頫“古意”影

   响,追求古朴简约的风貌。其山水画用笔精湛善变,似疏而实,似柔而刚,松秀灵动,苍茫秀劲,简约浑

    厚。

《富春山居图》长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是黄公望为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山为背景,全图用墨淡

   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

   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

   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需邮票如下:

(1)2010-7《富春山居图》

 

(二)王蒙(1308-1385)吴兴人。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是赵孟俯的外孙。画风以王维、董源、巨

    然为宗,但能自立面目。

《具区林屋图》纸本、设色。纵:68.7厘米,横:42。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具区是古时太湖的旧称。

    这件画作描写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珑的洞壑、层叠的山石、繁密的树林、错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

    满了整幅画面,大胆地摆脱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图除了溪流之外,几乎被山石、树木、林间茅舍填充的

    没有空隙,这种饱满的构图方式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极为罕见,开辟出国画构图之奇境。图中山石用

   “牛毛皴”与“解索皴”干笔皴擦而成,多曲折旋转之笔,以突显出太湖一带山石特有的质感;树叶则用墨

    与色直接点染而成,丹崖碧树,一派秋日山水景象。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具区林屋图古画邮票》

 

(三)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

     家雄于财,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渔庄秋霁图》纸本、水墨,纵96厘米,横4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写太湖一角晴秋傍晚的山光水色。湖

    水浩渺,遥接逶迤山脉。近处小丘上有嘉树五株,参差错落。疏笔亁墨,精心勾皴,笔法方中参圆,简中

    寓繁,给人以耐人寻味的笔墨意趣。

 

所需邮票如下:

2011-29《无锡亚洲邮展纪念》小型张

 

                                     (第三节)元代花鸟画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元代花鸟画发生剧烈的变化,突出的标志是墨笔花鸟的兴起与流行。

(3-1)松、梅、竹写意

   元代水墨梅竹更流行,画家多,流传的作品也不少。

(一)赵孟頫之《窠木竹石图》绢本、水墨,纵99.4厘米,横48.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中下部作一

    巨石,遒劲有力,将石头坚硬的质感一表无遗。用中锋画窠木,线条“如锥划沙”,淡墨写出老枝,显出

    苍劲挺拔而圆润,透出力度。画竹以流畅的笔调伸出竹干,然后在两旁画出小 枝条,用浓墨,间以略淡之

    墨画竹叶,自然而不做作。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松竹古画邮票》4-1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二)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人。擅画墨竹,初学王庭筠,后师法文同。墨竹以外,亦

    作勾勒青绿设色竹,并写古木松石。所著《竹谱详录》,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谱。

《双松图》绢本、轴,纵156.7厘米,横91.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松树的枝枒纠结,仍然保存了李

    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笔力雄劲,墨

    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松竹图古画邮票》4-4李衎·双松图

 

(三)杨维祯(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後因善吹铁笛,遂自号铁笛道人,又曰抱遗老人,浙江会稽人。

    元泰定间署天台尹,又曾会修辽金宋三史。入明,徙居松江。能文善诗,诗文俊逸,独擅一时,称为铁笛

    体,书画兼善。

《岁寒图》纸本、轴,纵98.1厘米,横3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画松一株,蟠榦夭矫,枝叶秀出,极

    得清劲之气。又自题诗句铿锵,书法遒秀,堪称三绝。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岁寒三友》古画邮票3-3杨维祯·岁寒图

 

(四)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又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翁

    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

    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

    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墨梅图》纸本、水墨,纵50.9厘米,横31.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是繁花的代表作。作倒挂梅。枝

    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

    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

    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

    瓣点蕊简洁洒脱。王冕墨梅出于北宋扬无咎派。但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此幅则写繁花密枝,别开生

    面。

《王冕画荷》的故事:古典小说名著《儒林外史》的开篇讲述了放牛郎王冕自学画荷,终成大家的故事。邮票

    中,画里王冕正跪在荷花池边,摊开画纸,手持画笔,认真观察着眼前池里盛开的荷花。

 

所需邮票如下:

(1)金卡·王冕墨梅图

(2)2011-4《儒林外史》6-1王冕画荷

 

(3-2)设色花鸟画

(一)陈琳(1260-1320)钱塘人,字仲美。其父陈珏(宋宝佑)间画院待诏。陈琳自小受家学薰陶,画临摹,

    咄逼真;山水、人物、花鸟,师古人,不臻妙。又得赵孟頫相与传授,所资益,故其画不俗。

《溪凫图》轴、纸本、设色,纵47.5厘米,横35.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秋塘一隅, 芙蓉斜挂,鸭

    凫临水远望。体硕脯满的鸭凫,凫身罩染花青,背脊翎毛紧密,用笔细致而不流于工整板滞,水纹和芙蓉

    的用笔更是活泼粗放,是一幅富有野逸画趣的佳作。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台北2008第21届亚洲国际邮展》4-2陈琳·溪凫图

 

                                   (第四节)元代人物画

   总的来说,元代人物画的进展不如花鸟画,更不如山水画了。文人画家的精力,大都转移到山水、梅竹方面上,这与当时社会状态有关。

(一)刘贯道(生卒不详)河北人,字仲贤,善画。至元十六年称旨,补御衣局使。所画道释、人物,全宗法

   晋、唐。画山水宗李成、郭熙,佳处逼真。花竹鸟兽,亦能集合诸家之长,成为当时画坛的高手。

《元世祖出猎图》轴、绢本、设色,纵182.9厘米,横104.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人物、马骑无论衣

   著、装备皆刻画精细,表情神态自然生动,而世祖的面容,更与本院所藏<元历代帝后像>册中的元世祖半身

   像相似,足证两图的写实。虽然刘贯道的画作传世甚少,但由此轴中人物的传神,可明刘氏善画的美名,非

    凭空得来。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元世祖出猎图》古画邮票+小全张

 

(二)《元太祖像》册页、绢本、设色,纵59.4厘米,横4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帝王肖像大都不具画家

    名款,故无从考证画像的作者,但无疑是出自服务朝廷的画院肖像画家之手,代表了元代人物画的水平。

 

所需邮票如下:

(1)台湾《故宫古画》第二组4-3元太祖像

(2)蒙古《 成吉思汗诞生800年》未发行4-1元太祖像

 

(三)《平沙卓歇图》佚名。设色,纵23.9厘米,横20.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见沙漠中双骑行旅,立

     幡欲歇,行囊卸定,风尘扑楼之状。画中黄沙浩瀚,一派塞外风光。

 

                                      (第五节)元代壁画

    元代壁画,就目前已发现的,一是石窟壁画,一是寺观壁画,还有就是墓室壁画。它的主要内容是佛教和道教绘画。

(5-1)敦煌壁画

《千手观音》选自第3窟。该窟壁画不仅是元代壁画的最佳代表,也是敦煌壁画艺术最后的辉煌。画在北壁的

    “千手观音”图,画家运用中国绘画的传统线描技巧,一丝不苟地勾画出人物的面容、肢体和千姿百态,

     生动地表现出肌肤、毛发、服饰等不同质感,展现出一幅观音菩萨以千手千眼普济众生的形象。

 

所需邮票如下:

(1)1996-20《敦煌壁画》第六组小型张-元·千手观音

 

(5-2)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位于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西王母》、《奉宝玉女》、《东极救苦天尊》、《金星、水星》

 

所需邮票如下:

(1)2001-6《永乐宫壁画》+边纸

(2)1959年试机样票《永乐宫·玉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6-3)五代绘画·五代山水画
邮票上的中国书画(下)
笔墨丹青
中国元代绘画大师李士行
中国绘画史(下)明清时代
宋夏圭绘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