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的基本要求

冬季万物收藏,而寒为阴邪,易伤人之肾阳。因此,冬季养生重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意思是说,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闭藏、天寒地冻的寒冷季节,应早睡晚起,也不要轻易扰动阳气,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严守而不外泄,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损失。

调解冬季抑郁

冬季的寒冷气候会使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暂时的抑制状态,由此造成垂体、肾上腺皮质等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冬季是最易引发抑郁症的季节。

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➊先要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跑步、快走、打拳等运动,以此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一旦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好起来。

➋要平衡身体营养,多吃些能改善情绪的食物,加强体内的氧化过程,以此产生更多热量来抵御寒冷。

➌要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来抑制夜晚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冬天取暖注意事项

严冬一到,取暖就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老年人,取暖更是养生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些怕冷的人睡觉时爱用热水袋紧贴身体放置,或将电热毯加热到最热以驱寒,这样并不可取,可能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通常情况下,当室温达到人体适宜温度即18~25℃时,就不必用其他方式取暖了。

适当晒太阳有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日晒过长可能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更易侵袭人体,造成感染。

衣服并非越厚越好

进入深冬,有人为了防寒,往往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自感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种想法很片面。

这是因为,衣服本身并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单纯地起到隔离作用,使衣服与身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面的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形成的对流,从而维持人体的热量,感觉温暖。而当厚重的衣服被穿在身上后,空气层厚度也随着增加,保暖性随之得到加强。但当空气层厚度超过1.5厘米时,衣服内的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就会下降。

冬季养肾要诀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诱发疾病等。所以,冬季保养肾脏非常重要。

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可选用海参、枸杞子、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应选择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早喝盐水晚喝蜜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盐能“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盐能帮助人清热、凉血、解毒,因此,清早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蜂蜜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通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病。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维生素及磷、钙等物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增加食欲,促进睡眠。因此,每天睡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能使人镇静、安神,去除烦躁、恶心。

冬季如何食补

冬令食补,应先请中医进行诊断,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对症下食。

偏于阳虚的人,应服食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偏阴虚的人,应服食鸭肉、鹅肉为好。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的功效。鹅肉味甘性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此外,鳖、龟也是滋阴佳品,可适量食用。

肉类属于酸性食物,冬令只吃肉类不算进补,不利于养生。所以,还要配合各种粥及瓜果蔬菜食用,要常吃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油菜、菠菜、鲜藕、绿豆芽、食用菌等。

冬季最适宜的食物

冬季常吃温性食物会导致肺火旺盛,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怎样才能压住这一股子“燥气”呢?中医认为,最好选择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食用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来制约。

在冬天,可选择的“甘寒”食物比较多。例如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少许甘草、茯苓等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避免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平时可以选用的凉性食物,如龟、鳖、兔肉、鸭肉、鹅肉、鸡肉、鸡蛋、海带、海参、蜂蜜、芝麻、银耳、莲子、百合、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生梨、苹果等。

吃什么才能不怕冷

中医从阳气不足的角度来解释人怕冷的现象,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是健康的,可是如果失衡,人就会产生不良反应。怕冷其实是阳虚生内寒的结果,其表现就是御寒能力差,即使穿得很多也仍然手脚冰凉。

体寒者在饮食上应多吃瘦肉、鱼、豆类、香菇、黑木耳等富含铁和碘的食物。还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多摄入含碘丰富的海带、鱼虾、牡蛎等能促进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

冬练“三九”好处多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古今养生家都重视冬练“三九”,凡是有阳光的时候最好多做户外运动。

人们可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滑雪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另外,不宜太早晨练,应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选择室外活动宜避大风大雾,同时锻炼中须预防感冒、冻伤或宿疾的复发等。

另外,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使皮肤上的初级维生素D转变成活性维生素D,而其却对血管系统及骨骼组织有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

冬天晨练不宜贪早

很多老年人认为,冬日晨练越早越好,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黄帝内经》记载:冬季养生应做到“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事实上,早晨空气相对浑浊,由于气温偏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悬浮颗粒等有害气体和物质都沉降在地面附近一时难以散去。只有当太阳出来时,近地面层受热,空气开始上升,污染物被带到空中散开,空气才会变得清新。因此,冬季过早起来锻炼的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

冬季背宜常暖

中医认为,人体的督脉贯脊行于背部,太阳经四行左右循脊之旁。一旦机体被侵入风寒邪气,太阳经首当其冲,寒气最先从背部侵入人体,导致人体阳气损伤而生病,或加重旧病。此时,人们极易罹患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肝胆病、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影响肌肉关节导致颈肩关节病及腰背疼痛。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可穿一件羽绒背心、皮背心等,也可在晒太阳时多晒晒背部,提高背部的温度。

冬季护肤注意事项

冬季护肤,要从补水、保湿、防晒三方面做起。

冬季选用的洗面奶,要选柔和一些、偏酸性的洗面奶。洁肤后一定要用爽肤水倒在化妆棉上,在脸部擦拭。但爽肤水并不能将皮肤的水分持久锁住,只能起到表面、短暂的保湿效果,因此保湿还要靠护肤品中的一些乳液或霜类来完成。

另外,冬季紫外线也很强,所以外出时也最好涂抹上防晒霜,防止紫外线对干燥皮肤的伤害。

洗脸水不宜过热

因为冬天天冷的缘故,有人喜欢用很热的水洗脸。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这是因为,过热的水会破坏皮肤的保护膜。冬天,面部的汗腺、毛细血管等在冷空气刺激下都收缩起来,而这些收缩的汗腺、毛细血管遇到热水刺激就会迅速扩张。一旦热量散发后面部恢复到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经过这样的扩张和收缩,很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因此,冬天洗脸最好用温水,洗完脸后最好在脸上拍些化妆水,再涂上点润肤露,缓解皮肤的干燥状况。

抗寒防病小秘诀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很容易外感风邪,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下介绍几种抗寒防病的有效方法:

◆多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为保证机体的需要,应该多喝白开水,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缺失,又能利尿排毒。

◆常喝枣姜汤 红枣10颗、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

◆常卧桑菊枕 冬桑叶和秋菊具有清目、醒脑、治感冒的作用,用其作枕芯,能使人头脑清新,安然入睡。

蒙头睡觉不利健康

冬季寒冷,有人喜欢蒙头睡觉,认为这样可以暖和些,但是这样的睡眠方法对健康有害无益。

《备急千金要方》中反对“喜欢蒙头而睡”,告诫“冬夜勿捂头,得长寿”。蒙头而睡会影响人正常的呼吸运动,甚至造成窒息,因为被窝内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加;同时因为被窝内缺氧,使人头昏目眩,精神不振,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冬季不宜蒙头睡觉。

谨防“寒从脚下起”

脚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是有科学道理的。

人的两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也少,而且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暖性很差,很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而且脚与上呼吸道黏膜的神经联系密切,一旦脚底板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的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冬季加强脚部的保暖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赶走“冬日瞌睡虫”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三月保持充沛精力要做到以下四点:1.多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诸如跑步、游泳等运动量大的锻炼,可以让人在运动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但运动后要注意保暖,以免感冒。2.适当食补。牛肉、羊肉、人参等都可以增加人体内的阳气,但切忌补得太多。3.保证足够睡眠。成人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青少年不少于10小时。4.注意保暖,特别是腿和脚。

冻疮怎么处理

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生冻疮,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第一,坚持体育锻炼,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第二,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间过久,可用温水浸泡受冻较重及局部受压处,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冬季房事调摄

冬季房事调摄应注意“养藏”,保精是冬季房事调摄的首要任务。

冬季阳气已衰,性欲相对减少,所以性冲动而交之机也相应减少,更利于保精而不泄精。此外,冬季行房也要量力而行。古人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所以冬季理当“远房帷,绝嗜欲”,才能保精,使神气坚壮。若强以入房,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冬季本是补肾养精之际,今反伤肾耗精,“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痛不能俯仰”,百病生,尤其有慢性疾病者,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排寒毒
男人必备的补肾抗衰老秘方
古医养生大讲堂: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长存,健康永远 +阳气为生命之源━━火神派临证医论
【什么时间补肾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