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境不好的孩子上课捣乱,教师为什么更容易生气?

八个字概括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首先,家境不好,没有竞争的先天优势。有句古话:寒门出贵子。可现在寒门出贵子的机率是越来越少。反而越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努力,更优秀。原因是什么?家境不好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耳濡目染的熏陶根本没办法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相提并论,从大的方面,他们的见识、眼界、格局已经拉开了层次,小的方面,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也相形见绌。

结局就导致了越是家庭条件好的父母越优秀,他们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培养付出得更多,孩子从他们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更多;家庭条件不好的,父母能提供的教育平台和机会有限,加之部分父母层次素质不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一些坏习惯、坏毛病积淀自然就多。

其次,家境不好的孩子,一旦劣根性形成,较之家境较好的孩子破坏力更大。从骨子里,由于从小缺乏很好的家庭教育,导致性格顽劣,缺乏教养。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也不重视,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予以管教,更有甚者个别家长还会给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误导教育。反之,家境好的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受家庭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阳光朝气、遵守纪律、团结同学。

即使有什么错误也能虚心大度接受老师的批评,作为家长也很配合老师,积极支持老师的工作。所以,这种家庭学生,很少惹老师生气,而作为家庭不好的学生,贪玩捣蛋,屡教不改,家长又不配合,自然老师更容易生气。所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和家境不好的学生从家庭教育开始就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就必然导致后天学校教育的分化。

对于家境不太好的孩子,老师一般来说会比其他学生投入更多的关爱、照顾,寄托更多的希望,因此假如这样的孩子调皮捣蛋老师会更生气。有一个观点,家境不好的孩子通常来说会比其它孩子更努力、更踏实,学习成绩更优秀。老师对优秀的学生从来都不会拒绝。老师对家境不好的学生的关心也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倾注心血照顾,因此一旦这样的孩子捣乱容易触发老师发脾气的。

老师认为他那样付出,孩子应该理解,常见的一个词就是白眼狼,无论你付出多少,他不知道感恩,尽管你老师有一份感情在里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境不好的孩子确实很调皮捣蛋。由于父母忙于生计,缺少对孩子的管教,孩子习惯差,格局小,听不进意见等等。因此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出与其它人不一样的行为。由于这样的孩子不善于与人相处,也不善于沟通交流,破坏力非常大。

因此他们一旦捣乱,后果通常会很严重,老师不生气都做不到。家境不好的孩子绝大多数知道感恩,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优秀。当然,也存在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老师对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多给予关爱、帮助,家庭之所以贫穷,是父母的能力所限,眼光格局不够高所致。这样的家庭,更需要孩子成才成人,承担起家庭责任。社会需要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和谐。

总结语:

我是专业在职老师,我最清楚老师心里的想法。一个合格的老师,非常清楚我们的教育对象的情况,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需要教育,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面对学生捣乱时生气呢?

我经常和老师交流说,学生捣乱不听话不要怕,我们反而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奇好动,因此当学生捣乱时说明学生是生理健康,心理正常的孩子。如果孩子在班级内死气沉沉沉默寡言,如果孩子目光呆滞眼神空洞,那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疏导学生心理了。而且,捣蛋的孩子往往是聪明的孩子,想想如果不聪明他怎么会出现有创意的捣蛋事件呢?

总之,合格老师都知道捣蛋是孩子们的天性,合适巧妙地引导反而会出现成功的教育,老师怎么会很生气呢?另外,我不明白捣蛋和家境好不好有什么关系,难道家境不好的孩子连天性都不能释放了吗?请注意,大人的世俗如果不是刻意地传导给孩子,那么天真的孩子其实并没有根据家境好坏而择友的观念的。在教育中,有这种现象,如果学生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而这个学生家长为了生活付出了很多。

会有老师语重心长地和孩子谈话,让他认识到家长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长,这只是老师的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是爱的教育的一种提现,但绝不代表老师面对这些孩子是更生气。

管理上课捣乱、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先不会在意因为学生的这个家境是否好坏 这时候主要的着眼点是捣乱的言行对班级纪律的影响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阻滞,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怎么样处理课堂突发问题,使学生迅速回归正常的课堂状态平时的教学压力真的很大!其次,不可否认,通过了解发现捣乱的学生中是有一些家境不好或者说来自异常家庭。实际上,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内外有异常表现的学生不多。

真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家庭的变故比如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等很有关系。学生对于这些变化局限于还未健全的心智状态,课堂捣乱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它们情感困惑和思想困惑无法自我调整而产生的一种发泄和反应。这种情况,常常是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这时候老师一般会和家长共同提出建议,尽可能地会设法开导孩子,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力求使孩子恢复到良性的心智发展。

我估计,家境不好的孩子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家庭贫穷困难的孩子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通常会多一份关注。当然希望这些孩子能体会到家庭的不易。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及自己的命运!首先不管学习好坏,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他们付出了努力。能懂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更好,至少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他应该是一个遵守纪律,勤奋努力的学生。

假如这类学生出现学习懒惰而且不懂道理,自暴自弃的行为时,老师首先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曾经我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的家庭父母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边包括他有三个孩子,爷爷虽然身体不好但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这个孩子是我的帮扶对象。一开始这孩子比较自卑,着装邋遢、不整洁。我从家里拿来儿子的一些干净衣服赠给他,经常叮嘱着孩子回去要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至少能保证个人卫生干净整洁学习上尽量努力。

平时我也有意关注他的作业。发现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中有他,心里确实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要求当面补做作业并说明没写作业的原因。或多或少这孩子有些进步但是懒惰,自暴自弃上课捣乱的行为也有反复。这时候老师肯定心里生气,也会严厉批评,还得再次讲清道理,以不放弃的态度鼓励学生勤奋遵纪,做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随笔】不生气,做不到!
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教育
我为什么不愿教'穷人家'的孩子?
教育 | 家访是老师来调查家境,父母职业不好学生被歧视,老师说没有的事
为何学生都穿校服,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家境”不同?原因太现实了
家境优越的学生,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老师也说“不敢轻易得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