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11世界帕金森病日|关注心理健康 全面全程管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关注,自1997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11日设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为“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

  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还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病区主任于耀宇指出,大家常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控制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震颤、动作僵硬、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而随着病程进展,非运动症状的危害日益凸显。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关于“帕金森病相关性抑郁症、精神病和痴呆的评估和治疗”部分指出,70%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合并抑郁症,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为3.6%-40.0%,抑郁与焦虑障碍经常共存,并可在PD运动症状之前出现。

  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精神及认知障碍包括抑郁和(或)焦虑、幻觉和妄想、冲动强迫行为和认知减退及痴呆。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需甄别是由疾病本身引起的,还是由抗帕药物副作用诱发,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抗“帕”治“帕” 全程管理很重要

  于耀宇主任表示,帕金森病往往隐袭起病,但不管是运动症状还是非运动症状,都可逐渐加重,缓慢进展,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实现长期获益。综合治疗主要采取多学科模式,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

▲ 脑起搏器DBS手术

  于耀宇主任进一步讲解道,在疾病早期,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尤其是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其中。当药物调整无法改善症状时,应考虑尽早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评估手术治疗(如:脑起搏器DBS手术)的可行性。

  “帕金森病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之久,其治疗不能采用单一方法,而是要根据病程和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并进行全程管理,从而达到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于耀宇主任表示。

  温馨小贴士

  最后,对广大“帕友”及家属,于耀宇主任有如下建议:

  一、科学全面了解帕金森病知识,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二、严格遵循医嘱规范治疗的同时,亲友应给予患者更充分的关爱,主动与患者沟通,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生活氛围。

  三、鼓励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四、帕金森病病程漫长,症状持续加重,要尽可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精神压力。

  五、对于已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干预,以免病情持续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帕金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没有找对方法?
【述评】帕金森病临床诊治应重视患者健康生活质量
用针灸治疗帕金森具有的优势
如何延长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期?
帕金森病不同阶段常见药物及适应症全解析
''''以人为本,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