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4米的百景图里定位你自己

新旧交替,你会如何总结过去的2020年?

2020年11月,《柯林斯词典》率先公布年度词汇,将lockdown(封锁)作为2020年的总结。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封锁”不仅仅是全球政府控制疫情的手段,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行业的发展、变革带来深刻的改变。

因为有改变,所以有疑问。2020年12月,谷歌发布年度搜索总结视频,将"Why"作为2020年的年度总结。为什么新冠疫情会全球流行、为什么奥运会会延期?为什么澳大利亚会发生大火?为什么科比会去世?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历史,也产生了太多的问题。

lockdown(封锁)代表着改变的开始,而Why则代表则改变之后的反思。与所有人一样,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也观察这个世界,从人们的工作、生活到行业的发展、变革。我们试图为一些问题找到答案,也试图从这些答案中寻找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规律。但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我们无法解答。

因此我们将自己对2020年的一些观察,用图画形式进行记录:

因为疫情,在202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院线关门、电影撤档,电影行业遭受重创。受此影响,2020年我国电影市场的最终票房定格在204.17亿。相比于2019年,这一数字下跌了68%,仅相当于2013年的同期水平。

一场疫情,让国内票房成绩倒退了整整7年。但在遭受重创的同时,影视行业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例如国内,《囧妈》在年初以6.3亿的价格卖身头条;国外,华纳兄弟也将《神奇女侠1984》和《黑客帝国4》等17部电影放到流媒体平台上同院线同步放映。内容开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内容形式的改变也同样带来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例如,在疫情爆发初期,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电影院的生活。而当疫情成为常态,再随着5G技术、流媒体平台、高清智能电视、家庭影院等软硬件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人们发现电影院似乎也并非如想象中一般无法替代。

所以,经过一场洗礼,疫情究竟对影视行业带来的怎样的影响,它又是否在客观上推动了电影行业的结构化变革?而未来,电影行业又将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

对于健康,如果说前几年人们还只是关注,那么从2020年开始,人们对个人健康的重视便已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中国2019年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预计到2024年达到人民币106,200亿元。

在国内,百度、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在健康领域都早有布局,只是普及程度一直难有突破。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口罩、消毒液等日常药品成为人们的常态化需求,而互联网医疗也第一次以如此大规模的走入千家万户,并凭借线上问诊、慢性病管理、个性化治疗、医学专家的高度参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健康管理专家。

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上市,此后一路攀升,总市值超过4800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日均在线问诊量达到约9万次,是2019年同期的近6倍。超高的增长速度、庞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互联网巨头争相瞩目的市场。

不过,虽然互联网医疗日渐普及,但在人们日常生活,绝大部分需求仍然聚焦在家庭常备药品、计生用品、保健品等的购买。所以,在2021年,互联网健康应该如何落地,实现从线上购药到线上问诊、慢性病管理的进一步升级?而这其中,是否又有智能穿戴设备、家庭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市场和机遇呢?

2020年,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但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机遇,社区团购就是其中之一。

从发展历史上看,社区团购能够追溯三年前的生鲜到家, 往后的2019,甚至2020年的风口,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看做是这场生鲜大战的延续。不同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开始还只是以微信群为核心,用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小生意”,在疫情的催化下,成为巨头的战场。到2020年的社区团购已经走入了核武时代。如今,社区团购早已不局限于生鲜,巨头的目光锁定的显然是这个由买菜刚需所带动的,在线上线下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流量洼地。

而在竞争如火如荼的同时,社区团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的动作开始变形,掠夺性定价、对小摊贩形成挤压;又如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人们对巨头垄断市场开始担忧。再加上市场监管的不断完善,社区团购的补贴策略也被泼下了一盆冷水。但即使是这样,社区团购的脚步也从未有一点想要放缓的意思。

2021年,显然社区团购的激战仍将延续。那么,在未来,社区团购是否还有新的故事可以讲?它是否真的正在重塑人们日常消费的供应链结构?这种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这种商业模式又是否会因监管而有所改变?

一直以来,快递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在整体格局上,人们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以菜鸟驿站为核心的四通一达,加上京东、顺丰构成了当前快递市场的主体地位,并且无人能够撼动。但这种情况,却从2019年开始有了新的变量。

2019年,来自东南亚的极兔开始在国内组网,并通过价格战迅速抢占国内快递市场;与此同时,国内的快递市场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局。曾经致力于高端快递行业的顺丰、京东开始分别组建平价的丰网和众邮快递发力下沉市场。与之对应,本就致力于平价快递的四通一达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2020年初,丰巢涨价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讨论;而到2020年底,丰巢因为收购中邮智递面临反垄断罚款又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所以2020年,整个快递行业从未平静,并且在这种不平静背后,一些问题也在逐渐开始展现。

例如,在极兔快递掀起激烈的价格战的同时,有网友开始抱怨快递服务质量的下降;也有快递员表示自己的收入被挤占;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由激烈的价格战所导致。当然,企业的价格战无可厚非,但在这之后,消费者和快递基层从业者的权益应该由谁来保障?而在价格战之后,快递行业是否又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或者说除了价格,快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它们是否还有更好的竞争和增长形式?

可能在许多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人看来,2020既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坏的一年。一方面,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教育被迫向线上转移。对于行业来说,曾经需要缓慢培养的用户习惯几乎在一夜之间迈向成熟,市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2020年也成为在线教育最烧钱的年份;以头部几家在线教育机构为例,仅9月份在抖音平台,日均投放额就超过了300万,而到了10月中旬,这一数字更是被猿辅导推到了1400万的高峰。

与烧钱对应,2020年同样也是在线教育融资最多的年份。仅1月到11月,在线教育融资总额就已经高达38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9亿元激增257%。不过,虽然融资激增,但绝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却同样处于阴影当中。

融资、烧钱、亏损,2020的在线教育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这里面,既有资本争相投入,并对在线教育的远景表达乐观,但同样也有人对在线教育的近况表达担忧。

所以,在2020年的疯狂过后,在线教育的出路到哪里?烧钱能够给在线教育带来可持续化发展吗?除了烧钱之外,在线教育还有什么新花样?

除了社区团购,若说2020年还有什么风口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那么无疑是直播电商。2020年,在特殊的环境下,直播与电商的结合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通过直播,电商的人、货、场关系得以构,由此也成为了2020年上半年最重要的风口。

在许多人看来,直播电商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独立于电商而存在。但在笔者看来,直播电商仍然属于电商的范畴,它只是电商的一种新的传播渠道、交互模式。所以在这幅画中,我们将直播电商与传统电商归于一类,它们在一张桌子上,分享同一个蛋糕。

不过,直播电商虽然成为2020上半年独一无二的风口,但随着直播电商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许多问题也开始出现。例如,直播电商的红利开始消退;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直播内容同质化,产品质量问题难以保障等等。

所以,如果站在2021年再来反思直播电商这个行业,直播电商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给电商行业带来了多大的影响?直播电商真的改变了电商的格局吗?内容同质化的破局之处在哪里?而除了直播之外,电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可能会在哪里?

2020年,在直播电商的带动和疫情特殊环境的影响下,直播也开始焕发第二春,进入一种万物皆可直播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直播行业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在直播发展的早期,直播平台是一种泛内容的状态,一个直播平台上有包含多种直播内容;中期随着玩家的增多,秀场、电竞等垂直内容的直播平台开始出现;到后期,随着玩家的不断整合,电竞剩下虎牙和斗鱼、秀场剩下陌陌、花椒,直播也开始呈现出集中化的特点。而到今天,直播又回到行业发展的早期,开始重新呈现出一种泛内容的状态,我们可以在B站、抖音、快手甚至拼多多上看到电竞、秀场、直播课程等多种直播内容。

其次是直播在内容中心地位的变化。在早期,直播是内容的核心,也是吸引流量的来源,主播将直播当成唯一的内容形式。但到今天,成为更多成为一种内容形式的补充;我们会在抖音、快手、B站、西瓜等多种平台上看到,直播并不是许多主播的主业,他们的主业可能是文字创作者、视频创作者,直播成为他们商业变现或者与粉丝互动的一种渠道和工具。

最后是直播与直播电商。在我们看来,直播和直播电商本身是两码事,直播的核心是内容传播,而直播电商的核心是卖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但在2020年的讨论中,也有许多观点将直播和直播带货相提并论,这种观点会在2021年得到一个清晰的划分吗?

但不管怎么说,2020年可能是直播行业的终结;但同时,2020年爆发出的新特点也可以看做是直播的一场新生。而且2020年之后,直播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那么,在直播内容重新繁荣的情况下,直播行业还会有新的机会吗?

2020年,视频行业也迎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一方面,视频行业里对于视频了更细致的划分,例如2020年10月,在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峰首次提出了中视频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任利峰将B站、西瓜视频、YouTube这类以PUGC内容为主体,横屏播放、时长在1~5分钟左右的视频统称为中视频。

另一方面,在视频行业对视频概念越来越细分的同时,视频内容却在加速融合。例如、以优爱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开始涉足短视频的内容形式;而以抖快为代表的短视频也在不断放开视频的时长限制,甚至于B站、西瓜这类中视频的代表,也在不断加固电视电影版权的护城河,意图在长视频领域分上一杯羹。

而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细分与融合背后,视频确实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表达形式、并且向着直播等内容形式渗透,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商业价值。所以2020年,在传统视频行业之外,微信视频号、微博、知乎等众多内容平台纷纷下场视频赛道,视频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面竞争的新时代。

长视频的成本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短视频和中视频的创作门槛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日渐开始排斥普通\业余内容创作者。所以,在这样的态势下,长视频、短视频、中视频的概念还有必要吗?在未来,视频行业又会出现哪些变局呢?

从表面上看,2020年出行行业里最大的两件事情,大概是滴滴推出花小猪和青桔获得超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滴滴仍然是出行行业里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但在水面之下,2020年的出行行业其实暗流汹涌。

一方面,背靠汽车厂商的T3出行来势汹汹,最新数据显示,T3出行全国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独立APP年增长率达到904%;另一方面,高德出行启动特价车和出租车数字改造计划,狙击滴滴花小猪和出租车计划。

而在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如欧了出行、携华出行、享道出行等依靠流量平台的出行企业开始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出行行业的底部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而在潜在危险开始出现的时候,滴滴却转战社区团购,并有消息传出、滴滴计划在2021年与香港上市。

所以,在看似平静实则汹涌的市场环境下,滴滴上市会顺利吗?在依靠流量平台的网约车企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滴滴的护城河是否会面临挑战?在2021年,滴滴一家独大的格局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

2020年以来,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项目;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年来,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理想、蔚来、小鹏不仅销量不断创下新高,股价也同样跟着飞涨。

高光的同时,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详细报告恒大、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自2017年以来的投资情况;同时,恒大汽车项目停滞、管理混乱等负面信息也被频繁爆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泡沫似乎正在越吹越大。

在三家新造车势力不断巩固自身地位的同时,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质疑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例如增程式电动车与纯电动车的道路之争;冬天电动车续航缩水、充电桩稀缺、占用;亦或者在特斯拉技术、品牌、价格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国内新造车势力该如何定位等问题;

当然,在这些问题之外,国内新造车在2021年还有许多更严峻的考验和变数;例如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成事实,这会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虽然负面不断,但恒大汽车广州和上海工厂已投入试生产,庞大的产能会让恒大汽车后来居上吗?以及特斯拉产能增长,持续降价走大众路线又会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0年,餐饮是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在疫情影响下,传统餐饮行业面临关门歇业、客流减少、营业额下降等问题;许多线下餐饮门店被迫向线上转移,可以说,疫情以一种极为残酷的方式再次推动了餐饮数字化的进程。

在线下餐饮遭受打击的同时,2020年以年轻人、Z世代消费群体为主的新消费势力的崛起也为餐饮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例如,新式奶茶成为年轻人娱乐、社交的重要媒介;无糖气泡饮品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健康的不二选择,代餐食品成为人们躺着减肥的神秘法宝。

而如果要说2020年最火爆的食物,那么无疑是螺蛳粉。从2019年开始,与螺蛳粉相关的“食臭文化”开始流行。

人们嗜臭,可以从生物因素来解释——有臭味就意味着有食物,这也意味着蛋白质或糖类,早期智人胃酸浓度高,可以消化腐肉。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机缘巧合地也发现了臭味和风味之间的联系,发酵确实会产生臭味,但发酵也产生了某种谷氨酸,而谷氨酸就是“鲜味”的来源。

可以说,对丰富口感的发酵食物上头,这是全人类的通病,所以螺蛳粉的流行也有其必然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螺蛳粉行业产值已经达到60亿,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螺蛳粉频频登上热搜,销量也再创新高。据柳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袋装螺蛳粉产业产值预计达到90亿元。

但螺蛳粉的出圈仅仅是依靠它独特的气味吗?显然并不绝对。这其中如流量、名人效应、新的营销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与螺蛳粉的走红有关。

例如李子柒的名人效应在螺蛳粉出圈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据相关报道数据,李子柒螺蛳粉推出之后,单个链接的月销量能够达到200万乃至250万,而除此之外,即使是淘宝排名销量靠前的几家店铺,平均月销量也只有十几万到几十万左右。

同时,YouTube上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博主,李子柒螺蛳粉的出现还带动了螺蛳粉品牌在海外市场上的突破。因此,以优质内容和网红效应带动餐饮品牌的出圈也成为2020年的一个新的特色。

最后,虽然新的消费群体和营销方式给市场带来新需求,但一些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在上半年海底捞、老乡鸡、西贝等品牌决定涨价时,为什么老乡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海底捞却面临一致反对?这背后也引申出不以味道为内核的餐饮品牌到底还有没有市场?如果有,谁是这类消费者?如果没有,那人们的耐心什么时候消失?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游戏行业也呈现繁荣趋势。据相数据告显示,2020年全年手游行业增速达到33%,用户时长明显提升,游戏时长占比稳居第4,整体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在具体游戏方面,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分别以24.5亿美元和23.2亿美元位列免费游戏排行榜前两名。与游戏的繁荣相同,2020年游戏外挂也不断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游戏外挂黑产实际销售规模每年超过20亿元人民币,对游戏行业产生巨大损失。

除了《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在2020年,手机游戏方面还有《原神》、《江南百景图》,主机游戏如《赛博朋克2077》、《糖豆人》等现象级作品。与游戏相关,switch游戏机、健身环、国行PS 5等游戏设备面临缺货等问题,价格居高不下,一机难求。此外,2020年12月,国内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赴港上市,此后股价一路高涨,市值超过千亿美元。

事实上,无论是手游端游、是游戏设备还是潮流玩具,发展到今天,如何把握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的娱乐需求已经成为行业的重中之重。而在2021年,游戏行业其实已经开了个好头,《戴森球计划》和《鬼谷八荒》这两款国产独立游戏口碑异常出色。那么在接下来的2021年,我国游戏行业又会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趋势呢?国内3A大作的高品质游戏又是否会迎来新的机遇呢?

2020年,从年初开始,国内旅游行业停顿了大半年,出国旅游市场更是几乎全年停摆;与旅游行业相关,航空、酒店、旅行社、导游、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市场都遭受重大打击。

2020年3月份以来,旅游行业积极自救,航空公司纷纷推出随心飞活动产品;携程董事长梁建章更是亲自下场直播带货。而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控制,四月份之后,国内旅游市场逐步恢复。

不过,虽然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旅游行业遭受重大打击,但这一年来,由于出国旅游需求被迫向国内转移,2020年旅游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西北、新疆、川西等地成为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内高端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等等...

所以,回顾2020年,疫情除了给旅游行业带来重大打击之外,是否还有一些积极的影响?例如是否促进了国内旅游资源的发掘,和高端旅游行业的发展?或者对于那些专注于国际旅游的企业,他们又是怎样度过2020年的?对于未来,他们是否怀抱期望,并迎来转机?

2020年,在疫情的推动下,线上化、数字化成为2020年的重要主题之一;在这一年里,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直播带货、短视频、线上问诊在疫情的倒逼下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趋势下,以SaaS为基础的云计算也迎来井喷式发展。企业数字化、上云成为许多新兴互联网企业创业的秘笈,同时也成为许多传统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2020年以来,云计算为主体的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势能正在显现。这其中,腾讯以微信和企业微信为抓手,主打企业营销;阿里则依靠钉钉建设云钉一体化战略,主打企业内部管理。此外,还有华为云、京东云、金山云等众多玩家。

在去年年报中,阿里云表示将在2021年将实现盈利。那么,未来云计算的核心较量将聚焦于哪些地方?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云计算会替代传统的IT构架吗?它会给整个大的产业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最后,在过去的2020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了变数和发展。一些我们觉得平稳发展的事物,突然被踩下急刹;一些我们看来约定俗成的事物,遭遇全局性地重构;一些我们眼中已成终局的事物,却萌生新的变数。

我们因记录而好奇,我们因好奇而发问。但我们显然无法概括过去的2020。甚至当我们的表达被局限在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几张静态的镜头时,太容易发现还有许多正在发生的变化难以被探寻并且找到答案。

所以现在,我们将这幅图和我们的一些疑问交给你们。因为我们相信不同立场将会给出迥异的答案,差异的叙事能描绘更多的可能。我们相信,对互联网行业的观察,不仅是聚焦资本流向与巨头决策,也应当关乎人的价值与解读。

 以下是完整长图,请横屏观看:


虎嗅、36kr、钛媒体专栏作者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

如有疑问请联系微信:melodyf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商维度,让快递摆脱阿里?
疫情过后,这10大行业将会爆发!
罗永浩直播卖货,万事皆直播的2020
疫情之后风电销售的模式转型:新媒体的线上营销如何在风电行业作为?
2020双十一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直播起势 电商带货再起新变局
洋码头十周年:跨境电商如何穿越周期? | 独家专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