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记得曾经七十年代,你手上有10块钱,在街边饭店能吃到什么?

70年代下馆子?那时候的感觉那是真好!70年代的饭店都是国营的,七十年代没有私人饭店,全部是地方国营企业,下馆子必须要粮票,否则很难。 晚上在灯光球场看完电影,偷偷地溜到青年饭店,下碗面条(2两葱油面)0.18元再切2毛钱的香肠,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美滋滋的……七十年代都没钱,谁会铺张上饭店? 有一老干去饭馆,街东街西转个遍。 为啥进去不吃饭,皆因太贵找素面。 不是老人吃不起,而是艰苦奋斗是习惯。 一般都是吃食堂,早上馒头就是咸菜。 中午米饭和烩菜,多是素菜缺荤菜。 几月能吃一顿肉,一人一份要限数。 多吃荤菜没有份,后面同志只剩素。 虽然饭菜质量差,但生活快乐干劲足。 这就是我在七十年代时的生活感受。

六七年代下馆子谈何容易啊!首先缺粮票。还不说身上没有钱。只有单位出差人员偶尔超得起。他们身上才有粮票。人们走过馆子闻到香气,只能吞口水而叹息。60年代~80年代,共20来年,人们走到馆子前面,闻到菜饭香气只能兴叹!因为没有粮票……进不了面饭馆。当时每人一元钱,十个人一桌,比现在一千元一桌的还要好。生意好的是小摊,小店。几分钱,毛钱,就能解决问题。馄饨店,面馆都已经很体面了。饭店以大众为主,大饭店,一个城市也没几个。以招待所著称的,堪比会所,只有公职人员享受。

那个时候下馆子,先交钱够吃饭,赶上人多,还要排号等位置。七十年代并不富裕,作为家庭成员基本没几个去餐馆吃饭。那时一个家庭很少有双职工,工资低,孩子多,收入主要用在生活中,买个“三大件”还得攒几年钱呢。70年代下饭馆,吃一碗大肉面髙兴好几天,80年代后期参加工作下饭店溜肥肠,炒肚丝,过油肉,炖羊肉,凉拌黄豆芽,大烩菜,炒豆腐,同风冰花肉,层层脆等选三四道菜标配忻州高梁白,啤酒当时还有点喝不起。

七十年馆子里的厨师大多出身于烹饪学校。受过专业学习,还得通过一两年的实习才能掌勺上灶。那手艺一级棒!很多菜品早已失传。再也吃不到传统的美味了!如今的所谓厨师大多出身农家子弟在饭店切菜打杂混上个三两年学了点炒菜的手艺跳个槽便拎起了马勺成了所谓的厨师。你说这种饭店的菜能好吃吗!

七十年代下馆子,只要兜里装着五元钱什么样的馆子都敢进去,现如今就是有一千元也未必敢!

现在一个普通人工资一月三四千,那个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三四十,五块钱相当于现在500七十年代下馆子,三个人炒上三个菜(两荤一素),喝点米酒(或便宜的白干),吃饱饭,绝对不会超过三块钱。七十年代一斤饺子七角,一盘溜三样七角,一只烧鸡两元,一升啤酒二角。那时候拼盘0.5元一盘,饺子是6个一两。炒菜是大锅菜,一角钱二角钱都卖,米饭是几分钱一两,馒头是5分钱一个,一盘辣子鸡,三毛二,一个猪蹄一毛,一碗肉面一毛三,一盒中华烟,六毛一,一瓶茅台8元。一般炒菜5毛,中盘,7毛大盘。肘子一块二。婚宴一般8元到12元。

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下馆子,当时一碗面不过8分,肉面1角2分,1个菜也不过3一4角钱。一顿饭下来,也不过1一2元。记得76年我在北京出差,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到前门大街的四川饭店(后名为峨眉酒家)吃饭,经常是要一个回锅肉,一个连锅汤,然后再要一升啤酒和一小碟小凉菜。再到门口买一颗冰棍放进啤酒中,就这样的消费加三两米饭也不过二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奢侈的了。那时1个科级干部也不过50多元,便是收入较好的人了。每个菜最贵的7一8角而己。

总之一句话,那时物价便宜,远非现在年轻人的想像。好多人诋毁那个年代,须不知那时寻常一家可以养活5一6个孩子,现在你能吗?别说那时穷,如果以那时的物价,家家像现在只养1一2个孩子,照样活得有滋有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年代“下馆子”,有多风光?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水平?
70年代,一个人“下馆子”大吃一顿,花销如何?
70年代的人“下馆子” 的场景,五毛钱能吃到肚圆,勾起无限回忆
七十年代“下馆子”是什么体验?和现在差距多大?
70年代“下馆子”是啥体验,花1元在街边饭店下馆子,满满幸福感
70年代,下馆子特别有面子,但有钱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馆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