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八十年代乡村最令人羡慕的工作,你经历过没有,现在无人问津了

七八十年代,一人上班养一家,现在一家上班养一个娃。七十年代,听诊器,方向盘,大马勺,售货员。当时最吃香职业!这些都是当年令人羡慕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时代在变,每个人也都应该让自己处于变革中,才能不被淘汰。所以现在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1、司机

汽车司机有多吃香,看《平凡的世界》就知道了,《平凡的世界》里,有一句台词:“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七十年代没有驾校,地方的都是跟单位汽车学,部队有专门的汽车训练队。总之开车很吃香。那个年代想开车就象现在考公务员一样,首先单位得有汽车,每个单位都有汽车分户卡,壹车两司机,叁车伍个司机那是有限制的。单位需要新人学开车必须先到当时的车辆监理所申请名额同意后才能提交体检证明和个人相片申领学习驾照。跟车学习驾驶半年后申请考试。

以前开车的大部分是单位的司机! 我国以前汽车很少,大部分是单位拉货的,小车非常少! 能坐上小车的都是有身份的(几千人以上的大厂一把手,县团级以上的领导),给领导开车的人都是很厉害的。单位给一把手开小车的司机,号称“二老板”,同领导一起下去检查工,给领导的特产,司机的必备。

2、售货员

记得小时候那里叫大供销社,是镇上最好的地段,有那么一大排大瓦房,里面什么家电,玩具,五金,学习用品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已经可以随便买了不要票,小时候最喜欢去那里看电视,因为家里没有。只记得当时售货员你去买东西根本不理你!问一句很不耐烦!正眼都不看你一眼!在柜台外面喊几声都不带搭理你的!和别的售货员聊天!

那时候买什么都是在供销社,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粮油布票,乡镇政府叫公社。供销社也是非常好的单位,工作轻松,收入高,人人都羡慕的工作,家里要是有在供销社上班的,那可是老有面子了。供销社销售员以前可是在编制内的呢。可不能小看。

小学三年级老师是接他父亲的班当老师教我们,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同桌写到长大她当售货员,老师课堂上嘲笑了她一番,同桌学习大差了,现在同桌在一家银行工作,而我是农民工,因为她爸是原行长,我爸是农民

3、粮站职工

粮站(所、店),粮管所在那个年代,好哇!油类,粉等是个好产品!粮所职工,好米好油自己吃。那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如今粮管所已成过往云烟。

粮站的收粮员,如果不给他赔笑脸,不给他点,好处,你的粮食和就要给你压个等级。那时农民做一天也才几毛钱。但那时认为收购员这职业挺吃香的。交公粮每年两百多斤,八公里用肩担去,如不合格还得担回来,老前辈和五十代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实在太苦太苦啊!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十五岁就挑70斤稻谷,翻山越岭,还要淌过一条河,晚上7.8点钟就摸黑走,第二天早上5.6点才到粮站。还得饿着肚子排队等到八点钟,粮站的验质员才来验质。如果遇到验质员不高兴。还得叫你晒到下午才收货。现在孩子们有时候还不相信。

4、电影放映员

七十年代的,每天“送电影”到各个村,挺受农民欢迎。电影队下乡一天有三毛钱补贴,有时还能收到近半斤茶叶等土特产,

最早的放映机是手摇的 ,放到半截胶片摇到头了 ,停一下换个胶片, 换上接着看下半集 。放多久摇多久, 而且必须匀速 ,摇快了就成快进了,真怀念那段你们认为不幸福的生活,生活不好但是压力小,人人有工作,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不像现在人都跟狼一样

那时候县里电影队一来我们小朋友太阳还下山就有的带着小板凳,有做带着小椅子高高兴光地跑到大队部等着晚上看电影;到了晚上,几个钟头的电影放完后就是几条火龙问着各自的方向游走。那场面壮观极了。可惜那场面再也看不到了。那时虽穷,虽苦但也有那时的乐趣。

5、食品站卖肉的

食品站。那时杀猪匠是最吃香的职业!卖肉,是最吃香的行业。一九七几年时,我只有十几岁,为了排队买肉,还到食品站门口打地铺睡了几夜,现在想想哪是人过的日子!因为穷,买肉时谁都想买肥肉。满满的回忆!还有国营食品(卖猪肉),还有肉食站卖肉的营业员最牛好不容易搞到二斤肉票,想买点肥肉做油,那时买肉都要肥的,卖肉的看你顺眼或熟人那还能满足你,不然在大骨上给你砍一坨往你面前一丢,你不要也得拿。

食品所的收购员,所谓食品所就是专门收购农家鸡蛋与牲猪。当时农家要卖一头给国家(称任务猪)以后,自家才能过年时杀一头猪。特别是卖猪时,农家要先天晚上煮一大锅上好猪食,第二天早上让猪吃了去卖,肚子大的可吃几十斤,当时记得毛猪是四五毛一斤。收购员先摸摸托托猪肚,再除去猪食水量,少除个几斤就是大几块钱,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虽然我那个时候还小,但是我记忆犹新家里养有两头猪必须要上交一头给食品站你家里才能自己宰杀,食品站有张完成证在家自己宰杀猪前还得去大队开张证明,如果手续不齐全被查到直接按投机倒把论处,直接没收还要罚款。

6、邮递员

在我们农村当年的邮递员都骑自行车送信件,那个年代绝大部份是沪产定做墨绿永久自行车到处可见。那年那画,红心连万家-身着绿色工作服的邮递员温暖千万家。当时能当上邮递员都是很不错的职业。

六七十年代只要能离开农田的活都是高人一等,往事如烟,却难以忘怀。亲身经历的人,还是一种幸福的回忆。七八十年代流行这样一句话:穷银行,富粮站(粮管所),大吃大喝食品站,供销社也可干,下过小雨卖煤炭。这些都是当时的热门职业部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斗转星移,真是风水轮流转。可惜,已成为永远的历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十年前这五种工作让人难忘,你还记得吗?
80年代人人向往的五大“金饭碗”是啥?如今却沦为了底层职业
曾经“铁饭碗”,30年前农村很吃香6种工作,后来怎样了?
六七十年代最令人羡慕的工作,你经历过没有,现在怎么样?
40年前很吃香的7种“铁饭碗”工作,如今都消失了,干过的都老了
80年代的5大“金饭碗”,当时人人都羡慕,如今却沦为底层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