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和下西洋被终止的深层次原因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航海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他出身于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父亲马哈只,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早年到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因而受到家乡人们的尊敬。

郑和原名叫马和,还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曾给他讲麦加朝圣的故事。那辽阔的大海,那在大海上与惊涛骇浪搏斗的人们,引起他那没完没了的联翩浮想。

马和十一岁那年,父亲病故了,一家人无以为生,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抛家离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那时明朝的将领傅友德、沐英率兵进入云南。战乱中,马和被明军俘去,押解到当时的国都南京,受了阉割,送进皇宫里当了小太监。明太祖朱元璋见马和聪明伶俐,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在北京做燕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朱棣见马和做事认真,手脚勤快,很是喜欢,把他留在身边当太监。

朱棣常带着马和统率将士到塞外巡视。马和在战争中学到许多军事知识,不断提高指挥战争的才能。不久,朱元璋死了,传位给长孙朱允文。朱允文的亲信齐泰、黄子澄怕镇守在外的诸王造反,出主意叫朱允文削夺诸王的军权。正想篡夺侄儿皇位的朱棣就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借口,于1399年8月兴师南下。

马和跟着朱棣南征北战,终于在1402年夏攻入南京。朱允文趁着混乱逃出京城,后来有人说在云南、贵州州一带看见过他,也有人猜测他逃到了国外。朱元璋提倡佛教,郑和不得不改信佛教。因为佛经教义称“佛、法、僧“为三宝,有人便尊称郑和为三宝太监“。

朱棣登上了皇位(号称明成祖),立刻论功行赏,提拔马和做"内宫监太监”,亲手写了一个“郑”字给马和,赐以为姓。马和改名为郑和。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了解到过去宋、元时代,海洋贸易一直是国库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想派一支船队前往西洋,既可宣扬国威,又可开展对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品。但是,在朝廷中谁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呢?

他征求了一些大臣的意见,大家觉得郑和是个很好的人选,一来他在多次征战中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二来他还懂得阿拉伯文。于是,朱棣就召见郑和,要他出使西洋。

郑和听说皇上要派他出使西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立刻道:“臣托陛下洪福,愿意在公海上,万里扬威。“朱棣大喜,任命郑和为正使,吩咐印授监递印,中书科写敕。

郑和接了印,领了敕,向朱棣谢恩,向丹墀下走去。官员们来到他的面前,纷纷向他祝贺。

郑和征集成千上万木工、漆工、铁工等,在南京、准南、直沽(今,天津)、广州、明州(今宁波)设置”宝船厂“,亲自督造远航船只。

船只中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吃水一丈多深,有9根桅杆、12张帆,一个铁锚就有房子那么大,一条舵杆就有3.6丈长。

郑和还组织建造了专门装载马匹的马船”、装载粮食的粮船”、坐人的“坐船、作战用的“战船“和饮用淡水的“水船。

郑和精心挑选了一批人员,如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人员、医生和翻译,共2.8万人。考虑到西洋各国不是信奉佛教就是信奉伊斯兰教,郑和还特意选用了伊斯兰教徒马欢、郭崇礼等人和一些僧侣参加船队。郑和命令带上我国的名产,从金银珠宝到丝绸缎绢,从瓷器陶器到大米黄豆,还有大量的货币和茶叶、布匹等,以便和西祥国家交换。

1405年6月15日早晨,朱棣在九间金殿上摆设酒宴,为下西洋的文武百官饯行。朱棣端起一碗酒,叫人递给郑和,祝船队一路凤顺。郑和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朱棣赐的酒,一饮而尽,叩射说:"任凭风浪再大,臣万死不辞,不达西洋,不再见陛下。”

三声炮响,万马扬蹄,旗列五方,兵分九队,直奔长江边上的苏州刘家港。郑和及副使王景弘等分别上宝船。郑和刚在元帅府宝船上坐定,监旗官报说朱棣来了。也立刻同副使一起跪迎朱棣上船。朱棣亲自行礼祭江,文武百官依次叩头。祭完江,送走朱棣,郑和与王景弘一同坐在帅府厅上,传令开船。62只大船首尾相接,沿江拉开十余里,缓缓东行。岸上送行的百姓敲锣打鼓燃放鞭炮。

船队顺江而下,很快就来到了一条清浊分明的水界前。这便是长江的入海口。越过水界不远,船队掉转方向,在东海上朝南航行。水天相连,苍茫一片。郑和指示船上的人依照太阳、月亮的升降方向辨认东南西北:借星斗的高低观测航船的方位。

船队离开南海,经过十天十夜的航行,隐隐约约望见了占国城(今越南中南部)的海岸。郑和兴奋地高声宣布:“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到了。”

海鸥在空中飞翔,一片绿色的海岸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郑和传令个船,严守岗位,注意瞭望。

船队逐渐靠岸。占城国国王头戴金冠,身穿五彩礼服,骑着大象,亲自到码头迎接。

仪仗队员们吹着椰笛,打着手鼓,欢迎中国客人。郑和、王景弘在国王的陪同下缓步向前。郑和不时俯下头双手合千,向占城国人民致敬。国王一直把郑和等送进王宫。在王宫里,郑和向国王赠送了礼物,并转达了朱棣和中国臣民对他及占城百姓的良好祝愿。

国王举行了盛大的酒宴为郑和船队人员洗尘。主人把大酒瓮摆在当中,宾主围坐在四周,用细长的竹管轮番吸饮瓮中的美酒。大家一边吸,一边向瓮里加水,直吸到酒味消失为止。

在于占城国百姓举行民间贸易时,郑和命令随员们把船队带去的货物摆开,任凭占城百姓挑选购买。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拿着象牙、犀角、迦南香要求交换。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郑和代表明王朝与占城国签订的贸易合同。因占城国还不会造纸,合同就用白粉写在熏黑的树皮上。

船队继续南下,来到满刺加国(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几年前,满刺加国王派人给中国皇帝送国礼,郑和来到满刺加后,就派人携带回礼去晋见国王。

国王非常高兴,第二天就设宴招待郑和一行。宴会结束后,国王向中国客人送了一份厚礼,除了牛羊、柴米、果品外,还有珍珠、黄速香、花锡、黑熊、黑猿、白鹿、红猴、菠萝蜜等。

满刺加是连接南海与印度洋的主要水道。为了今后航行和交往的方便,郑和向国王提出请求,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停泊港和补给站,得到国王的允许。

郑和带领随行人员修建房舍和设施。当地百姓也踊跃参加,并学会了中国的建筑和打并技术。后来当地群众把这个基地叫做三宝城“,把城旁的水井叫做“三宝井”。

郑和一行离开满刺加国,来到印度半岛西南的古里国(今卡利库特),受到国王的热情接待。郑和给国王送去了礼物和国书,国王也回赠玉石珍珠,还有一头据说可以日行百里的黑驴。

双方在民间贸易中交换了各自的特产。古里国百姓用十指算账,算得又快又准。郑和他们很感兴趣,纷纷跟着学起来。

在古里国国王的主持下,当地百姓和中国客人联欢。他们热情地舞蹈,放声歌唱。寒暑交替,船队出航不觉已经两年了。郑和决定返航回国。船队经过苏门答腊的旧港(今巨港)时,旧港的酋长陈祖义派人上船,请郑和等人上岸休息。

陈祖义是中国广东人,盘踞在旧港,纠集一批匪徒,专在海面上抢劫商船。副使王景弘得知陈的行迹,要郑和开船离开伯港海面,免得陈来我麻烦。

郑和摇摇头说:“我们的船队庞大,兵将甚多,自不必惧怕陈。他横行海面,劫掠客商,危害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你我怎能袖手旁观。

郑和将陈祖义招上宝船,苦口婆心劝他改邪归正。陈假心假意地谢罪,说从此再不行凶作恶了。

陈祖义当面是人,背后是鬼,一回到旧港,就召集喽罗,阴谋在夜间袭击船队,夺取船上的财物、珍宝。

陈手下有一个叫施进卿的,早就对他的强盗行径不满,见陈祖义企图危害祖国派出的使节,马上驾一小舟,赶上宝船,向郑和报告了陈的阴谋。

王景弘听了连声叫“糟”,催郑和赶快下令开船。郑和坚定地说:"不!保证航道之安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各国人民的愿望,定要除掉陈祖义!"

当夜,陈带领几十条海盗船驶近郑和的船队,见船队各船黑漆漆的一点生息也没有,心中暗自得意,命令喽罗冲上船去。

忽然一声号炮轰响,郑和船队各船上火把齐明,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只听得战鼓喧天,杀声震耳。陈见船队早有准备,急忙调转船头逃命。郑和站在帅府宝船指挥台上,传令各船追杀过去,将所有海盗船一齐围在当中。

距离贼船近了,郑和高声喊道:“弟兄们,冲啊!”各船上的兵将跃上贼船,杀的海盗无处躲藏,陈祖义也被生擒。

陈祖义跪在郑和、王景弘面前,苦苦哀求,保证以后洗手不千。郑和怒发冲冠,同斥陈祖义:“出尔反尔,无义之徒!此次擒获,决不纵虎归山,危害各国!”1407年9月,郑和率领船队返回中国。郑和向朱棣献上各国的礼物,禀报了陈祖义的强盗行径和被擒的经过。朱棣传旨将陈斩首示众。

郑和回国未满一月,就向朱棣提出再次出洋的事。他跪奏道:“西洋国家甚多,前次远航所到极少,臣想再率船队下西洋,传达圣上管意,与各国交好,互通贸易。”朱棣见他们远航两年多才回国,劝他多住一些日子,郑和对朱棣说“重阳前后最利于南下。此时不去,必等来年清明,耽误时日,交好之行急于星火,请圣上明鉴。

朱棣应允了他的请求。郑和就率领二万七千余人的船队启程南下。这次,他们景国舌城、爪哇、真腊(今束埔寨)等国,来到暹罗(今泰国)暹罗是个信佛教的国家,上自国王,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是佛教徒,所以国内寺庙林立,和尚、尼姑到处都是。郑和派船队的佛教徒上岸于当地百姓交往,深得当地群众的欢迎。

他们在访问中发现暹罗的婚嫁方式与中国很不一样。在暹罗,是由和尚把新郎接到新娘家,三天以后再把新婚夫妇带到男家,这才摆下酒席,宴请亲朋。

人死了,有钱人家给死者肚子里灌上水银,再埋进土里;一般的老百姓家却把死人抬到海滩上,任凭海鸟啄食。据说是死人的肉体被海鸟吃光之后,灵魂就进入了天堂。

船队在暹罗国参观访问后,继续航行。途中,正好碰上雨季,瓢泼大雨整日下个不停,天空白蒙蒙,大海雾漫漫,天水一色,难辨方向。

船队在暹罗国参观访问后,继续航行。途中,正好碰上雨季,瓢泼大雨整日下个不停,天空白蒙蒙,大海雾漫漫,天水一色,难辨方向。

郑和下令给各船增加罗盘。每船设三个罗盘,每个罗盘有24名人员管理。他坐镇再领航船上,密切注视罗盘的指针和航向。

船队绕过马来半岛,经满刺加驶入印度洋,取道翠兰屿(今尼科巴群岛)到达柯枝国(今印度西南)。

柯枝国满山遍野郁郁葱葱,到处都种着胡椒,胡椒是调味的香料,也是暖胃防寒的药品,郑和就用带去的货物跟当地人交换了大量的胡椒。

几天以后郑和船队又驶到了古里国访问。古里国百姓以欢乐的歌舞欢迎他们。郑和这次航行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一直到1409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回国一个月后,又作了第三次航行。这次航行用了两年多时间先后访问了锡兰等国。船队回国时,有19个国家派使节随船来到中国访问,其中勃尼国国王亲自率领使团:满刺加国的使团由国王、,王后和大臣共150多人组成。朱棣在皇宫设宴招待各国使节,相互赠送了礼品。郑和陪同信仰佛教的满刺加国王、王后等到我国佛寺念经。

郑和又以伊斯兰教徒的身份陪同信奉伊斯兰教的波尼国王及其他使节到清真寺诵可兰经。郑和陪同使节们游览南京城。使节们对我国的宏伟建筑和繁华市街表示钦佩和羡慕。

访问期间,波尼国国王因病去世。朱棣下令照伊斯兰教的仪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安葬在南京郊外的雨花台。

郑和想作第四次远航。有的大臣说三下西洋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主张从此停止远航。郑和反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交换回来的货物?

有没有看见与各国交往给生产技术带来的提高、给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郑和禀奏朱棣说:在夕阳的西边,还有很多国家,那里需要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物产,那里有中国需要的大量象牙、香料等。

朱棣问:“卿等三下西洋,不劳累吗?郑和禀道:"为促进各国交好,臣万死不辞。”朱棣很想直接从生产国买到象牙、香料等,就同意了郑和再次出航的请求。

出航前朱棣特地把一件金丝绣的龙袍送给满刺加国王。国王双手接过龙袍,表示满刺加国百姓永远和中国人民友好。

1413年10月的一天,朱棣派仪仗队欢送十多个国家的使节登上宝船郑和随即下令启航。

郑和船队乘风,破浪行到苏门答刺国(位于苏门答腊北部)时,这个国家的王子派人登上宝船,向郑和求援。

原来,几年前邻国花面国(今苏门答腊北端,因人人脸上刺由花纹而得名)国王带兵侵犯苏门答刺国,苏门答刺国王引兵抗击,不幸被一枝毒箭射中,中毒死亡。

王子年纪很小,不能领兵打仗。百般无奈,王后就向全国宣布:谁能领兵打败花面国的侵略,为国王报仇,就嫁给谁;在王子成年前,与他共商国事。

一个姓苏的人应招带兵打败了花面国,杀死了花面王。王后便履行自己的诺言。从此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谁知道王子成年后,姓苏的却不肯让王子继承王位。王子寻找了机会杀死了姓苏的,夺回了王位。姓苏的儿子苏干刺哨聚一批人马,占山为王,不时骚扰,使苏门答刺国陷入内乱中。

苏门答刺王子打不过苏干刺,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正在为难,听说郑和的船队到了,就请求郑和帮助他解除危难。

此时,船队有些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赶快去周游西洋各国,为皇上收买象宇、香料好。郑和说,见危不救,使一国人民陷于战乱之中我们居心何忍。

也有人怀疑王子的使臣没说实话,建议先做一番调查。郑和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人多方调查,了解到苏干刺确实很不得人心。有人主张抓紧时间,派兵将去讨伐苏干刺。郑和认真思索了几天,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苏干刺离开巢穴后再加以消灭。

不久,苏干刺带兵几万前来骚扰,郑和率兵将与王子的人马联合作战,杀的敌人人仰马翻,丢盔弃甲,苏千刺和他的老婆都作了俘虏。

苏门答刺国的百姓从心底里感激郑和。王子、王后向郑和船队赠送了厚礼,表示衷心感谢。

这以后,郑和率领船队继续访问了几个熟悉的国家,作了一笔很大的买卖之后,打算横渡阿拉伯湾,到更远的西洋各国去访问。

阿拉伯海面的大浪向小山一样袭来,大船被巨浪抛上抛下。,少数屡下西洋的船员都被巅地呕吐起来。郑和鼓励大家要不伯惊涛骇浪,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郑和召集随行官员,给他们讲父亲到麦加朝圣的故事,讲父亲一路上的限难,借以鼓励大家战胜困难。

白天,郑和站在指挥台上了望;夜里,郑和守着罗盘掌握方向。他团结官员兵将,带领船队进行了25个昼夜的限苦奋斗,终于到达了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国(今伊朗东南部)。

忽鲁谟斯国对中国十分友好,主动备送厚礼。其中有狮子、长颈鹿斑马和许多珍奇器具、玉石工艺品。郑和意欲推辞,但国王说什么也不肯收回。郑和只得收下,回赠一批贵重礼物。忽鲁谟斯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郑和知道伊斯兰教禁酒的教规,下令随从官员兵将不得酒后上岸;在岸上停留期间,绝对不准喝酒。

国都的商业十分发达,商店里陈列的商品五光十色,品种繁多,有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的棉布、胡椒,阿拉伯的铜,美索不达米亚的马,东非的象穿等等。郑和三令五申:随员们买货要付钱,严禁一切不轨行为。船队离开忽鲁谟斯国以后,接着又访问了祖法儿国(今阿曼)和红海边的阿丹国(今亚丁),用丝绸、瓷器换取了一批珠宝。阿丹国主专门作了一顶金冠,请郑和转送中国皇帝。

郑和一方面想到象牙产地去,另一方面还要送几位东非使节回国,所以就命船队继续西行,访问了东非海岸的几个国家。沿途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卜刺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和竹步国(今索马里的周巴)等以产肉桂和乳香著名。郑和用中国货物交换香料,省去中间人倒手,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

东非盛产象牙,特别是麻林国(今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最有名。郑和在此直接换取了很多象牙。东非的许多国家都派使节随船同往中国。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于1415年8月结束。这以后,他又先后两次率船队下西祥,最远到达现在的马尔代夫群岛。

在第六次远航时,船队到台湾岛靠岸。台湾人民热情地欢迎由祖国开来的船队。那时,台湾高山族同胞还不会种生姜。郑和把带去的生姜送给他们手把手的教他们种植技术。至今台湾的三凤县还出产一种“三宝姜"。据说就是郑和带去的生姜繁衍起来的。

在郑和六下西洋的过程中,朱棣和他的长子先后死去,由长孙朱瞻基继承皇位。为了加强同西方的联系,并继续换取那里的珍宝,朱瞻基决定派郑和第七次下西祥。

这时,郑和已经六十多岁了。亲友们都劝他不要冒风险,遗尸他邦,郑和听了,木然愣了一会儿,叹口气说:“他们真好,就是死了也要见他们一面。

1431年1月,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一路上他访遍过去曾经到过的国家,不仅进行贸易,而且到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去着着,好像与这一切告别似的。

船队经过曼德海峡,经由红海北上,到达物产丰富的伊斯兰教大国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天方国京城麦加人口众多,有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男人们身穿白衣,头缠白布,脚穿皮鞋,妇女们戴着面纱,在衡街上来来往往。郑和漫步在街上,用阿拉伯语与人们打招呼。

城内的科尔博古庙,被教徒们改为清真寺,一块从天上掉下来的黑色陨石,作为圣物被保留在里面。

郑和作为一个朝圣者,只身走进古庙,轻声地诵读古兰经,然后行礼,情不自禁地说:“终宇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各国前来这里朝圣的人多如星斗,各国的特产也应有尽有,所以这里的商业特别繁荣。郑和船队就利用这种机会做了一笔很大的买卖。

郑和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天方国,率船队到了慢八撒(今肯尼並的蒙巴萨)。在这里,有人催他返航,郑和默然地摸摸自岂的满头白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各国百姓情深,自己时光有限,怎样才能把中国人们的友谊带给更多的国家?怎样才能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传到各国?对这一切,他想得很多很多。

为了让船队访问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郑和把船队分成几支,分别前往几个国家访问,约定时间在满刺加会合。

1433年7月的一天,郑和率船队回到了祖国。当时百姓扶老携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热烈欢迎船队的归来。

郑和回国不久,就去世了。他七下西洋,访问过30多个国家,打开了中国到红海及东非航道,随行的马欢、费心等人还著述了《赢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在人类交通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浅析郑和七下西洋

长乐郑和碑的碑文中曾经提到:

“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这里便引出了两个郑和下西洋的缘由:一是在政治上宣扬圣德、安抚远邦,建立和平的世界秩序;二是在经济上互帮互助,中外双方互相往来,互通货物。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明成祖下了敕书,上面明确的指出了郑和下西洋时所要传达的旨意:要求各国

“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若有摅诚来朝,成锡皆赏。”

可见,碑文所记载的内容,细致地将郑和认真完成任务的态度及其对明成祖朱棣的忠诚展现出来。

马欢、巩珍等都曾跟随郑和下西洋进行贸易交流。马欢的《瀛涯胜览》中便记载了当时溜山国的情况:

“中国宝船一、二只亦往此处收买龙涎香、椰子等物,乃小邦也。”

他们在各自著作中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时候所到各国的物产资源状况和货物来往规矩,甚至还详细记录与当地居民贸易的情形。

一、文化传播是促进经济往来的重要基础

郑和的七下西洋,将中国沿海范围内的海盗们一扫而光,壮大了本国的国威。除此之外,这次航行还打通了从中国一直到东南亚各国的一条“海上丝绸”曲折之路

使得双方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在东南亚国家树立起了巨大的威严形象。

当时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队伍中有一小部分留了下来,并且常驻东南亚。就文莱、爪哇这些地方,还遗留着大量的广东人、福建人,也就是早期的华侨

不论是琴棋书画、汉字语言,还是衣食住行、地方风俗,都对周边国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明王朝之所以选择郑和来出使西洋,主要是因为郑和是信奉回教的,而南洋的大多数国家也是回教的信徒。

所以,选派他作为使者能够在减少各国间的不必要的摩擦,从而促使外交活动顺利完成。

郑和访问爪哇时,当地形成了一个华人伊斯兰教群体性区域。所以他就不断地建清真寺一类的宗教寺庙。

随后在访问三宝垄的时候,郑和带着他的随从马欢和费信两人前往当地的清真寺祈福。并希望满剌国能够逐渐走向独立的伊斯兰教王国。

于是郑和奉明成祖旨意加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剌加国王,并将银印、冠带及袍服赏赐予他,尽可能地推动满剌加国的发展。

当时还有一种时兴的说法:东南亚各国的商业持续发展,更刺激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它摇身一变成为整个东南亚的商业核心,同样也成为了伊斯兰教传播框架的主体。

在那科学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信奉妈祖。郑和下西洋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希望得到航海保护神妈祖的庇护。

因为祭祀妈祖能够让人们在心理上获得一些安慰,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船队的人心,增强了航海的自信心,降低了船员对海洋的恐惧。

使人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与大海的抗争中,进而得到一股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郑和的这次航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跟东南亚各国在其物质、精神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沟通,尽可能地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华侨在商业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壮大。

郑和下西洋给东南亚地区带来的巨大影响可谓是一场物质、精神、文化的大革新运动。也正是因为这一变革,东南亚各国人民将郑和下西洋的队伍当成是上帝带来的福荫。

东南亚各地区还都流传着与郑和有关的传奇故事并且开展着一系列纪念郑和的大型活动。由此可知,郑和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整个东南亚地区信奉的历史传奇人物。

二、打破疆域隔绝以此促进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确打破了明王朝与其他地区的隔绝状态,但是,无论郑和下西洋时到过哪里,明王朝并没有建立起与地处美、欧两洲的国家之间大规模的联系。

所以郑和下西洋所打破的僵局仅仅只局限于亚非地区。

不可否认的是,郑和下西洋建立起了中非间的直接交流,增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推动了亚非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先进技术的传播,宣传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之时,全世界最富庶最强大的国家当属中国明王朝。

但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给明王朝带来物质上的财富。反而耗费了大量国家财政,甚至可以用“劳民伤财”来形容。

但这一切都是在朝贡贸易的形势下进行的,表现为“厚往薄来”,政治因素远远大于经济因素。

从整个航海活动的开支与收入情况来看,很明显是入不敷出。朝廷为了航海活动花费的财富难以计数,而带回来的奇珍异宝也只是为了博皇帝一笑,根本没有成为贸易往来的货物。

更谈不上为民间积累财富。但从国家的层面上讲,郑和下西洋却带动了亚、非诸国间的经济交流

三、远洋航行传递大国政治情怀

· 1、维护和平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中华文化讲求稳定祥和。郑和下西洋之时,中国仍然处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属于内敛的“大河文明”,遵循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的道理。

因此郑和下西洋时虽然也在海外用兵,但并不是以武力宣扬国威或是建立殖民国家。郑和这支部队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和平

中华民族向来热爱和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外族也都奉行怀柔政策。

郑和作为中国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也一直遵守着这一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不仅促进了与亚非国家间的政治联系,也推动了与亚非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为亚非地区率先启动早期全球化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这与欧洲人最初远航探险时所具有的殖民扩张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葡萄牙人沿着西非海岸航行时,他们除贩奴活动以外的侵略行为还是比较拘束的。

可是一千多年之后,葡萄牙人开始对南亚地区有所企图,不断的预谋着一些海上征服活动。

中国的船队毫不示弱,进行武装,并配有是有黑色火药的武器。但是,中国人的海军武装力量与葡萄牙人大相径庭。

中国人并没有在任何地方建立任何据点,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殖民活动。

· 2、文化圈子影响着政治宣传手段

郑和在探索海外未知领域时,仍然是以和平稳定、厚重交流作为精神向导,这有助于东亚地区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郑和航海探险的丰功伟绩,就在于引导了人类发现世界,从而导致了日后的航海探险家的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甚至是世界地理大发现。

古代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高超的造船技艺,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关于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许多文献中都出现过。《明史》中提到:郑和船队的宝船

“张十二帆”

“体势巍然,巨无与敌”

其篷帆锚舵

“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可见当时中国的造船技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当时西方的造船技术就落后于中国。达伽马、哥伦布等人远航时所乘的船仅数十吨,最大的就一二百吨。

更为重要的是,郑和船队能将罗盘方向、天文定位、路程速度等航海技术的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把定位航海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对欧洲人所进行的远洋探险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哥伦布、迪亚士以及麦哲伦之所以能成功进行海外探险,是因为接受了郑和船队的航海经验和技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航海技术为早期的全球化指明了大方向。

郑和船队最先所开辟的海上交通网是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大小船只从中穿梭。此外,还设有四大交通中心站,即占城、苏门答腊、锡兰山、古里。

郑和的船队从这四大中心出发后,分布成扇形前往所要访问的国家和地区。而且郑和船队是最先绕过好望角,到达大西洋东南海域的船队。

所以说,郑和是有史记载横渡印度洋的第一人,这不仅是空前的壮举,更对其后哥伦布等人的越洋探险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结语:

经过七下西洋,明王朝完成了“建邦大业”,也促进了沿海周边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前奏,郑和下西洋使明人逐渐认识到海路的重要性。海上航路将东西方相互隔离的地区,联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郑和下西洋被终止的深层次原因

后世一提起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往往与“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密切联系起来,这次历时30多年的远洋航行壮举是古代世界航海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船只和船员最多的大海洋航行,将明朝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辐射到西太平洋、印度洋乃至非洲东部地区。但是,以众多朝廷官员为代表的反对派始终坚持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是入不敷出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几经周折,下西洋行动终于在明宣宗时期彻底终结。那么,郑和下西洋真的是只讲政治利益不讲经济利益的举动,真的是因为入不敷出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才被终止的吗?仔细审视郑和下西洋前后明朝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不难发现,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特别是经济“溢出效应”远高于经济支出,获利巨大。但由此带来的利益集团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贸易模式背离经济规律,使得下西洋成为难以为继的弊政,并最终被彻底摒弃。

郑和下西洋的显性原因:追捕惠帝与耀兵异域

即位之初,明成祖朱棣就下令由心腹太监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在《明史》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从《明史》的分析来看,郑和受命组建船队下西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自身得位不正,在冒险攻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朱棣心里并不踏实,派人大江南北明察暗访之余,担心建文帝流亡海外,毕竟在当时东南亚地区有不少华人经商居住,因此,打算派心腹郑和下西洋,以寻找建文帝的踪迹。二是朱棣在坐上皇位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性,打算与海外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将他们纳入朝贡体系。派出的船队不仅携带大量瓷器、丝绸等硬通货,还随船驻有大量武装军队,显示大明兵精国强之势。


明朝时期东南亚示意图


郑和船队宣威海外

根据众多的史料来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以表现自己的“天朝上国”地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记载:“永乐初,敕遣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很明显,永乐皇帝希望通过庞大的舰队来展示明朝的强盛,达到“招抚远人”“万国来朝”的景象。中国古代总是将自己看做是“天朝上国”,而将其他国家和民族贬斥为“蛮夷”,认为世界所有的“蛮夷”都应该臣服于“天朝”,向“天朝”朝贡。

这一点,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时,曾经立石碑记载他对于七下西洋行动的目的:

“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琮贽,重洋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绮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郑和下西洋举动背后的隐性因素:攫取巨额经济利益

要想看清楚郑和下西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不得不从永乐朝时期的国内国际形势谈起。一方面,谈一下永乐皇帝当政时期作出的几桩大事所需的开支问题。朱棣继位之初,除了安定国内人心,稳固统治基础外,边境也面临着棘手的问题,北方的北元蒙古残余势力依然强大,不时地侵袭国境;南方交趾郡也有脱离明朝统治的想法,于是,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正统性,永乐三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每次都出动十多万兵马;派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甫四次南征安南;又着手迁都北京,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扩建修建紫禁城,大修武当山,尊崇真武大帝等等。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钱粮一方面来源于国库,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皇帝的内库,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无法有效支撑这些政绩。

另一方面,建造维护庞大的郑和船队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撑和消耗。要想完成一次下西洋的行动,明朝政府必须为此付出巨额的财力支出。

一是在船只建造支出方面。郑和下西洋所选用的远洋航船,其载重量为“五千料”,所谓的“料”是明代一种用于衡量船只载重的计量单位,换算成今天的数据,则是在400吨左右。而郑和船队每次往往由六七十艘同类型的船只组成,再加上工匠人员支出、木材运输成本等,建造一支远洋船队的成本可谓是天文数字。罗登懋著《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写道:

“这个船数又多,制作又细、赞用又大,须是支动天下一十三省钱粮来,方才够用”。


郑和宝船

二是采购物资成本。郑和下西洋虽然带有“宣威海外”的重要使命,但是与海外各国做生意采买货物也是重要任务。为此,在船队出发之前,朝廷必须大量采购瓷器、丝绸等货物,虽然朝廷并没有通过市场议价的方式进行采购,往往采取低价采买的方式盘剥各类工匠,这也成为日后下西洋行动被人诟病的重要诱因,但是,单单采购巨额货物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三是对海外各国和随船官兵的赏赐。在远洋航行中途中,郑和遵照朝廷旨意,会对承认朝贡关系的属国进行封赏,比如《奔山堂别集》就记载了永乐三年朝廷对占城国王的赏赐:

“赏赐占城国王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六年,又赏赐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锦绮纱罗五十匹,彩绢百匹。”

此外,由于海上航行任务艰巨,时间长达数年,随船官兵人员损耗较大。为了激励将士士气,在每次航行归国后,皇帝还要对船队官兵进行大规模的赏赐,如永乐九年一次赐“钞二十万锭并彩币等”。根据《论郑和下西洋》一书中考证,仅是低级船员,每人的赏赐就有10锭,以舰队每次出行数万人的规模来计,光是银两赏赐就足有30万锭。

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永乐时期,明政府五征蒙古,四征交趾,又疏通运河并大修北京城。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靖难”内战的国家而言,其耗费是难以想象的,推行下西洋花费更是一笔无底洞,如果朱棣是一个单纯好大喜功的皇帝,那么他可能做出下西洋的炫富之举,但是考虑到下一次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这样花钱买面子的事情只会干一两次,而不是在永乐朝连续下西洋六次之多。更重要的是,据史料记载,虽然面临巨额开销,再考虑到郑和下西洋时,“靖难之役”带来的国内战争创伤尚未完全消除,但是在永乐朝大明朝的财政状况并没有恶化。

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讨交趾,北征沙漠,资用未尝乏——《明史·黄福传》

在国内财源没有得到有效拓展的情况下,明朝大肆花钱却没有出现财政危机,唯一合理可信的解释就是郑和下西洋从事的贸易活动给大明朝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经济利益维系了朱棣在位期间的巨额花费。而据陆从东主编的《静海沧桑》一书初步核算,以郑和下西洋为特征的明初海外贸易开放政策,给明朝政府带来的巨大财富为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

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经济利益分析:朝廷与地方经济双重获益

正是看中自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庞大收益,朱棣继位后,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扰而废弛的市舶司,建立完备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万事俱备后,明廷以郑和为使臣,率领船队穿梭于各国之间,打着赍赏的旗号开展官办贸易,为“靖难”后百废待兴的明王朝打通了一条经济输血大动脉。

通过将瓷器和丝绸贩卖至海外,明朝政府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在郑和船队购置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依《瀛涯胜览》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的价格仅为0.01两/斤。而据《明会典》记载,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二十倍于产地!即使是加上运费,利润也十分可观。谁能说明朝上层只是单纯地想着“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而无视这巨大的利润空间呢?而这一本万利的生意,正是赖于郑和下西洋才能做成。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非但不是“入不敷出”的赔本生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严从简在其《殊域周咨录》中一语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赢”效果:“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下西洋对于经济以及国家财政的裨益,于此可见一斑。

更加重要的是,郑和下西洋不仅直接给朝廷国库带来了巨大收益,而且还给地方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溢出效应”,带动了部分地方经济发展。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太仓为例,“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经今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按照郑和亲立的《通番事迹之记》碑中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全部是由刘家港出发,每次也都以刘家港为返航的收泊地。

郑和使团不仅带回了西洋各国的奇珍异宝、土特产品,也将一批批外国使团迎来送往,将大量的中华物产输向世界各国。太仓的刘家港不但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也成了明廷对外交往的口岸。明人称颂其盛况道:“今永乐承平之岁,薄海内外,靡敢不服,九夷百番,进贡方物,道途相属,方舟大船,次第来舶,太仓复旧之宏规。”清人追溯其繁荣景象道:

“是时西洋贡船络绎不绝,咸欣其便,遂称为天下第一码头,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

因下西洋受益的不止是一个太仓,实际上,在大明版图内,江南许多地方的经济迅速受到下西洋的带动效应影响,当时的佛山便从“孤村铸铁”成为商品运转中心。一些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日常用品,由奢饰品价格降为了日用品价格。自永乐朝起,在朱元璋时期秉承海禁政策的明朝,不过几十年时间,迅速出现了东南经济繁荣的景象,郑和下西洋功不可没。

郑和下西洋终止的深层次原因:各阶层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与违背经济规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很明确的结论:明朝通过郑和下西洋官营贸易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垄断经营活动,不尊重经济规律,一味由皇室独占海外贸易的收益,不给私人海商和豪强贵族分一杯羹的机会,再加上不能正确应对海外贸易带来的商品过剩问题,简单粗暴地采取“折俸”手段,朝廷官员不但没有从海外贸易中获益,反而因此利益受损,不同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不均衡最终导致郑和下西洋被丑化为“劳民伤财”之举,最终偃旗息鼓。

一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贸易收益主要惠及皇室,对民间生计多有影响。从郑和船队带回来的货物来看,大都是苏木、胡椒等奢侈品,这些物资基本上只能供上流社会消费和把玩,难以有直接的投入产出比。这也就是明宣宗时期车驾郎中刘大夏质疑郑和下西洋举动的理由:“郑和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数以万计,就算取得珍宝回来,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此外,郑和下西洋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由于大量白银和黄金通过贸易顺差流入明朝,在解决中国自唐宋以来贵金属紧缺问题的同时,也使得永乐年间货币贬值近30%;由于造船任务繁重,使得南方造船地区的手工匠户大量逃亡,南京区域的船工匠户甚至锐减了四分之三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生计。这也就是明宣宗时期罢下西洋的同时,朝廷下诏“凡采办、买办物件并打造海船木植物料等项营造物料悉皆停罢”的原因。

二是明朝官营海外贸易体制极大地抑制和影响了私人海商和豪强贵族从海外贸易获利的机会,使得他们因分配不均衡坚决反对下西洋活动。明朝政府采取的海外贸易官方独营政策,不尊重经济规律,不但与宋朝时期鼓励私人海外贸易无法相比,连元朝时期被后世诟病不已的官私合营的“官本船”体制都不如,“官本船”好歹还是一种公私合营的国家垄断混合经营体制,官方出本钱和出船,雇佣私人海商代理经营,获利后官家和私人七三分账。

据《元史》所载“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

明朝政府这一垄断经营体制无异于“吃独食”,在赚到盆满钵满的同时,损害了广大海外商人和试图分一杯羹的豪强贵族的利益,不但遭到了他们的坚决抵制,还使得民间走私风气蔓延,这些利益受损的社会阶层便利用各种手段反对下西洋行动,并由此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如嘉靖朝的内阁首辅徐阶指挥家人直接参与海上走私。当时沿海边防面对有朝中重臣作为保护伞的走私队伍,已经到达了“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这种耸人听闻的地步。朝廷因此损失大量关税。反倒不如宣布放开海外贸易经营权:““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更加可以保障关税。在如此利益勾结之下,皇帝三令五申要求的海禁,面对的只是文官们的阴奉阳违。郑和下西洋正是保护官方独占的海上对外贸易不受其他势力的阻挠。

三是再加上朝廷为应对进口过剩带来的商品价格下降局面,采取内部倾销“折俸”损招,加剧了朝廷官员对下西洋活动的反感和厌恶。由于下西洋是官营贸易,其计划式的经营模式和官僚管理带来的低效,使其最终不可避免地走进了经济规律的死胡同。随着大量胡椒涌入市场,胡椒价格持续走低。短短两年时间,到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明朝国内的胡椒价格就已经下跌至0.1两/斤,降到洪武年间的一半。如此一来利润空间大幅缩水,市场也趋近饱和,皇室仓库里的胡椒苏木堆积如山。为了解决胡椒积压问题,又不想减少利润,从永乐五年开始,明廷利用“折赏”“折俸”的方式,把苏木、胡椒当成奖金或工资发给下层公务员,甚至上层文武官员。在发放过程中,政府又不肯低价卖给各级官员。永乐二十二年,在胡椒的市值已经低于0.1两/斤的情况下,折俸时竟仍取洪武年间0.2两/斤的价位。本来明廷俸禄就是历代最低水平,胡椒、苏木折俸的做法无异于进一步克扣工资。大小官员对此敢怒不敢言,纷纷把郑和下西洋当成了降薪的出气筒。

《明宣宗实录》记载:永乐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文武官俸钞倶 折支胡椒、苏木。

于是,在一众官员的口诛笔伐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瞬间成了“劳民伤财”之举。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辅政大臣以年幼的明英宗的名义,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英宗实录》),明初的下西洋贸易至此方才正式落幕。但是,令朝廷大臣们始料不及的是,“劳民伤财”的下西洋没停止前,朝廷大肆花钱却没有什么财政压力,到了停止下西洋的宣德年间,工部尚书黄福反而叫苦不迭:国库空虚,处处“征调将何以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下西洋能给国库带来巨额收益。

结语

郑和七下西洋是古代航海史的一大壮举。它既是国力处于巅峰期的大明王朝彰显东亚乃至世界“霸主”的雄心和野望,也是为了永乐朝北击蒙古、南征安南等一系列国内外政绩寻求长期稳定财源的客观需要。为此,朱棣承袭了元代“官本船”官家介入海外贸易的思路,并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垄断经营的程度,将私人海商和豪强贵族排除在外,试图独占海外贸易的红利。毫无疑问,郑和下西洋通过用瓷器和丝绸等硬通货获得了胡椒、苏木、白银黄金等大量经济利益,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但它所获得经济利益多为难以变现的奢侈品,使得明廷采取“折俸”法,损害了各级官员的切身利益,使得大小官员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再加上它“官营垄断”的性质,其经营思维严重偏离经济规律,独占海外贸易利益,打击抑制了私人海商和豪强贵族从海外贸易中分一杯羹的机会,即便在初期达到了盈利效果,后期也无以为继。如果明廷能够及时调整官营垄断经营的思路,转为鼓励私人海商经营,自己转而效仿宋朝政府收取关税,同样可以达到国库富足的目的。但是小农思想占据优势的明朝统治者缺乏海洋思维,对海洋怀有天生的恐惧感,长期采取海禁政策,逐渐走向了封疆锁国的窘境。只有乘风踏浪、游历大洋的郑和才对海洋贸易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到了近现代,有识之士才真正理解当年郑和的那句话的含义: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下西洋未解之谜

1405年,明成祖委任35岁的郑和为正使总兵太监,以钦差的身份,在7月11日那天,率领水手,翻译,医生,护船兵士共2.7万余人,乘宝船62艘,从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西洋之旅。当年秋,郑和船队经过长途航行,载着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朝贡贸易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处女航,载誉归来。此后,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舰队又进行了6次西洋之行,历经亚非几十个国家。

郑和的远洋之行,为亘古未有之壮举。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之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资料被毁,致使许多关键性的问题竟成了扑朔迷离的难解之谜。

郑和为何下西洋?

寻人说。有传言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并未身亡,而是通过宫人们的帮助流亡海外,所以部分学者便推测郑和七下西洋是奉了朱棣之命寻找建文帝。但是,反对者认为,像寻找建文帝这样的敏感事情,应该秘密进行,断不能如此大张旗鼓。

耀兵异域,宣扬皇权说。郑和研究专家庄景辉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落实明成祖的“皇权思想”。明成祖是一个有野心、胸怀抱负之人,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征服海外,巩固皇权。郑和每次下西洋都是大张旗鼓,装金带银,因此有耀武扬威之嫌。

加强贸易,互通有无,发展经济说。明成祖为登上帝位,发起了持续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让诸多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而后朱棣又要开疆拓土、为迁都北京而大兴土木,导致朝廷财政赤字,入不敷出。帝位稳固之后,朱棣为了发展经济,便把眼光放到海外,不厌其烦地派郑和下西洋,大事宣传大明国之威武,让海外朝贡,并吸引他们来与大明朝互通有无。事实也证明,开通与海外的贸易往来,的确为大明朝的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满载宝物而行,每到一个国家,都要送给国王很多礼物,当然礼尚往来,他也带回了很多别国的奇珍异宝。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帮助了很多国家,而且没有用武力掠夺任何一个国家,所以有人就把其下西洋称为“和平之旅”。

这些原因或许是兼而有之,朱棣毕竟是一国之君,不管是虚荣也好,为了经济发展也罢,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无论郑和下西洋的确切目的是什么,朱棣对其航海的支持都让大明王朝在当时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威信。

总体来说,各家之说各有道理,并且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郑和出使西洋的认识不断加深,甚至明显赋予了一种时代性的看法。可是到底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相呢?目前尚难定论,仍需进一步探讨。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1407年7月也就是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郑和率领大部队乘坐海船出海远航。他们的阵势非常庞大,大约有二百四十多条官船,跟随的人员大致就有两万多名。访问的国家也有三十多个,这些国家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东非之间的交流。这几次下西洋的经历让郑和体力透支,在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的途中,他因为过度劳累逝世了。民间也有故事将郑和下西洋的经历称作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爪哇,苏门答腊、天方、古里等国家,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了。也有人说他们也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非洲进献来的长颈鹿被明朝宫廷的画师画成图片作纪念,一次证明亚非之间友好交往的凭证。

其实在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朱鉴秋认为郑和下西洋到过非洲东海岸这是有很多明确记载的,《明实录》中就多次记载郑和出使西方各国的事迹。并且在非洲东海岸也发现了古瓷器遗址,其中就有十四世纪的瓷器,这也是一个佐证郑和到过非洲东海岸的依据。

而对于郑和是否到达过澳洲的问题,朱鉴秋觉得郑和带领的船队很有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根据《郑和航海图》上发现苏门答腊相连处的一大片无名的陆地就是澳洲大陆。郑和舰是郑和号训练舰的简称,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于1987年4月27日正式下水服役,它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的。郑和舰的到来结束了我国海军学院租借商船渔船等完成学院航海实习的历史。郑和舰属大连舰艇学院的管辖区,这也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以来专门为海军学院建造的远洋航海训练舰,更是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郑和舰1987年服役以来,圆满完成海军学员的实习、军事演练等重大任务200多次。郑和舰到2012年时累积总航程已经达到26万海里,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于围绕地球十多圈了,也开创了人民海军单一舰艇航程最远、所经过的航区港口和国家做多等多项纪录。

而且郑和舰不仅仅是一搜海上移动的军校为海军学员带去了汗多便利更是中国友谊的使者。郑和舰自服役以来已经完成了多次出访任务,到达了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并且还去往柬埔寨参与了国际维和运动,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港口留下了它的足迹,为中国的外交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印记。郑和舰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力量以及中国所倡导的和谐海洋的理念。郑和舰的武器装备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向外展露的资料上来看郑和舰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想象中的先进,都是1987年建造时的一些老装备。但是郑和舰的作用并非作战所以并不需要过于先进的武器。郑和是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中国与邻国和周边国家的和平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郑和的这次壮举也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带到世界各地的中国特色的产品也对中国对外的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洋之行为何终止?


那么,如此成功的举措为什么却在明朝宣德年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被叫停呢?我这里举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王赓武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之所以终止航行是因为郑和太成功了,“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远航的意义”(“永乐年间中国的海上世界”,《王赓武自选集》),由于不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朝帝国的安全战略便转向北方。

二是中国航海史研究会提出的,他们认为明朝帝国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在明朝帝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对远航的不同意见,这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据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

到了明朝宪宗年间时,又打算下西洋,宪宗皇帝下令索取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但是这些材料却被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起来,这位敢于抗上的官员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这位官员竟敢直指下西洋为“敝政”,可见内部反对之激烈。

明成祖继位后,一方面大张旗鼓屡下西洋,另一方面却是下令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

总之,下西洋只是皇家的特权,它对于海洋拥有绝对的权力,百姓断不可染指,皇家之外的海上贸易,更不用说海洋探险,有严刑峻法等着呢,沿海居民徒唤奈何!

所以说,中国失去海洋的原因,主要的并不是战略重点的转移、财政限制和有论者所谓的“黄色文明”,而是明朝统治集团对于海上活动的国家垄断。

当然,我们需要承认,郑和时代明帝国的海洋垄断经营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名的明史专家吴晗先生对此有过高度的评价,但是他认为,郑和之后,明朝由于采取了“放任政策”,放弃了对海洋的国家经营,“结果在商业方面由国营而恢复到以前的私人经营”,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在海洋上的失败,

他说:“八十年后,欧洲人为了找寻香料群岛陆续东来。他们不但拥有武力,作有组织的经营,并且有国家的力量做后盾,得步进步,不到几十年,便使南洋改了一个样子。……这是中国史上一个大转变,也是世界史上一个大关键。”(“明初的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见《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郑和航海档案为何被毁?

郑和下西洋的官方资料,就是当时的航海档案,记载了郑和他们近三十年七次航海经验和机密资料。据说航海档案是被明宪宗成化年间的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销毁了。明朝的正史并没有记载这件事,只是在明朝私人史书记载刘大夏焚毁了航海资料。中国的造船专家郑明在龙江造船厂厂志里发现了“海船已革,尺度无考”的记录,可以说明航海档案和造船的方法已经被毁,很显然有人销毁了资料和档案。

如果真是刘大夏销毁航海档案和资料,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部分认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所致,明宪宗成化年间,明朝已经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文官权力已经很大,已经不再是明初时期地位在军事贵族之下,他们认为虽然下西洋虽然宣传了国威,但是作为正使的郑和却是一名阉人,亵渎了国体。成化年间,有太监丛勇皇帝效仿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在皇帝索要档案和资料的时候,刘大夏说了句:“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万,虽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旧案虽存,亦当之。”明朝的顾起元在他的笔记中也记载这件事,“旧案虽存,亦当之”成了刘大夏毁灭资料的证据。

当然,也有人认为,刘大夏作为一个官员,他是不敢的销毁资料的。因为按照《大明律》规定,官员遗失军机钱粮资料要被革职重责的。目前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3620件明史档案,几乎都是明朝天启、崇祯两朝的,明朝前期和中期档案却很少。为什么呢,因为清代乾隆时期修《明史》的时候,只重视明朝末期天启、崇祯的历史,以此来体现清朝取代明朝的合法和正统性。对于记载郑和下西洋辉煌成就的档案弃之不用或是销毁掉了,这也是一种猜测罢了。

总之,我认为,不管是刘大夏还是乾隆修史,他们销毁了郑和航海档案。根本原因是农业帝国的土地理念造就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完全保守的制度,封建官员和皇帝都希望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处于这样静止状态是最好的,有利于他们的统治。因此封建制度是没有开放态度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是不需要下西洋的,陈腐的保守思想也不需要下西洋的。所以,郑和航海资料被毁是注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那些你不知道的内幕
船舶博物馆(22)
被阉割的战俘,逆袭成为流芳百世的伟丈夫丨马路轶事
[图文]郑和下西洋:600万两白银换来万国来朝的意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