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淄博烧烤为啥能火这么久?

从3月初以来,山东省的淄博烧烤已经火爆了一个多月。

“客流量之多,让我们猝不及防。”4月18日,身兼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协会会长的正味烧烤店负责人刘静对长城新媒体记者说。

晚上8点刚过,烧烤店里已经没有肉串了。“工人们几乎日夜不停,但肉串还是串不过来,供不上。”位于淄博市水晶街上的吴氏烧烤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他们这个店,一天的毛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

淄博烧烤火得连当地人都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从淄博火车站接上记者的网约车司机彭师傅解释说,可能和疫情期间在淄博隔离居住的部分大学生有关。当时,这些学生表示想吃烧烤,有关部门专门给他们提供了烧烤,让他们深受感动。今年天气转暖后,这些大学生组团回到淄博吃烧烤,把视频发到网上,形成了热点。

“和去年这时候相比,我的收入翻了一番。”彭师傅说。

在烧烤店比较集中的淄博市水晶街重庆路段,记者不仅遇到了来自济南、菏泽等地的山东人,还看到来自江西、广东等地的“远方客人”。来自安徽滁州的丁女士说,她前不久刚刚来过一次山东,爬了一次泰山,“回家后,看到淄博烧烤火了,又开车赶过来了。”

淄博市水晶街重庆路段的烧烤店门前,两位女顾客在引吭高歌。

其实,早在几年前,淄博烧烤就曾经火过一把。彭师傅告诉记者,2020年,一位知名歌手在淄博举办演唱会时,曾高喊一句“淄博烧烤最好吃”,让淄博烧烤火了一段时间。

刘静分析说,演唱会的观众主要是年轻人,而烧烤的目标顾客也是年轻人,这或许就是一位歌手能让淄博烧烤火起来的原因。“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市场。这一次,让淄博烧烤再次火起来的,好像是社交平台的短视频,而短视频的受众,同样是年轻人。”

下午,淄博市一家烧烤门店前排起长队。

在刘静看来,让她感到振奋的是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3月初,大学生组团来淄博吃烧烤,3月10日,淄博市政府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放了消费券,成立了烧烤协会,发布了烧烤地图,陆续开通了烧烤专列和烧烤公交专线,并宣布将举办'烧烤节 ’'烧烤季’等活动。一个多月来,和'淄博烧烤’有关的新闻几乎每天都能登上热搜榜,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一步步提升淄博烧烤的热度。”

在淄博火车站的公交咨询服务台,站务员于晨告诉记者,为了服务好越来越多的游客,目前,淄博的“烧烤公交专线”已经从周五六日运营调整为每天运营。

即使如此,也不是每一位来到淄博的游客都能感到满意。来自江苏盐城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这几天,淄博的住宿价格不是每天在变,而是随时在变,“一直在涨价。我预定的这家经济型酒店标间,3月份的价格还是200元左右,目前已经涨到三四百元。”至于淄博烧烤的味道,他表示:“一般吧,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而刘先生的女友吴女士则说:“有些地方的环境太吵、太乱了,甚至室内烧烤也有人起哄、唱歌,还有人进屋推销鲜花,我不喜欢这种氛围。”


淄博烧烤火了,如何持续火下去,让“网红”变“长红”?淄博上下都在寻找答案。

烧烤店容量不够,马上建设烧烤城;有人举报欺客宰客,市场监管部门及出手……连日来,长城新媒体记者在淄博采访发现,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烧烤从业者、普通市民,都在用细致的管理、走心的服务、真诚的热情,捍卫“淄博烧烤”这张闪亮的名片,全力做好“烧烤+”文章。

夜幕下,淄博浅海夜市座无虚席。

4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淄博市八大局便民市场,这里已经人潮涌动。炒锅饼、紫米饼、香酥牛奶棒等网红小吃店前排起了长队。“一盒卖7块钱,每盒的重量是半斤,只多不少。”一家销售炒锅饼的店铺售货员告诉记者,“一天能卖出1500多盒。”

记者看到,八大局便民市场入口处设有公平秤,市场管理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在此值守。“一旦发现商户有缺斤短两行为,市场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停业整顿等严厉处罚。”淄博市体育场街道河滨社区志愿者田女士说。

“这里的东西,价格比较便宜。”人群中,记者遇到来自河北省魏县的刘先生,他笑着对记者说,“淄博人民很热情。”

在淄博,记者碰到的一桩桩小事,印证了刘先生的感受。4月17日下午,记者刚走出淄博火车站,就有志愿者主动询问记者去哪里,带着记者寻找公交车;4月18日下午,记者准备打车去采访,陈姓司机听到记者提及的目的地后,马上提醒记者:不用花钱打车,前面二三百米就是,走着去就行;在一家烧烤店,记者采访的店主年龄偏大,当地口音很浓,前来就餐的曹女士主动提出:愿意为记者当“翻译”……

“我们出租车公司发了文件,不打表的、拒载的,只要被投诉,立马停运。领导说了,谁砸淄博的锅,就砸谁的碗。”4月19日上午,在从淄博市张店区赶往周村区采访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孙师傅对记者说。

淄博市近期开通了公交烧烤专线。

如何进一步规范烧烤业,政府部门一刻也没闲着。4月19日,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协会工作人员、澜溪小城负责人岳琳告诉记者,她正在参加区里召开的烧烤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淄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局一多半工作人员都下沉到“一线”,入驻烧烤店征求顾客意见,哪里不好、不到位,马上改。

除了烧烤IP,淄博还能打出哪些牌?“烧烤+”文章怎么做?在新开通的“烧烤专列”上,淄博市县的文旅局长们化身“文旅推荐官”,向乘客推介当地热门景点。除此之外,淄博市有关部门近日再放大招——游客在发车时间3日内,凭高铁票和身份证,可以去当地的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红叶柿岩等景区免费游玩。

淄博人深知,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淄博提出,全市38处青年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淄求职、就业青年学生提供每年3次、每次2晚的免费入住,来淄实习、游玩、访友的青年学生,可享受每年4次、每次5天的半价入住。

“让火热的烧烤业带动旅游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让更多人才和投资在淄博扎根结果,我们每一个淄博人都在努力。”岳琳说。

在淄博,说起烧烤,很多人都会提到魏凡福的名字。

4月20日,记者在淄博街头请一位姓唐的女士推荐一家“有特色的烧烤店”,唐女士不假思索地说:“去老魏烧烤店吧。”

老魏烧烤店的老板就是魏凡福。唐女士告诉记者,当地人都喊魏凡福叫“老魏”,他不仅是淄博市第一批经营烧烤店的人,还是小烧烤炉的发明者,“就是从他开始,我们淄博人才开始用小炉子吃烧烤。”

老魏在给小烧烤炉加炭。

老魏的烧烤店位于淄博市区北部,在九级便民市场的东北角。市场里,有几十家烧烤店。“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刚刚下午3点多,老魏就开始为“晚高峰”做起了准备,他一边加热地上的木炭,一边对记者说,“我这里,每天要招待两三百桌客人,最多时,一天能卖出1万多个肉串。”

“你用木炭烤肉,不担心烟气污染吗?”见此状况,记者立即将对话切入主题。

“这种机制炭不冒烟,加上我发明的炉子,对环境没有影响。”老魏说。

烧烤店的员工把肉串烤到七八分熟,再给顾客送过去。

今年70多岁的老魏,当过兵、干过车工、做过厨子,年轻时,住在火车站附近。“那时候,有些新疆人来到淄博,在街头卖羊肉串。我尝了尝,觉得挺好吃,就开始跟着学。”

那是1990年,魏凡福把自己的烧烤店起名为“老魏烧烤大王”,从此,一干就是30多年。“当时,人家新疆人用大炉子烤串,烤好后,再拿给客人吃,天冷的时候,肉串还没吃完,就已经凉了,影响了口感。我就琢磨,能不能做几个小炉子,摆在桌上,让客人自己加热。”老魏把自己的想法和邻居一说,邻居连声说好,两个人叮叮咣咣一顿操作,小烧烤炉终于诞生了。

让老魏意想不到的是,市场对小烧烤炉的反应“出奇好”,很多烧烤店纷纷效仿,做起了小烧烤炉。就这样,小烧烤炉不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变革,而且,还和小饼、蘸料一起,构成了淄博烧烤的灵魂“三件套”。

一闲下来,老魏就将目光投向正在吃烧烤的顾客。

“没想到,淄博烧烤能火成现在这样。”老魏对记者说,其实,烧烤在淄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烧烤只能沦为第二场。什么是第二场?就压根不是正餐。”

从火车站搬到现在这个位置,过程中,老魏烧烤店经历了多次搬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治理污染。”老魏说。

在淄博,很多烧烤店曾经存在占道经营、烟气污染等问题。2015年,淄博市开始引导露天烧烤“三进”,即进店、进院、进场经营,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无烟烧烤炉具。

“我们先是改用环保的机制炭,虽然成本略高一些,但依然保持了老烧烤的味道。”魏凡福的女儿魏辉带着记者仔细观看她家使用的小炉子,“然后,我们对过去的小炉子进行了改造,把炭火放在炉子两侧,中间放上水盒,这样一来,肉串烧烤后滴下的油就掉到了水中,不会出现油烟。”

记者在淄博的烧烤店里看到,无论电烤还是炭烤,烧烤炉的结构都基本相同。一个小炉子,让淄博烧烤实现了华丽转身,既留住了烟火气,又远离了烟气污染。

机制炭加上精心设计的小烤炉,让烧烤告别了烟气污染。

“统计资料显示,更换无烟烧烤炉具后,我市露天烧烤的油烟排放量大大降低,对保持环境空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后,淄博又出台了烧烤管理“十条规范”,对烧烤经营场所、炉具使用、净化装置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对“无烟烧烤大院”和“环保无烟烧烤经营点”进行挂牌监督。

“淄博烧烤,没有烟熏火燎,环保又好吃。”家住淄博市九级便民市场附近的曹女士对记者说,她经常和家人来老魏这里吃烧烤,“这里的环境比较清净,不像有些地方那么嘈杂,关键是味道好。”

●去年5月,山东大学1.2万名学生被转运到淄博隔离。隔离期间,当地为学生提供了餐饮和后勤服务。而最后一餐,当地政府甚至包下了一个区的烧烤店为学生践行,这也成为淄博烧烤走红网络的源头。在这之后,淄博民众的热情与真诚也让热度进一步升级。

亲历者讲述淄博烧烤走红网络原因,数度哽咽

去年在淄博隔离的一个多月里,山东大学的学生们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情款待。离别时,学生们留下感谢信表示,春暖花开时会再来淄博吃烧烤。

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参与并见证了这个约定。

齐文化博物院院长 马国庆:

因为在隔离时很无聊,到了晚上,我负责把我们齐文化的故事给大学生们办一个讲座。说实话,这些孩子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过他们。再后来,我感到很多大学生来我们博物馆参观,来吃烧烤,还有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带着同学回来淄博吃烧烤。

时隔一年,再谈及此事,马院长依然情绪激动。

齐文化博物院院长 马国庆:

我们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他们(隔离大学生)的呵护超过我们孩子,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没这么小心过,说实话。没想到这些孩子非常懂事,他们像一群飞走的燕子,又飞回来了,这是让我很感动的,说实话。

随后,淄博市民热情到反常的操作在网上掀起了更高的热度。比如,五一期间预定酒店坐地降价收拾出私人房间让外地游客免费住宿

在我们入住酒店前,偶遇了酒店的老板苗先生,得知我们是媒体,他立即安排了车辆和人员,全程接送我们采访。

遇到这样“特殊待遇”的游客不在少数。

游客:人来人送,车接车送,住酒店都管接管送。

游客:

过了十点半应该是不可以再进园区了,但是公安民警会找到我们这个桌,然后拿着照片给我们看,问“26号桌,这你们的朋友,他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帮他拿出去……” 民警会帮我们拿东西,这个,很到位。

商户:不涨价、不宰客,想挣长远的钱

游客的大量涌入是对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当地有官员就喊话“谁敢砸淄博的锅,就砸了谁的碗!

面对爆棚的市场需求,商户们即使心动,也不敢轻举妄动。

记者来到鲁中地区最大的生鲜和海鲜物流园,这里也是淄博烧烤重要的供应地。在园区入口出,标牌上写着醒目的“诚实守信 公平交易 杜绝欺诈 文明服务”等文字。

据商家介绍,这些标牌是最近几天才装上的,市场方面也希望每一位商户都能在淄博烧烤火了之后依然能把诚信二字牢记在心间

商户:

这个羊(销量)的话,是从3月中旬左右就开始增长,一直到4月份增长了40-50%,价格没有浮动,我们就正常的卖价。

淄博德州商会会长 苗金周:

赔了三年的钱,看到市场这么火,确实心里有点痒,但是通过政府这几次开会,我们也很明白,挣一天的钱,不如叫它一直火下去。

民众:时刻注意言行,不给淄博抹黑

除了政府的努力,淄博赢得的广泛好评也来自每个淄博民众的珍视和付出。不少市民表示,会时刻注意言行,生怕给淄博抹黑。

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 林嘉康:

因为现在淄博火了,我们理工大的学子就想也为这个热度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努力。

淄博市民:

出来看到垃圾就想捡,就想把自己的城市搞得更好一些,让外地的朋友开来这里更舒服一些,心情更好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业评论|洞见学堂:淄博烧烤是如何“爆红”的?——基于4C营销理论
凭什么是淄博?淄博“凭什么”
淄博烧烤有多火?来看看这些数据
烧烤火爆出圈 激发经济活力
敢宰客就关门!被大学生带火的山东老城,背后真相让人泪目~
寻一处烟火 品一方“淄“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