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教育随笔:只想安安静静地育人教书

今天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篇博文——"教育为谁",李老师在博文中的几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也为自己今后该如何走下去打开了一扇门:

1.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就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朴素的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2.我现在也没想那么多的什么特色,就想让我们的老师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我呢,认认真真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就可以了。

3.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

4.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

面对目前越发让人无法读懂的学校教育,以及日渐浮躁的心灵世界,李老师的这四段话无疑给了最好的阐释。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对于“教育究竟为了谁?”的理解:

一、不要把学校当做满足自己私心贪欲的场所

学校原本就是塑造和洗涤灵魂的地方,自然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了这一出发点。可是随着社会上这种物欲横流之风的侵入,学校教育也被功利心所腐蚀了。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像李老师所说,有的校长口口声声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际上他一心追求的是办“局长满意的教育”和“媒体关注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成为“名校长”,那接下来的肯定是前途无量,飞黄腾达。于是我们会看到教育如火如荼地发展,最终打造了多少名牌学校和著名校长。

再看看有些教师的行为何尝不是如此,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可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可以见见阳光,为了自己能够成为“优秀”,成为“名师”,不惜牺牲孩子的利益。为了得到可以让自己有所“成就”,就可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学生痛苦之上的比比皆是。

以上这些行为已经不是“真教育”了,有人说目前最大的假冒伪劣产品就是“假教育”。的确是如此,目前这种唯分数至高无上的教育就是假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何有的考试会作弊,为何会弄虚作假,难道是孩子们生来就具有的吗?其实就是教育的虚假行为让有的孩子也学会了如何“造假”。

二、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给我们,就是给予了我们极大地信任和无比的期待。正如李老师博文所说的一段话:我想到台湾作家张晓风,她一次送儿子去学校,当儿子向她告别后,她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回到家里,写下一篇散文,题目是《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啊,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最后一句发问,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的心。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不都是为了回答这位母亲的发问吗?

可是我们往往看到是有些孩子走出校园以后,却成了问题少年,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试想当初孩子背上书包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是如此的天真无邪,为何多年以后会让自己如此污秽不堪。这难道不应该反思有些虚假教育行为导致的恶果吗?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呢?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播种就播种,该除草就除草,该施肥就施肥.......既然教育是农业,那就应该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让每一颗种子在教育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可以作为一名播种者,精心呵护幼苗慢慢长大。可是有些心急的人却要违背自然规律,不断“拔苗助长”,甚至将这一方田园改造成“生产车间”,打造着一个个规格一样的零件。这些人为产生的行为完全可以避免,却在频频上演?

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这里的健康当然包括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快乐成长更是教育所应该完成的任务,可是我们的孩子快乐吗?是否始终在为总也做不完的作业而苦恼,是否在为始终无法令老师、家长满意的考试分数而纠结?

三、为了坚守自己的良知安安静静地育人教书

我们今天的教育为何让人如此无法释怀,就在于有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教育其实很朴素的,那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求真。那么作为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不辱时代的使命,就应该坚守自己的良知,面对孩子们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你只有学会安安静静地育人教书。

尽管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太多的诱惑,只要自己心中有孩子,有真爱,有博爱,你的脑海中就不会有“差生”这一概念。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同样也是不能任意“毁坏”的。

既然学校不是功利场,那就不要让自己的眼睛被各种名利所迷惑,一旦人的心坏了,就将毁灭一群孩子,让很多家庭失去希望,这将是多么让人感到痛心的事情,也会让自己抱憾终生的。

既然你已经选择走上这三尺讲台,也就注定选择了清贫,既然物质上已经不会富有了,那就不要让自己的精神也匮乏。

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活着就要有所价值体现。有人用一生在寻找自己是否成功的答案,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有人认为当官就是成功;有人认为有钱又有权是更大的成功。

的确,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功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让孩子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合格公民。

那么,为了自己的成功人生,忘记名利给自己带来的迷惑,让自己安安静静地育人教书,自己同样也会奏出灿烂美好的乐章!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任教初中物理学科,担任物理教研组长。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中学物理》、《中学生报》、《数理报物理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网站初中物理栏目》、《青少年科学探究》、《好家长·创新教育》、《博览群书教育版》、《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教师帮》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

通讯地址: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邮编:261400

联系电话:13156917678

QQ:737454148

个人微信号:p737454148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pengchagu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妨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库
成长
“点卯”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
陶继新 费广海|凝聚师生之心,激活生命潜能——费广海校长的治校之道(中)
我们能为学困生做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