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

诗以含蓄为美,最忌平铺直叙。因此,有些诗人喜欢借闺怨诗这一题材,用古代女子伤春怀人的复杂心理状态,表达自己或惆怅,或悲伤,或失意的人生境遇。

白居易在一个春天也写了一首闺怨诗寄给刘禹锡。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

春词

白居易 〔唐代〕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在小楼伤春,点点愁心升到女子的眉心。她背着鹦鹉,不肯回头。这首诗没有道出女子在愁什么,反而是营造出一种层层叠叠的神秘感。

这愁绪,好像被低低的花和绿树重重掩映着,连女子自己也不知道。 白居易的这首诗采用静态的描写手法,用焦点镜头把女子定格在小楼上。

对于好朋友白居易写过来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刘禹锡是怎么回复的呢?刘禹锡也是回了一首诗。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认为,你这位打扮好新妆的美女,自己躲在小楼上当然无人赏识。还不如从小楼上下来,走到庭院中间,看看庭院新春绽放的朵朵花,蜻蜓也会被你的美貌所吸引,飞到你的玉簪上停留。

刘禹锡的这首诗用动态的视频,让我们的视线能够跟着这位女子,从小楼缓缓下来,到庭院中,还巧妙地捕捉到蜻蜓飞到女子头簪上的镜头。

虽然有的诗词赏析把刘禹锡的这首诗也解释成春愁,但我认为这种解释方法不符合刘禹锡的诗风。

刘禹锡和白居易还和过两首著名的诗篇,其中一篇是白居易为刘禹锡鸣不平,认为像刘禹锡这样的人才,却屡屡被贬官,一呆就是23年,整个人生都被白白被耽误了。

对朋友的同情,刘禹锡回复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即便是已经翻了的船旁边还会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有万千树木焕发生机。

诗中流露出自己对宦海浮沉的豁达胸怀。这是何等豪情!

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友谊一直在继续,二人在古代都算是很长寿的。乐观的人总是活得长嘛。老年的白居易又写诗向刘禹锡诉苦,认为自己老了,眼睛看不清了,腿脚也不利索了,诗中流露出对老年的消极悲观情绪。

刘禹锡告诉白居易,多艾灸会延年益寿,年纪虽然大了,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阅人如阅川。想到年老的这些好处,心情非常舒畅。

最后说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说,不要说太阳下山天色已晚,即便是晚霞,也能霞光漫天,绮丽无比。这又是何等的潇洒豁达!

总之,白居易的诗好像是一幅无声的静态仕女图,刘禹锡的诗则更像是一段活泼的美人赏春短视频。你更喜欢谁的风格?春天来了,装扮好自己,出游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的春愁,白居易和刘禹锡笔下的女子,哪一个更美?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齐风诗评】第3期
唐代两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之间的这两首唱和诗《春词》《和乐天春词》,充分展示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白居易与刘禹锡比拼诗词,结果《唐诗三百首》给出了最终答案
白居易与刘禹锡一唱一和,写女子的春愁,晚年真的清闲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