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自然教育史论

引言——古代中国

自然教育学与教育自然法的丰厚思想资源

自然教育学在中国本土思想体系中并非异质学说。亦可见,中国的现代教育学可扎根于《中庸》《道德经》《逍遥游》《孟子》等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源,并可与西方的现代教育学思想相互会通、相互支援、相互提升。

输入标题 bcdef

先秦文献《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这天性的集合其实就是一个活人即“自然人”。离开天性的规定而将“自然人”变成的那个“社会人”,是人为设计的,是人造的,是背离自然目的的;由于脱离人的天性的规定性,这样的“社会人”的生产过程当然不可能合规律合目的。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良好的教育必须三者一致起来,于是“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必须与人不能决定的“自然的教育”一致起来。于是“自然的教育”(即人自身的自然或天性)成为“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的立法者。

这样的教育立场和教育观念可以在古代中国找寻到支持和支援,找寻到可供进一步提升的思想资源。早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人便找到避免人“变坏”的良方。例如,《老子》主张“复归婴儿”,《孟子》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都是为了防止人生的异化,以始终保全人的天性。

《礼记·中庸》开篇即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现在看来,这段话涵盖了卢梭自然教育学的全部原理,它清晰地界定并确立了教育的自然法。这段话是教育自然法的简易而准确的表述,同时可以视为全部西方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的一个总纲或提要。

《中庸》又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又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是说,人应当诚天之诚,人道应当忠诚于天道,即人应当自觉使自身与天合一。接着,《中庸》复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未发”者,潜在也;“中”者,内在也。“未发”与“中”等义,其实就是“性”、天性、天性资源。而“诚者,天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谈的也是“性”。可见,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天道、人道是贯通的,天命、天性是贯通的,天道、人道、天命、天性是统一、同一的。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自明诚谓之教”,以此可知,教育如果尊崇并遵从天道、人道、天命、天性,便能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达到“明”的境界:“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天性、天性资源在人那里表现为潜在的“未发”以及内在的“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在展开自己而转化为“发”的过程中,即潜能转化为具体现实,内在转化为外部现实,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这一转化过程使天性保全其自然而得以按其本性展开,便是“发而皆中节”,便是“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未发、中是天性、天性资源,是“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即“发而皆中节”,是“天下之达道”。这是主张,人生、社会、文化、教育都应遵从天性,充分利用天性资源。人生、社会、文化、教育其运作的每一步均应当师法天道,确保“发而皆中节”,这便是“中和”。于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宇宙、人生的大团圆、大繁荣、大和谐、大统一、大同一,此即谓“中和”。这便是“天人合一”之境。

《中庸》还有一段话是专门表述开创“致中和”这一局面之方法论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说,天下万物各得其所,即各得其自然而然,各得其自由自在,这是自然的目的,这是天道;人道应当体现天道,应当担当天命;人自身亦应当“尽人之性”,同时又能“尽物之性”;人能做到这一切,便是对“天地之化育”及其规律的发现、尊崇、遵从与唱颂;“赞天地之化育”会导致这样的局面:人道彻底体现天道,天性完全实现天命,人亦由此而得以提升到天地的代言人这一崇高地位,从而与天地并列为三,“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由此得以自我实现,宇宙人生均得到大解放、大解脱、大自由。

可见,《中庸》这里谈了教育的自然法,同时又指出,教育的自然法又与一切人文世界的自然法是同一的,先秦《中庸》的思想如此富于先见,屡仆屡起,于今不灭而能够依然大放光芒,古代中国的优秀思想传统之宝贵于此可窥一斑。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

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各宗教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先秦老子、孟子,经由宋明心学,尤其是到了明代罗汝芳、李贽那里,童心主义成熟起来,而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学说。童心主义与西方现代学说多有可以会通之处,例如,童心赤子概念,“童心”比任何其他概念能更好地体现彻底自然主义和彻底人本主义。彻底自然主义和彻底人本主义的交汇点不可能是别的概念,而只能是中国的“童心”(赤子之心)这也是童心主义可与西方思想会通的地方。童心主义主张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的建设应当彻底回归人之自然规定性,童心及其人之天性资源是人文建设的原点和根本。

古代中国具有自然教育学、教育自然法的丰厚思想资源,于此明矣。中国自然教育从古至今,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问儿童是什么?
刘晓东:从事游戏的儿童是“伟大的儿童”
封面故事 | 走向“伟大儿童”
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何其难哉!
“中华之魂------和”摘抄
《道德經——老子如是說》第 七十三 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