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詩里的情 天倫無盡
  
 
   
 狂放不羁的李白,蔑视权贵,笑傲王侯,甚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醉中仙”,但对待子女却也柔情如水,父爱深深的。请看他的诗《寄东鲁二稚子》,这里的李白,可不是什么谪仙,而是一位普通的父亲,胸中涌动着的是寻常人都具有的既怀乡,更思念子女的真情: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枝桃,枝叶拂轻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已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当时李白的家暂住在山东,他去南方游历,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平阳,小的是儿子伯禽。诗人看到江南吴地已经是春耕时节,蚕已三眠,马上就要结茧了,遂想起了自己家里的土地谁来耕种呢?家楼东的桃树是自己当年亲手种的,现在应该与楼一样高了。桃树这样,那家里的孩子呢,当然也长高了,可怜这两孩子,一定会思念父亲而泪下如泉。想到这里,这位本来不以儿女之事记挂心里的硬汉肝肠寸断,很快地写了这首诗告诉孩子们,父亲也在思念着他们!
  我们在李白的诗集里很少看到有关家庭生活的诗篇,但这首诗却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只有怀着赤诚之心,爱儿女,爱家庭的男人才是真诚的男人,当之无愧的父亲!
  确实,血浓于水的亲情总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断增长而光景长新,有许多事情,当时语笑浑闲事,过后思量尽可怜,纵是无情也动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丁的消长,爱我们的亲人只会减少,不会增加。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格外珍惜亲情,把得到亲情的滋润说成是享受天伦之乐。诚然,我们大多数人注定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才是生活之根本。冬日的寒夜里,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围着火炉,品尝着父母精心为我们做的饭菜,虽然很普通,但心里却是平静、安详、幸福;不在一起时,有的是思念,牵挂。相聚时刻其乐融融,分离日子是殷殷思念,不也是别样的一种美丽?所以,人们特别喜欢孟郊的《游子吟》,诗里将儿子临行时母亲对他的关心和呵护刻画得如在目前,很拿唤起读者对慈母的感恩之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据说在新加坡,孟郊的这首诗被评为流传最广的古诗。为什么流传千古而历久弥新呢?母亲——这个世界上和我们最亲的人,因为那一根脐带,任子女走到哪里,母爱也会延伸到哪里,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每一个人都有母亲,都沐浴过母亲慈爱的圣洁的光辉。母亲不仅用人世间最无私最博大的母爱哺育了我们,还以宽厚待人、勤俭持家的高尚品德教育了我们,使儿女们从小就知书达礼,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的人生道理。母亲温良恭俭让,处事谦和善待生活的良好风尚启蒙和拓开了后人的成长之路。
  这首诗说出了古今无数儿女心中的话——感谢母亲,孩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你看,诗里描写的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白发苍苍的母亲在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虽然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但母亲总怕孩子很迟才回来,所以,她缝了好多,而每一件衣服每一道针线都缝得那样的密,那样的牢。天下的儿子看在眼里,谁不感动?父母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孩子,而孩子报答父母又是多少呢?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父母抚养子女之日长,而子女赡养父母之日短。因此孟郊觉得,自己的感恩之心,正像小草感激太阳在春天带给的温暖,不过像萤火一样微不足道啊!
  孟郊走了,离家远去,离母亲远行了。但他的心还系着白发苍苍的妈妈。他知道,妈妈的这颗新,一定为牵挂他的安危而逐渐衰老。于是他写信给老娘了: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现在好多朋友没有写信给父母的经验了,想要什么,打个电话完事,所以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家书抵万金”。而从前的人们接到家信时的喜悦实在难以言状。这首《归信吟》是他在长安时寄信给母亲时。他功名未成,不能回去,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他知道娘也一定非常非常的想念他,而他却不能衣锦还乡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想到这一点,泪水扑簌蔌地流,信请人带走了,自己的魂也随着远去,心空荡荡的,像丢掉了什么。
  像白云眷恋着山岫,像清泉向往着海洋,儿女的心总是依恋着父母。母爱是上帝给与人们最尊贵的恩赐。
  傅庚生之《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第一章“精研与达诂”在分析了《游子吟》后,举了蒋心余(蒋士铨,乾隆时江右三大家之一)《岁暮到家作》,进一步说明慈母之爱抚,如春晖之无尽。诗云: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朋友,你远行过吗?去外面读书,或者工作,时间久了,当你把准备回家的消息告诉家里的时候,知道谁最激动=最开心吗?是母亲!为了你的回来,她准备了好多天,你喜爱的食品,家乡的土特产,温暖柔软的被卧……然后是天天倚门翘首,盼望人归。当你踏进家门时,母亲会上上下下地仔细看一遍,长胖了、高了,她高兴,瘦了,脸色黄了,她焦急。在父亲的催促声里,她又赶紧为你淘米、洗菜,做上一顿最可口的饭菜……
  这首诗感情特别真挚,诗人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描写出母亲看到儿子归来的喜悦与关心。诗把母亲爱儿子的种种举状尽皆写出:母亲缝制的棉衣非常细密,惟恐儿子在外穿破;家信又刚刚写完,墨痕犹新;一看到儿子回家,就爱怜孩子瘦了;把儿子喊到身边,仔细地问在外面是否困苦艰难……如此种种,我们不是都经历过,感受过吗?面对母亲的深厚无比的爱,诗人是惭愧自己没能尽到儿子的责任,低着头,不愿意把在外面的风尘之苦告诉她。亲爱的朋友,当母亲用粗糙的双手拂拭着你的脸,仔细地端详久别的你时,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我读清人作品不多,但记得在早年读过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印象十分深刻。蒋母最贤惠之处就是善于教育孩子,规劝丈夫好好为官。可谓是贤妻良母。这篇文章写蒋父任侠好客,家产中落,其母毫无怨言,丈夫远行他乡,她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明理。其中一段尤其感人:
  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读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这段话读来令人感叹唏嘘,潸然泪下。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爱子女,为孩子的成材费尽心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体察父母的苦心,在今天独生子女普遍的情况下,应该毫不犹豫地担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也许是父母之恩高若天,深若海,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古今诗词里,少有写父母的诗词,而多的是兄弟姐妹之情的诗篇。

   
 
  可能王维父亲早丧,家里弟妹多,为了维持家里的经济开支,他早早地离开家乡,去寻找别样的生活。自觉挑起家庭经济的重担。他先是投到玄宗大哥宁王李宪门下,由于得到李宪的青睐,引荐于太平公主,遂高中解头(状元)。这段时间,家里的千斤重担都压在母亲的肩上,他总觉得不应该让母亲一个人挑着全家的重担,母亲太苦了;总觉得自己对弟妹们照顾不够,对不起他们。对家庭,对弟妹,总怀着一份深深的愧疚。
  高中魁首以后,他兴冲冲地回家,把这消息告诉母亲,告诉弟妹,又匆匆赴大乐丞任,《别弟妹》诗两首,就是他匆匆而回又匆匆而别的情况下写给弟妹的。从中可见他们骨肉深情之一斑:
  其一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其二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
    别此为最难,泪尽有余忆。
这两首诗就是他年轻时走上仕途不久的作品,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很真实地表达了对弟妹的热爱与眷恋,还带有一丝别离的忧伤。
  第一首写与妹妹的离别。诗人回家不久,又要远行了。最不舍的是妹妹。几年不见,两个妹妹成长起来了,终于长得亭亭玉立,渐懂人事了。她们学着对铜镜打扮,也知道笑的时候用罗巾掩脸。想到当初远行时她们还很幼小,不懂得什么是亲疏远近,现在知道我是她们最亲爱是大哥了,这次离别时她们依依难舍,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不断地流,一直擦个不停。
  柔情似水,女孩子的眼泪总是很多的。王维看到妹妹落泪,心里怎么不伤感呢?但是,为了生活,为了让她们过得好一些,他不能不远行。你看,诗人笔下的两个妹妹是多么的可爱,他对妹妹的情意又是何等的真挚深厚!诗里既有对妹妹长大懂人事的欢欣,更有兄妹情深而别离的惆怅。感情非常真切。
  第二首是写与幼弟分别。这个弟弟是全家年龄最小的,诗人去长安时他什么也不懂,所以王维回来时他也不认识,睁大了眼睛望着他。相处了一段日子他也渐渐习惯了,知道这是自己的大哥,但他非常顽皮,常常玩得找不到人影。小孩具有学人言语的爱好,学江南人的说话学得惟妙惟肖,也爱吃江南水乡的食物。与这个天真的弟弟分别是最难的,抱着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流着泪,离开家后还不断地想念他。
  有这样一个热爱自己关心自己的哥哥,真是极大的幸福。
  他与老二王缙的感情更加不同,两人年龄相差不多,在一起的时间最长,风雨里患难与共,感情尤其深厚。安史之乱中,他来不及跟随玄宗驾幸西南,被叛军捉住,拘于普施寺。安禄山以前去朝廷的时候就非常欣赏王维的才华,逼他到洛阳供任伪职。他便服药称喉咙失声。叛军头目在凝碧池举行宴会,召集众多梨园弟子合乐,王维十分悲痛,赋诗曰: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当时传到肃宗皇帝行在(皇帝临时住所),肃宗读后也很感动。西安洛阳相继收复后,凡任伪官者皆定罪,但王维的这首诗描写叛军作乱后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自己眷念旧朝的忠贞,其情可悯;同时王缙全力恳求肃宗,愿以自己的官职纳乃兄之罪,王维遂得以免遭缧绁之苦。从中我们可以见到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王维17岁那年,正逢一个人在京都过重阳节。以前每年这一天,他都要和自己的兄弟插上茱萸,登高饮酒赏菊,而现在第一次一个人单独在外,很自然地想起家里的父母兄弟来。于是,寂寞的王维,写了那首不朽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要知道,王维兄弟情谊很深很深。王维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其父早逝,早慧的王维十五岁就开始了两京的游宦活动,自觉担当家庭责任的使命感,形成了他特殊的心理状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时孤身一人在长安的作品。身居异乡,独为异客,“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家中只有寡母一人支撑,每当佳节临近,怎么不引起了他强烈的思念之情?二十刚出头,他就进士及第,从此进入仕途。这首诗很通俗,妇孺皆懂。但它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能够揭示出人们最普遍的心理——每逢节日格外思念离别的亲人。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成了我国流传最广泛的名篇,第二句也成了经典成语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唐人作诗之妙,就在于将本来可以直接抒发的思想感情,蕴涵在诗的深处,曲折致意。明明是自己思念,却背面敷粉,写对方想念自己,转了一层,欲说还休,吞吐含蓄,情致宛然,读来回味无穷。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里说“实境”是“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王维这首诗就是“取语甚直,计思匪深”,朴实无华,似乎也没有精心构思写作的技巧,但“遇之自天,泠然希音”,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       
  现在的孩子,十八九岁了,上大学时父母一直送到学校,忙着为他们报名注册,铺床打水。但以后几年里,除了打电话向父母要钱外,在佳节来临之际,有几个真正能够想到故乡,想到给父母送上一份祝福!
  与王维这首诗的写法相似的,除了杜甫的《月夜》还有高适《除夜作》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等。高诗是这样的: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早年未达,后经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为封丘尉,县尉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地方治安,缉贼捕盗。他上有县令、县丞,是一个不到九品的小官儿。在高适看来,这是一个“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苦差使,他心里实在不能忍受过这种低三下气的日子,不久就辞官。安史之乱起,随哥舒翰守潼关。以后在玄宗、肃宗、代宗各朝,不断升迁,最后官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成为唐代诗人中最显赫的一位。
  这首诗当是他在未显达而四处游历时所作。除夕之夜,独居旅馆,寒灯荧荧,心里顿感凄然。多年奔走权门,四处流离,迄无成效,心好冷好冷。在这除夕之夜,心里想得很多很多。为什么胸有文武术,却不能货与帝王家?外面,人们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阵阵热闹使他倍感孤寂,在家千日还,出门半时难,不禁想起昔日在家里的温暖日子。此刻,亲人们一定会思念远方的自己吧?离开家庭这么多时间,年老的父母何时不在想念自己啊?明天,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他们双鬓也一定会增添新的缕缕白发,而我,却一事无成!
  中国的知识分子千百年来一直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怀才不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本是苦守寒窗十年的终极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人生的全部,其中的“治国、平天下”大概就是“文武艺”的最高成就。但生活总常常和你开玩笑,虽然自己文成武就,满腹经纶,或者“胸中自有百万兵”,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好买主,找不到一个识货者,因此胸中的货色一直卖不出去。于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家,而产生回家去吧,回到温暖的家,享受人间的至爱的念头。这样,也就彻底抛弃了所谓的理想。
  眼前无路想回头,本是人之常情。但是,高适尽管怀念亲人,心情悲凉,无奈。却没有打退堂鼓,路总是坎坷不平的,把它看作是对自己毅力和意志的考验吧,还是坚持走下去,凤凰不会永远与麻雀栖宿在一起,总有一天会发迹的!
  高适就是这样不断地自勉着,沿着坎坷的路走了下去。后来终于发达了,贵为王侯,成为唐代知识分子奋斗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他比李白杜甫幸运得多。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也采取相似的写法: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是北方民众的一个重要节日(江南一带不太重视这个节日),古代,每逢冬至,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其乐融融。白居易在大家庭里排行二十二,可见他们白姓家族人丁也颇为兴旺,兄弟们在一起过节时一定热闹非凡。我们年轻时过节就最喜欢与兄弟姐妹们在一起胡闹,年长了,有了许多心事,才会在“
家笑语漏迟迟”时一个人跑出来,“一星如月看多时”。这样的情况,只有结婚生子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传说白居易还未弱冠,便以文谒当时大文学家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年纪轻轻,竟然跑到京城里来混日子了,怎么混得下去?但当他披卷读白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后,遂感叹说:“我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前言戏之耳。”这首诗颔联妇孺皆知,而知全豹者不多;也有一些选诗的集子单选前四句,而把后面四句删去,这实在是不懂诗的人胡搞所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须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最后两句,点明了赋此诗的本意。诗人送别友人,他指着眼前无边的春草说:你看那原野上的草长得多么茂盛,像一张巨大的地毯把大地覆盖起来。尽管一年之中也有枯黄的时节,但只要到了春天,它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任何野火和外力都不能消灭它们,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现在,那绿草蔓延扩展,一片翠绿,把古道都占满了;在晴朗的春日照耀下,显得是那样的生机勃勃,一直蔓延到遥远的荒城。是在这样的情境里,你要走了,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前进。而我的那颗多愁善感的心,装着满满的离情,它像眼前的青草一样无边无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要知道,诗人那时只有十六岁,就能够化情思为景物,以形象恰切的比喻来表达自己胸中对友情的珍爱,以前的诗人们还从来没有以草喻别情的比喻,这比喻又是非常地恰巧形象,怎么不使顾况惊叹呢!从这里,我们足可以看到,白居易是一个重情且多情的诗人。可是,为了生活,为了前途,年纪很轻他就出门远行了。冬至又宿在一个邯郸的客店里,呆呆地守着一盏昏灯,独
自抱着双膝凝想。没有
亲人的笑语,没有同伴的豪饮,他怎不思念亲人呢?他想,虽然夜已经深了,家里人一定还坐在灯下,念叨着我现在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呢。
  白居易早年学习非常刻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与元九书》),广采博取,为我所用,才成为唐诗的一代大家。他明明自己思念亲人,思念兄弟,却偏偏说家人在这个时候一定思念着自己。这和王维、杜甫、高适所作异曲而同工。
  诗人总是有一颗敏感且多情的心灵,身在远方,无论大小节日,都会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人。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写的是寒食节的思念: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节禁火是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出亡在外最困难的时候,无食果腹,介子推毅然地割下自己的股肉让晋文公吃。重耳回到国内当了君主,大封一起流亡的大臣,却忘掉了介子推。子推不求利禄,与老母一起躲到山上自力其食。后来晋文公想起这位恩人,非常内疚,力请子推下山为官而无果。他想,我放火烧山,看你下来不下来。结果一把火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上。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很有气节的介子推,在他被烧死的这一天禁火吃冷的食物,故称寒食                   
  唐代写关于寒食节的诗歌很多,有关禁火风俗的有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写了这首诗名声大振。据孟棨《本事詩》载:一日,夜將半,韦(韩的朋友)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與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剌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宮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與与此韩翃。’”
  这个韩翃因写了这首诗而老来得就功名,皇帝不会不知道此诗所含的讥讽意思,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妙景色,美不可言,令他喜爱不胜了!
  寒食节是古人享乐的节日。在清明前两三天,那时正是春天最美好的时候,春和景明,万物向荣,绿草如茵,百花鲜妍。每临这一天,许多红男绿女纷纷去郊外踏青赏春游玩,偶尔也有社交活动。尤其是在京城,寒食节更成了男女们幻想得到奇遇的节日。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韦应物宦游异乡,孤单伶俜,在这传统节日里,分外想念在京城里的几个弟弟,故而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句写时,写地,写气候,又重在写冷。时是禁火的寒食节,地是寂寥无人的空斋,气候又是霏霏春雨,诗人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过节,能说不寂寞吗?虽为春天,但春寒料峭,加上心理上的异样孤独,也就格外感到寒意阵阵。这里的“空”字,不仅是官衙空空荡荡,更是内心的空虚无凭!外面,小鸟儿愉快地歌唱着,它们快乐的鸣叫声使作者想起在家乡时的情景,每当春天,总是与弟弟们一起走出书斋,到外面欣赏春天的大好景色。看草绿花红,听鸟声宛转,有时甚至狂放地躺在如茵的绿草上,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正如王羲之所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信可乐也”。而现在却一个人静静地立在这偌大的官衙里,任凭外面流莺百啭千啼,悦耳如乐,也唤不起他的兴奋了。无聊极了,便以饮酒赏花来消除自己的寂寞忧闷,但是,看到花儿鲜艳,也就更加思念弟弟他们了。这时候他们在做什么呢?以前,每逢寒食节,自己总和他们一起,带着食物,去芳草如茵的杜陵一带,饮酒赏花,疯狂地玩上一天。按照以往的这一习惯,如果今天长安天气晴明的话,他们一定兴致勃勃地到城南的杜陵一带踏青去了。是啊,良辰美景,岂无赏心乐事?诗人以拟想的诸弟在家乡春游之乐对照自己眼前实际上的空斋之冷,而不直接抒发自己怀念诸弟,感叹孤寂的感情,但作客情怀,思亲情绪的旅思,尽皆包融其中,诗味也更深沉茹永。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节日降临之际,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人们都因亲人不能在一起共度佳节而遗憾,而思绪绵绵。
  
  古人说“士穷节乃现”,同样,在战乱频仍,饿殍遍地的情况下,更能够见证兄弟姐妹之间情谊的深浅厚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来各自飞”,这是无情人说的无情话。珍惜人间情义的人决不会这样。试想,亲人离散之后,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够重新见面,也许是永诀。因为分手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简直难以想象:缺衣挨冻,少食饿死,染疾病死,拉丁战死,盗贼杀死……所以,有时候兄弟分手,姐妹离散,也就是永别。
  杜甫不仅热爱国家社稷,更是一个深爱自己弟弟的模范兄长,他的《月夜忆舍弟》就是反映战乱岁月里思念亲情的名篇,至今铭刻在人们的心田: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老杜四处流浪,乾元二年(759)秋,他流浪到秦州,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四年多的战争使无数的人们失去家园,诗人也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在天地之间飘泊。道路阻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切断了。一到晚上,荒野了无人迹。偶然传来失群的孤雁在天边一两下凄厉的叫声。诗人在暂栖的小屋前踯躅,寒寒的月光照在他的身上,冷冷的露水默无声息地润湿着他的衣服,看到月亮,想到弟兄们像被驱散的鸟儿,各自东西,如今也不知道在何方,更无法了解他们的近况。战争还未结束,在这“家书抵万金”的时代里,寄信根本不可能送到。唉呀,不知道他们是否平安?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老百姓什么时候能够过上安心的日子啊?
  往昔兄慈弟悌,一起读书写字玩耍,饮酒赏花品茗,享尽天伦之乐;现在家亦无家,国也不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的担心,令诗人忧心如焚!      
  诗人的心灵被煎熬着,痛苦着,那种兄弟友于其乐融融的生活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今生今世,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与弟弟们相聚在一起。《楚辞》有言“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别后无望相聚,那种揪心的痛苦是最难熬的。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
下,无数的兄弟姐妹逃难离散,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诗人只是吟唱自己的感情,实际上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他所吟唱的是千百万百姓心声。
  杜甫于上元元年(760)飘泊到成都后,造好草堂后终于可以定居下来,总算能够过上安心的日子了,这时候,他又想起几个弟弟来了。安史之乱还未平息,中原板荡,除了一个弟弟随同他到了成都,其余生死不明。作为大哥,他怎么不牵挂?七律《恨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与弟弟在洛阳分别,现在相隔几千里之遥,安史叛军在中原骚扰破坏急有五六年之久,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不要说庄稼被毁,连草木都衰败不堪,茫茫大地,荒无人烟,有的只是白骨累累,饿殍遍地。自己与弟弟们被兵戈阻隔,很久不得相见。现在自己安家在离中原很远的蜀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相会。每当想念家里亲人的时候,就常常伫立在月光下,静静地看着天上明月皎皎,月亮缺了也能够圆,亲人分离了难道不能团聚吗?有时候,白天无心写诗,就躺在那儿,看天上云卷云舒,便会想到亲人的分离聚散,真是人世无常啊!“忆弟看云白日眠”,似乎很安闲,很舒适,其实哪是这样呢?只是躺在那里对着蓝天白云苦苦想着兄弟而无可奈何而已。能眠得着吗?他的心情,比黄连还苦!
  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这一消息也传到了老杜的耳朵里,他真切地盼望李光弼率军能够早早攻破幽燕、
平定叛
乱,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自己也可以回到中原,与弟弟们团圆了。
  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诗总把思念家乡和亲人合在一起。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和亲人一样血脉相连。思乡离不开思亲,思亲就是思乡。家事国事交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内容,诗圣是永远不会忘记大唐社稷和天下百姓的。
  白居易也有类似的作品。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社会依然没有得到安定,那些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功之将纷纷独霸一方,政令自出,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就逐渐形成。藩镇之间经常摩擦,战争依旧没有停止。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更是一个多难的时代,朝廷尾大不掉,藩镇向中央要物要权,战争连绵不断。白居易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严重,百姓嗷嗷待哺,饿殍遍野。他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一诗大概写于这一时期,真实地表达了在乱世中思念兄弟姐妹的感情: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时代多难,战乱频仍,天怒人怨,祸不单行,年景一塌糊涂,诗人世代所传的基业荡然而空,弟兄们为生计所迫,各自奔走在他乡的道路上(文化大革命时可不行,这样的行为叫“盲流”,或者是破坏“农业学大寨”),从此,兄弟再也不能相聚,家里田园荒芜。骨肉离散,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独自在空中叫几声而已;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里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漫无目标而飞,随风飘转,去向不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家乡的诗人对兄弟们的怀念越发深沉。中夜难寐,举首遥望那孤悬夜空的明月。啊,明月啊明月,你是否知道,我的兄长弟妹们今晚沦落何方,他们是否安康?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潸潸垂泪吧!诗人知道,在这月明之夜,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一定会有心灵感应,真的能够“在这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妙处不仅在于把分离各地的亲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刻画出他们远离家乡无依无靠而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那些饱经战乱的人们流落他乡之苦。是非常精妙的比喻。
  我想,诗里所描写的这种情景,所表达的这样的感情,应该是许多读者不会陌生的。对社会现象的无可奈何的感叹,对兄弟姐妹们难以相聚的刻骨甚至痛彻心肺的思念,都令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去花还在——唐诗里的情感世界(二)
15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首首都令人望尘莫及,华夏儿女巨骄傲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全诗赏析
七律五首||赞唐代四大杰出诗人
诗是心境  陈鹏举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