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历史——抽象篇(秙)
userphoto

2024.05.10 黑龙江

关注
晚稻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秙”kù kū,形声字,从禾古声,'秙’字目前最早见睡虎地秦简。禾,多与禾科植物有关;古,固定车轮(的插销),此处引用“老、旧”的引申义。造字本义:晚(旧)稻。
扩展阅读:
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倉律:稻後禾孰(熟),計稻後年。已獲上數,別粲、穤(糯)、秙稻。別粲、穤之襄(釀/穰),歲異積之,勿增積,以給客,到十月牒書數,上內史。
接上译文:如稻在禾(禾科植物,军粮之一,向国家交纳的田租)之后成熟,就把稻记在下一年账上(因为秦以十月为岁首,晚稻的收获可能已到岁末)。收获后上报产量时,应将粲、糯、秙稻区别出来。要把用以取穰的粲、糯区别出来,每年单独贮积,不要增积,用来供给宾客,到十月用牒写明数量,上报内史。
备注:因先秦时期的文字史料并无标点,秦简中使用“秙”字的这段描述里,“秙稻”是指两种作物还是一种作物,就是弄清“秙”字义的关键。
粲,本字作“糓”,指一种带壳的稻米;穤,本字作“稬”,异体字作“糯”,应是指如今的糯米。文中列举的几种粮食,除“粲”以外,均为“禾旁”。先秦时期,“禾旁字”一般指未脱壳的带秆农作物,“米旁字”一般指已脱壳的农作物果实。
此段描述中的“粲、穤之襄”,“襄”在其中所指的应为“穰”,而非“釀”。在秦地区,一些禾科植物茎内的穰,除用作饲料外,还可以用于编织席子、制造纸浆等。另外,这些饲料在秦地区是作为军粮上缴的,需要单独存储,还不能超过贮存上限。
秦国曾屡次颁布禁酒令,这主要是出于对粮食资源的保护考虑。因为酿酒会消耗大量粮食,而在战乱频繁、需要保障军队和民众基本粮食供应的背景下,禁酒成为一种节约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至此,说明在“粲、穤、秙、稻”中,“粲、穤”的禾秆可作军粮。虽然说,不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它们的秸秆(穰)都是宝贵的饲料资源,但据此可知,“秙”应是可以与“稻”归为一类的农作物,或用于修饰“稻”的某一特性。
目前,“秙”字仅见一例,如果仅是作“枯萎”义,大可使用“枯”字,“枯”的创造时间最晚也在战国中期。如果取“固定、保护”义,以命名的农作物,其在秦简中的“出镜率”也不该仅有一次。故推测,“秙稻”应是“晚稻”的另一种说法。
另外,早稻、中稻、晚稻均是指水稻。这些术语是根据水稻的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来划分的,特指水稻在不同季节种植的类型。它们都是水稻的一种分类方式,与水稻的生长周期有关。
晚稻米的品质通常优于早稻米,具有更好的口感。晚稻米颗粒较为饱满,结构紧密,吃起来松软可口,硬质粒较多。相比之下,早稻米口感较硬,米质较疏松,品质相对较低,通常硬质粒较少,更适合工业用途或作为储备粮。
秦代官职中的“内史”是一个重要的中央官职,主要负责治理京师(当时的首都,即咸阳)。内史的地位相当于是后来的京兆尹(始于汉代),不仅管理京师的日常行政事务,还参与国家的朝政决策,位同九卿,显示了其在秦朝官僚体系中的显赫地位。
先秦时期,作“晚稻”义时,音作kù;后人按“枯”字讹作“禾苗枯萎”义时,音作kū。东汉《说文》小篆未收录此字。
古文释义
【集韻】苦故切,音庫。秙䆂禾不實也。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稻米生产技术实践与探讨
粮食文化 | 水稻之歌
<b>国内稻米行情整体稳中有涨</b>
微专题27--水稻
江西早:一个水稻品种的足迹(农业考古)(曾雄生)
镉污染土壤将逐步转化为沃土,迎来丰收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