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历史——生活篇(酤)
userphoto

2024.05.15 黑龙江

关注

    含固体物的发酵物    

   生活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酤”,形声字,从酉古声,“酤”字目前最早见于《诗经》(不晚于春秋中期)。酉,与发酵有关;古,固定车轮(的插销),此处引用'固体’的引申义。造字本义:含固体物的发酵物。

备注:

“沽”字的本义是“固定的水域”,是“湖”的本字。“沽”的另一个伪义“估算、估卖”源于“贾”字。“贾”字的本义是“贮存货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字义扩展至“钱庄”,即包含“买、卖”。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中,“沽”字被释作“买”义;《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沽酒者。”中,“沽”字被释作“卖”义。单凭“沽”字在这几段中的描述,确实偏向于“买、卖”义。但如果深究,“贾”字在隶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近似“

”的字形。或许,这就是“沽、酤”字包含“买、卖”义的源头。

“贾”字是一个会意字,从㝉从貝,会以“箱子装财物”之义。甲骨文的“贾”字有两款:一款“㝉”中含“貝”,呈全包围结构;另一款“㝉”在“貝”上,呈上下结构。除商晚期金文外,西周早期至战国晚期的金文均写作“上下结构”的版本。而一些金文中的“贾”字,其中的“㝉”与“古”十分相像,这就是后人将“古”释作“贾”字“买、卖”义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实质性的证据,即“覀”作部首最早始于战国,约中后期(详情见“西”字)。这本属孤例,但“披上”《论语》、《韩非子》这些名头后,哪还敢有人质疑。

先秦时期虽有“沽、酤”伪义的流传,但汉代其他一些书籍中,关于“酤”字是这样描述的:“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货殖列传》)、“西汉杨恽'养羊酤酪,以供伏腊之费。’”(《汉官仪》)。从中可见,“酤”字并非“买、卖”义,而是指一种酿造工艺。

仅能推测出“酤”字义,至于是何种酿造工艺?浅推,可能是“浊酒”的一种,《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如果指“清酒”,那前缀自不会再加“清”。“含有固体物的酒”可能包含很多种,在没有出现蒸馏技术以前,中国古代酿出的酒主要是发酵酒。未经过滤之前,一般来说都会有“固体物”残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锡良:反训不可信
沽字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二)
沽怎么读
【共读】《论语》子罕篇第十三
汉字趣闻之二十八:徒、跋、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