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骨疗法治“五十肩”


导读:刺骨最早源自《黄帝内经》的短刺、输刺等,对骨进行摩和压。本书挖掘并还原《黄帝内经》刺骨方法原貌和有关论述,同时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对刺骨的机理、针具、深浅、手法、部位、解剖、适应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既继承了《黄帝内经》的精髓,又在《黄帝内经》的指导下有所创新、拓展,使古老的刺骨疗法焕发出生机、造福于人类社会。

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方向多以一个方向较重,其他方向较轻,根据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方向、压痛不同及四诊合参,辨证归一经或几经,以便循经选穴。

(1)手太阴经病

肩前内侧酸痛,痛引缺盆,向上肢内侧前缘放射,甚至放射至拇指,肩关节受限以后伸最明显,肩部前内侧、胸外上部、肩腋前缘压痛,为肩周炎最常见者。

(2)手阳明经病

肩峰及上臂外侧偏前疼痛,连及肘部,肩关节活动以外展、上举障碍为主。肩臂外侧压痛。

(3)手少阳经病

肩关节外侧疼痛,上连及颈项,下连及前臂甚至环指,肩关节外展受限,肩臂外侧压痛。

(4)手太阳经病

肩臂后外侧及肩胛牵掣痛,上连颈部、肩胛部,下连及肘臂后外侧及小指,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收为主,肩胛部、肩臂后侧压痛。

部分患者,还涉及手厥阴经、手少阴经等。

治疗

肩周炎较重者或其他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者用刺骨疗法,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刺激量轻重相应的刺法,刺骨节、骨膜多数能用到,刺骨质、骨络用于昼轻夜重、久治不愈者,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1.刺骨节

(1)部位

肩关节、颈椎后关节、肩锁关节等。

(2)操作

肩关节:常规选用,肩关节内侧、外侧压痛点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刺入,疏通肩关节,7日1次。

颈椎后关节:常规运用,C4~T1,棘突下旁开20~25mm压痛处用刺骨针、长针等刺破后关节囊,上下摩骨,加强刺激,7日1次,1~2次即可。

肩锁关节:常规运用,肩锁关节用微铍针、特制针刀等刺入,纵向疏通关节囊,7日1次,1~2次即可。

2.刺骨膜

(1)部位

喙突,肱骨大、小结节,常规选用。

(2)操作

喙突:喙突外下部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朝内上直刺至骨,上下摩骨,5日1次。

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大、小结节处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直刺至骨,上下摩骨,5日1次。

3.刺骨质

(1)部位

喙突、肱骨结节、阳性腧穴、压痛点等,适于昼轻夜重者。

(2)操作

喙突:喙突外下部处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直刺至骨,加压刺入骨内2~3mm,拔出有吸针感,5日1次。

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大、小结节处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直刺至骨,加压刺入骨内2~3mm,拔出有吸针感,5日1次。

阳性腧穴、压痛点: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少阳经等阳性腧穴、压痛点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垂直直刺至骨,刺入骨内即可,拔出有吸针感,5日1次。

4.刺骨络

(1)部位:肱骨结节等。

(2)操作:顽固性患者、夜间疼痛难忍者在肱骨大结节等处用刺骨针、微铍针、特制针刀等直刺至骨,加压刺入骨内5~10mm,拔出有瘀血流出,加拔火罐,吸出高压瘀血,7日1次。

本文节选自《黄帝内经刺骨疗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术新知——源于《黄帝内经》的刺骨疗法
精进专题神经篇——肩胛上神经及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刃针治疗冈下肌劳损和肌腱炎
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又名回旋肌套损伤,是以...
田老讲义
【微创针刀】庞继光教授论: 微创针刀治疗肩峰下滑囊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