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李佃贵 | 浊毒常用诊法(望诊篇)

| 导语: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脉络、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从整体望诊、望舌、望排出物三方面对浊毒望诊进行阐述。

   浊毒理论开创者: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 

  2017年6月,时年67岁的河北省中医院医师李佃贵接受表彰,被授予第三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从医数十年来,李佃贵谨记“医乃仁术”古训,主张“承古而创新”。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他创立了“化浊解毒”疗法。如今,李佃贵依旧表示,要坚守临床,将余生全部献给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浊毒常用诊法(望诊篇)

一、整体望诊

整体望诊是通过观察全身的神、色、形、态变化来了解浊毒引起机体变化的情况。

(一)望神

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功能状态。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

望神应重点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面目表情、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尤应重视眼神的变化。

正常表现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浊毒轻证表现:神清语利,面色晦黯不洁,面部表情抑郁;目光无神,反应慢,动作缓慢;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浊毒重证表现:神昏嗜睡,语言艰涩,面色秽浊,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动作艰难,体态笨拙;呼吸浅快,肌肉瘦削。

浊重毒轻者多表现为神情淡漠,浊毒并重者多表现为神志如蒙,毒重浊轻者多表现为神昏谵语。

(二)望色

望色就是医者观察患者面部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颜色就是色调变化,光泽则是明度变化。

1.常色

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虽有主色、客色之分,但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2.病色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现就浊毒致病引起的病色描述如下:

浊毒在胃表现: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萎黄,黯淡无光。

浊毒在肝表现:临床多表现为面色鲜黄,如橘皮色。

浊毒在心表现:临床多表现为红黄隐隐,但无光泽。

浊毒在肾表现:浊重毒轻时多表现为面色晄白,晦黯无光;毒重浊轻尤其是浊毒之邪伤阴时多表现为两颧泛红。

(三)望形体

望形体即望人体的宏观外貌,通过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内盛多外强,内衰多外弱。

若浊轻毒重者,患者形体多肥胖;若毒重浊轻尤其浊毒伤阴者,患者形体多消瘦。

二、望舌象

(一)望舌方法

从生物全息律的观点来看,任何局部都近似于整体的缩影,舌也不例外,故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临床上常用的诊舌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 

心肺居上,故以舌尖主心肺;脾胃居中,故以舌中部主脾胃;肾位于下,故以舌根部来主肾;肝胆居躯体之侧,故以舌边主肝胆,左边属肝,右边属胆。

2.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 

以三焦位置上下次序来分属诊舌部位,舌尖主上焦,舌中部主中焦,舌根部主下焦。

3.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以舌尖部主上脘,舌中部主中脘,舌根部主下脘。

(二)望舌内容

望舌内容可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望舌质又分为望神、色、形、态四方面。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和望苔质两方面。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其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薄白润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与舌质如同一体,干湿适中,不黏不腻等。总之,将舌质、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现综合起来,便是正常舌象。现从舌质和舌苔两大方面阐述浊毒侵袭人体导致的舌象变化:

1.望舌质

(1)舌神: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润和灵动方面。正常者荣润而有光彩,表现为舌的运动灵活,舌色红润,鲜明光泽、富有生气,是谓有神。浊毒轻证者舌体运动欠灵活,舌色红,无光泽;浊毒重证者舌体僵硬,运动不灵活,舌色黯红,晦黯。

(2)舌色:即舌质的颜色。正常舌色淡红而红活鲜明。以浊邪为主者舌黯红,以毒为主者舌质紫红、红绛。

(3)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胀瘪、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变化。若浊重毒轻,舌体多胖大,边尖多有齿痕;若毒重浊轻者,舌体多瘦小,舌面上可见芒刺;若浊毒伤阴,舌体不仅瘦小,舌面上还可见裂纹。

(4)舌态:指舌体运动时的状态。正常舌态是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若浊毒之邪日久伤阴,舌体多表现为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不清。

2.望舌苔

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气上蒸所生,故胃气的盛衰,可从舌苔的变化上反映出来。望舌苔,应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1)苔质:指舌苔的形质。浊毒之邪侵袭人体,苔质颗粒细腻,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液体,给人一种秽浊不清之感,是体内脾胃之气兼夹湿浊饮食等秽浊之气上蒸而成。

(2)苔色:即舌苔之颜色。苔色以黄白二种最为常见。

临床上浊毒证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感受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以湿浊之邪为主者舌苔腻、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并重者,舌苔多为黄厚而腻;以热毒为主者舌苔黄而微腻,或黑或中根部黄腻。因感邪脏腑不同,舌苔亦异,如浊毒之邪犯肺,舌苔多白或薄黄腻;膜原感受浊毒之邪,舌苔多表现为白厚腻;脾胃感受浊毒之邪,舌苔腻微黄;胃肠感受浊毒之邪,苔腻;肝胆感受浊毒之邪,舌苔黄腻。初感浊毒、津液未伤时苔黄腻而滑;浊毒伤津时苔黄而燥。

三、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是观察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这里重点介绍痰涎、呕吐物和二便的望诊。

1.望痰涎

浊重毒轻者,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咯吐不爽;浊毒并重者,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毒重浊轻者,痰黄,黏稠难咯。

2.望呕吐物

浊重毒轻者,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浊毒并重者,呕吐物多为酸腐不化之谷物;毒重浊轻者,多为干呕。

3.望二便

若浊重毒轻,大便溏滞不爽,溲浑浊;若浊毒并重,溲黄赤;若毒重浊轻,溲涩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之--望诊(转)
今日舌象分析:对镜自查,观舌苔,晓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征
各类体质的特征和调理
治疔疽一切肿毒神方〔症轻者,制小其剂。〕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湿气重的人,上半身就会有5个表现,有2个以上,你该祛湿排毒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