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荒野科学考察”牛人徐霞客,独抒性灵文学写就传世地理著作

有这样一个人,他去看山河湖泊,不走大路,专走别人没去过的地方。上山一条路,下山另一条路。他爬山用藤,坠落滑谷底就摊开双手看到血肉模糊。再看谷底沟壑,奇树、怪石、飞瀑还有万道霞光。
他还去山洞,到洞内数百米,像蛇一样爬行爬着爬着山洞就开朗起来,他看到一棵棵石笋还有石柱,原来他看到了溶洞,后来顺着洞他又到了山顶。
他一定是是探险家或野外考察家,至少要像荒野求生的贝尔是野外生存的高手吧。
其实他是中国晚明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 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晚明时期,徐霞客就已经凭借自己的严谨科学考证和独抒性灵的文学风,写就“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进行系统分类的瑙曼早两百多年。”这是来自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记载。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花人生30多年光阴走访全国21个省市等,还走过200多个洞穴。这个能爬山能钻洞,还能科学考察加上书写性灵文学的地理学家,究竟为何能有这么大的动力和本事可以亲身历险实践,又能文理兼备,写下传世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
1 父辈不科举,母亲又豁达,原生家庭很宽松
徐霞客的祖父曾经和唐伯虎一起应试科举,却因为一次泄题事件而终生不能科举。从此对子孙家训,科举你们爱考不考,我不强求。徐霞客的父亲于是就由着自己性子一边读书一边游山玩水。
等到了徐弘祖也就是徐霞客,对他的教诲也是如此,可以不科举走自己的路。但还是要博览群书。
父亲在徐霞客19岁时就去世了,这时的母亲没有强求徐霞客尽孝守候在自己身边,反而在他守孝三年后,鼓励酷爱阅读历史地理和游记的他壮游,还为他准备了远游冠。徐霞客也不负母亲,在母亲在世时多走的是一些距离较近的地方,母亲过世也是守孝三年再出发。
更看重个人兴趣作为终身志趣的长辈们给徐霞客很大的空间,可以读万卷书也可以行万里路,并且和唐朝壮游为科举大不同,他纯粹就是为了远游开拓见识思考和实现自己的志趣。
放在今天,这样的原生家庭也是非常难得的,就算没有科举,我们的成长环境也是鼓励不断读书修学成家立业的,似乎和几千年来的传统伦理思想没有太大区别。
徐霞客却拥有一个不落俗套的家庭环境,这也为他成就不俗人生的最初根基。

2 他深受晚明文学自由性灵风滋养
晚明时期,当明朝继续以程朱理学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思想,文学作为人学,却开始有所转变,重提魏晋时期就提出的性灵解决现实的压抑和苦闷,这里面有人心有人性,更生动活泼。
晚明文学革新是启蒙思想家李贽倡导反权威肯定人欲,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在文学上有童心说,追求真情实感。而袁宏道的性灵说文学是在李贽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以公安派性灵文学为主,讲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汤显祖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强调情性的精神思想也同样来自这一时期。中国散文源远流长,真正作为独立自由的一种文体,也正是来自晚明的小品文。
性灵说为主的晚明文学,文人受禅宗思想影响,又有王阳明的心学,改变了修身齐家平天下作为现实唯一价值途径的传统思想。文人的思想变得自由灵性,充满情趣,追求山水灵气。
正是晚明这样推崇自由灵性的文学和社会思想中,徐霞客开始走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3 徐霞客如何独抒性灵 求真求实写游记
他不拘泥于性灵和情趣,但又追求真实和求现实考证,这一点和其他只求情趣的文人不太一样。
古代游记中常常借景抒情,把情感融入景中,会有夸张手法。徐霞客直接写地貌和景观,用直录笔法书写真实,表现美感。比如写泉水涓涓滴下来,“泉自中滴下,悬四五尺,僧布竹承之,清冷异常”如实书写,非常自然。
他在写传闻时还着力考证,在游雁宕山日记中,他有一段描述,
“山自东北最高处迤逦而来,播为四支…… 其佳出汇而成洼者三……洼中积水成芜,”
文中对雁宕山来去,雁湖水的分合追本溯源,考察一丘一壑,用具体实际的景致描写,来书写艺术形象,追求自然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和传统文人借景抒情的夸张手法有一定不同和特殊性。
就好像是今天的理科生写文学作品,有理有据有考证和逻辑性,娓娓道来。他的游记除了理性光辉的真实自然,还充满文科精神的情趣,表现性灵。
他以情景和意境交融,浑然天成,打破传统观念和偏见,偏向自由抒发情感。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秀。”“云里诸峰,渐渐透出”
文字中传神真切,情趣意境交融。
游记体现新意,《游黄山日记》中有“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一个伏字,一个抗字,有立体动态感,万峰俯伏,莲花抗衡,都是拟人的写法。又写云雾飘散如顽童等。除了推陈出新,还有很多生动比喻。比如游雁宕山日记中,雁宕山诸峰,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笔触给山水雪雾风水以生命,充满神韵和想象力。
在晚明性灵文学环境影响下,徐霞客打破传统文学框架,自由创新抒发,又深含士大夫情趣精神,有着当下环境审美思想。
在晚明时代气息影响下,他还有自己科学实践和创新精神,从而写出更贴合现实严谨流畅的著作。

4 他探险多年,用科学实践精神质疑和修正经典
一代奇人如何用自己人生的大半完成他的行万里路科考探险之旅,并完成传世名作地理学著作呢?
徐霞客受热爱山水大川的父亲影响,也有身边朋友的熏陶。他追求自由情趣,注重科学实践和考证,探索真实自然。
他会用绳索攀爬,就好像今天的攀岩,他会走进洞穴,像蛇一样爬行探究洞穴的奥秘。他还会查看山川湖泊的位置,还有水流的源头走向,从而验证古代经典的正确与否。
徐霞客考察喀斯特地貌,他亲自探查广西贵州和云南等20多个省市的270多个洞穴后,详细记载了喀斯特洞的特征和成因。当雨水河水中的二氧化碳流过石灰岩,就和石灰岩的碳钙发生作用,变成探索氢钙溶解于水。最后石灰岩溶成奇形怪状,出现地下洞穴,这就是岩溶现象,也就是徐霞客在钻入洞穴后匍匐前进看到的奇特景象,也是他到临终都舍不得放下的岩石标本出处。
徐霞客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获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记述和探索,在当时的世界都是先进水平。比欧洲人的喀斯特地貌考察早了100多年。

他还探索水源考证经典,在一路攀山探水时,他在实践基础上否定尚书·禹贡》以来流行上千年的“岷山导江”旧说,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他还对河岸弯曲和河床坡度等问题有科学解释,更观察记录植物生态品种,明确提出地形、气温、风速等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有很大影响。
徐霞客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他调查云南腾冲打鹰山火山遗迹,科学记录解释火山喷发出来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
对于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包括各地经济交通城镇少数民族风土人物等他都有精彩记录。
1636年,51岁徐霞客人生的最后一次壮游,有一个朋友同行,这是南京迎福寺的一个僧人静闻。静闻用自己的血抄写了法华经。他和徐霞客结伴要送法华经去云南鸡足山悉檀寺。
可是两人在湖广出了状况,有劫匪烧船,静闻为了保护他的法华经身受重伤,圆寂前把法华经交给徐霞客。徐霞客于是改道直奔鸡足山,交付经文给寺院。他重新出发翻越昆仑终于倒下,双足疾病而废。有官员探望说你的才华可以光宗耀祖,何苦如此没有封妻荫子啊,不后悔么?他说我不过是小老百姓,也不像张骞玄奘那样,受皇命而前往四方,全靠自己布衣探访,有什么遗憾。
徐霞客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矢志一生践行科学实践,直到临终还捧着自己的两块岩石标本。


写在后面
写徐霞客的时候,我最多想到的居然是荒野求生的贝尔,贝尔在自己的传记中也提到家族中,有海军陆战队背景,他的父亲也热爱探险,早早就带他攀岩,他自己又有英国空军特勤队的背景。所以血液中就有探险基因。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中国这个看似不爱冒险的民族中,早在晚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徐霞客这样的探险家。
而他不仅仅探险,更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真正是文武全才,文理兼通的典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真正实践者。
他能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就是不仅传承传统学习儒学,也顺应晚明时代思想追求自由性灵思想,更有自己对科学实践的追寻和独特性。
明代藏书家钱谦益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问亦不可无此书也。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苦苦探索却又内心欣喜的老人,他看似劳苦忙碌一生,没有封官进爵甚至没有妻子和儿女,内心却无比充盈。
在徐霞客身上,我们要学习的有科学和文学精神,更有他能够融汇贯通,传承和创新兼备独立真我的人性光辉。在他特立独行荒野求生,追寻自己热爱的地理学实践和文学写作时,内心依然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情怀在。
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文王小马儿原创供稿,图片为网络精选
我是@怡姐话人物,作品看人生分享书影内外人物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徐霞客游记》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古代山水文学之祖竟然是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一生都在路上的徐霞客,是个怎样的人
徐霞客游记
J136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首日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