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明明可以自己造战舰,李鸿章为何还一直从国外购买军舰?

清朝明明可以自己造战舰,李鸿章为何还一直从国外购买军舰?

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清朝的国门被列强用大炮打开,并不断侵略中国,为了救国图强,清朝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也是在这一时期清朝拥有了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等造船厂,建立了造船工业,拥有一定的造船能力。后来参加甲午战争的军舰中还有一艘国产的平远号,这是福州船政局参考法国“柯袭德”、“士迪克十”、“飞礼则唐”等3艘近海防御军舰后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是当时中国造船业的最高水平,1886年底开工建造,1889年竣工,一年后掉归北洋水师。那么既然清朝自己能造军舰,为何李鸿章还要向外国购买军舰组成北洋舰队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造船水平还是太差了。虽然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是清朝本质上还是封建官僚体制,制度的落后阻碍技术的发展,不管是福州船政局还是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水平都不算高,造出来的船性能不好不说价格还十分昂贵,这么一比较还不如去外国买战舰划算。国外的战舰不仅款式新,技术高,价格也还在接受范围内,那么为了增强自身实力肯定是去国外买船划算。

而且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主导的,属于地方派系,并不团结,洋务运动的几个领军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就不和。在洋务运动刚开始时,国内造船水平最高的就是南洋的福州船政局,但是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的,让素来看不惯左宗棠的李鸿章去福州船政局买战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李鸿章自己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技术又一直停步不前,没办法只能向外国购买军舰。

当然,当时清朝所面临的局面也不允许李鸿章再花费多余的时间去造国产战舰。十九世纪末清朝所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西方又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清朝若想立足于世界必须短时间内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部队,但是从造船到训练再到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国外购买战舰,快速提升海军战斗力,否则还没等清朝的国产战舰造好呢,日本就打过来了。当然日本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曾经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也是因为买了很多强力战舰,只可惜清朝建立了北洋舰队后就不再增添新舰,止步不前最后被日本超越,葬送了自己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也葬送了清朝最后的翻盘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海军的落日辉煌(转帖连载176)——大清帝国马尾船政局造舰
北洋舰队:结束语
为何福州船政局原本能造巡洋舰,甲午海战后却逐步丧失了生产能力
历史 | 洋务运动居然还可以这么记?
清朝那些事之第十任CEO同治皇帝
150年血脉传承船政:海防近代化与国家工业化的起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