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年都在说“二月二,龙抬头”,你知道这个节日的起源吗?

说起“二月二”,大家第一反应恐怕就是说出下半句“龙抬头”。经过历史发展,原本在古代很重要的一些节日,在现在已经很少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保留,而关于二月二的习俗,很多人恐怕只记得这一天要去剪一下头发了吧!

不过,今天小佛先不讲二月二的习俗,先说一说二月二节日的起源,毕竟很多节日的习俗都与其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佛家中有不少诗词集,没事就会拿出来读一读,《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些提到“二月二”的诗作,小佛随便列举一些诗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语出白居易《二月二日》)”,“旧苑新晴草假苔,人还香在踏青回(语出韩琮《二月二日游洛源》)”。可见在唐朝,人们已经开始在二月二春游的习俗,不过,二月二真正成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元朝时期的事,毕竟咱们现在能看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最早记载出自元朝人熊梦祥的《析津志·岁纪》:

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穆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

不知道大家是否这个时候心中就有了一个疑问,唐朝二月二是踏青的日子,到了元朝,怎么就和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扯上关系了?这就和古代的星象以及24节气中的惊蛰有一定的关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虫子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它们能感受到的实际上是气温的变化,古人认为百虫结束冬眠之时,龙也会在这个时候醒来。

龙为何也是此时醒来?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东方苍龙星便是其中一宿,季节进入冬季时,人们在天空中看不到苍龙星,便认为它此时开始冬眠,到了仲春时节,惊蛰左右,苍龙星慢慢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人们便认为此时的苍龙已经结束漫长的冬眠,龙开始抬起自己的头。

吉成名在《龙抬头节研究》一文中指出:“龙抬头节最迟到元代已经形成,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延续至今,在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龙抬头节”。

龙抬头节形成之后,北方地区便有了在这一天祭祀“龙神”的习俗,在一些龙神庙还会在这一天进行祈雨仪式,希望在这一年都能够风调雨顺,但是随着人们对祭祀的淡化(从远古到如今,祭祀文化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淡),祭祀仪式也简化成了“引龙回”:要么从大门外撒灰到厨房,然后绕水缸一圈;要么在清晨担井水回家,龙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担水回家等于迎龙到家。

最后再简单说一些二月二节的习俗: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希望通过在这一天的剃头,来祈求驱除身上灾病;二月二,吃龙头,人们吃的不是真的龙头,而是猪头;在南方,与北方不同,二月二是重要的春社日,要饮社酒、唱社戏;位于西北地区的青海,当地汉族百姓保留的习俗似乎是将南北方习俗进行融合,他们要唱社火、舞龙、 咬虫儿(这里的虫不是真的虫,而是大豆,咬了大豆等于咬了虫子,今年的庄稼会长势很好)、吃猪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红艳] “二月二”节俗流变考析
【节日大全】“二月二 龙抬头”的传说与习俗(组图)
农历二月初二为什么叫做龙抬头节,为什么还要给土地爷过生日
青龙节里说龙抬头: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关于二月二的这些事,你知道吗?
【岁时节日|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