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本应是状元,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说起王安石,很多人都会想到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持的新政。对于新政的评价,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些人坚决反对,一些人坚决支持,当然也有像苏东坡一样的人,支持其中一部分可取之处,对另一部分反对,也正是因为苏东坡的这种看法,他和改革派与守旧派都成不了一路上的人。

不过今天咱们不说苏轼与王安石、王安石与变法,咱们来说一说王安石早年的一些经历,因为他原本应该是宋仁宗庆历二年的状元,却成为了第四名。

王安石虽不是出生名门望族,但是其父却是一个长期与百姓打交道的官员,做过几任知县与知州,而这对王安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安石父亲王益,为官时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兴利除弊,颇有政绩,在百姓中有着不错的口碑。王安石从童年到少年时期,基本上都跟随父亲在各地做官,对父亲为官时所做之事可谓是耳濡目染,所以,在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就已经立志不做只会吟诗作对的“才子”,不做只会背诵前人经典的“守旧书生”,他要学以致用,他要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扛起自己应该扛起的责任。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身着青衫手持版,奔走卒岁官淮沂。(节选自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当然,影响王安石人生的还有其母吴氏,吴氏的母亲是一个文化人,吴氏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也是识文断字,曾巩曾说王安石的母亲“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吴氏嫁给王安石父亲王益时,王益与故去的妻子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吴氏对待这两个人非亲生孩子也是极好的,甚至有时候超过自己的孩子。可以看出王安石母亲人品极佳,这自然也让王安石在母亲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

王安石十三四岁时,父亲王益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去世,王安石一边为父守孝,一边开始和当时一些名气比较大的文人接触,比如:欧阳修、范仲淹、曾巩……看的书越来越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王安石对以前的经典不再拘泥于前人的注解,常常有自己独到的看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思考他们。同时为了确认自己的看法,他常常去验证,不管是文人还是农夫,王安石都会去请教自己的疑问之处。

庆历二年,王安石结束为父亲的守孝,离开建康,到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进士考试。当时科举考试分科,有进士科、明经科等,王安石为什么偏偏选择进士科呢?要知道进士及第历来是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俗语有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即三十岁考取明经科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五十岁考取了进士却很年轻。

当然,王安石参加进士科考试,看重的不是难易程度,而是日后的“前途”,做官越来越容易实现自己的抱负——中进士的人日后仕途非常乐观,往往能爬到宰辅的高位。

王安石参加进士考试时表现得非常优秀,在考官们拟定的进士科前十名中,王安石位居榜首,不出意外就是正儿八经的进士科状元,可是偏偏就出了意外。当考官们把前十名的试卷呈送给宋仁宗后,宋仁宗更改了考官们的排序,将王安石改为第四名,宋仁宗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改变?北宋人北宋王铚在《默记》中记录了这件事的原因:

考定第一人卷子进御,赋中有“孺子其朋”之言,不怿曰:“此语忌,不可魁天下”。

也就是说,王安石在考试中用词不当,把皇帝说成“孺子(小孩子)”,自然让皇帝不高兴。当然,有说法说句不恰当的话不是宋仁宗发现的,而是晏殊看到的,当时第四名杨寘是晏殊女婿的弟弟,晏殊想这个人做状元,故意把这几个字画上记号,让皇帝看见,王安石原本能十拿九稳的状元头衔就这样飞了。

参考资料:《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
北宋唯一一次一榜三状元
此人(杨寘)抢了王安石的状元及第,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结局却让人唏嘘
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第四名叫什么?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