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到底可以装下多少人 12
    ■本报记者 夏斌
  日前,美国科学家发布预测,人类的生命极限可能在115岁左右。眼下,全球很多国家的国民人均寿命多在76至80岁。在生育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这一超出现有预期寿命水准的“高龄”,意味着地球人口规模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1830年,地球人口约为10亿;一百年后实现翻番,达到20亿。1975年,全球人口增长至40亿;2011年,这一数值达到70亿;预计到2030年,我们将迎来第80亿名成员。而后面的两次翻倍,分别仅耗时45年、55年。
  “人口爆炸”的趋势将如何演变?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言,地球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人口峰值:106亿?

  人口增长数量的“天花板”在哪里?激进者认为是134亿,保守者给出的推测为90亿。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战争、饥荒的减少,全球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每年超过1.8%。1963年,这一增长速率达到了历史峰值。预计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此后逐渐下降,到本世纪末降至103亿。
  不过,美国人口资料局近日更新预测,认为地球人口将提前至2053年突破百亿大关。
  其中,非洲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全球生育率排名前10位的国家,都是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6个以上。
  到2050年,亚洲的人口数量将达到53亿;美洲地区的人口会增加2.3亿;欧洲则是唯一“减员”的大洲,人口总数从现在的7.4亿降至7.28亿。
  届时,排名前5位的人口大国分别是:印度(17.08亿)、中国(13.44亿)、美国(3.98亿)、尼日利亚(3.98亿)和印度尼西亚(3.60亿)。

  中国最大容量:16亿?

  突破百亿人口,是不是地球最大的承载量呢?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大体存在三种态度:
  一是最大容量说。前苏联科学家提出,如果用已知的先进方法耕作全部适于生产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
  二是最小容量说。一些生态学家以人类能得到的植物能量为基础,认为地球所能养活的合理人口为75亿左右。
  三是中等容量说。美国学者认为,以人均粮食1吨估计,世界耕地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约102亿。
  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其最大人口承载量又该如何判定?1957年,马寅初给出的答案是7亿至8亿。
  但也有研究提出,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我国生产粮食数量可达到7000亿千克,有望供养15.48亿人;在低投入或歉收年,可供养14.2亿人。在农业资源最大可能生产量的情况下,以人均年消费粮食500千克计算,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约为16亿。

  两大瓶颈:水和能源

  除了粮食产量外,水资源、化石能源及空气质量、地球温度等变量,也是左右地球“肚量”的关键因素。
  当前,地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97.47%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咸水。而在占比不多的淡水资源中,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起来的只有0.34%。所以说,淡水资源远谈不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淡水资源分布还具有地区性、时间性差异。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40多个国家闹“水荒”。世界粮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占有水量相对减少24%。同时,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和现代工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按照现在的产量生产及消耗下去,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可维持80年左右,储量最多的煤也仅能供应两三百年。
  此外,地球上的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静态储量将在50年内枯竭的有锰、锌、锡、汞、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

  一个掣肘:净化能力

  除了“供给”枯竭危险外,地球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也在急剧弱化。
  大气层是一个易受破坏的脆弱平衡系统。工业革命以来,它受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强烈干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区扩大及其他气候无常等现象日益蔓延。
  以二氧化硫为例,20世纪中叶以来,其排放量成倍增长。1980年达到1.6亿吨,是1950年的16倍。联合国的报告披露,当前有18亿城市居民呼吸着二氧化硫和烟尘超标的不干净空气。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人类排放的颗粒物每年达5亿吨。它们吸附着许多有毒有害的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大气层起着各式各样的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有害物质,形成“二次污染”。
  大气中的温室气候主要是二氧化碳。监测显示,1992年到2013年,虽有42个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在下降,但全世界人类年均碳排放总量增加了60%,达到980亿吨。由于森林被毁等因素,地球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
  科学模型显示,温室气体的累计,将导致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这将对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最终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富养”欲望应当克制

  地球所提供的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壑。长远来看,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避免人类对地球的过度索取,是让“蓝色星球”永葆生机的法宝。
  “就跟养孩子一样,你是计划他以后要学钢琴、出国留学,还是仅仅吃饱穿暖就好?不同的标准,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数量也就不同。”在人口学家郑梓桢看来,做这类估算,首先要看“好日子”的假设标准究竟是怎样,是要“富养”还是要“穷养”。
  同样是生活,一个美国人平均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中国人的50倍,能源消耗量等于印度人的35倍。这样的奢侈,合理吗?郑梓桢认为,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类需要保持警醒,需要为后代的生存多留下一些空间。
  还一组数据: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耕地需供养526人。但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为238;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为697。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可耕地将进一步减少。如何寻找一条生存新路?
  科学家对生态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寄予厚望。例如,发现新的食物,开发海洋资源,加强水产养殖,培育高产作物,培育“人造食物”和特色新物种,提高驯养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繁殖率,等等。
  当然,在努力提高可耕地效率、增加粮食产量的进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避免付出昂贵的代价。如过牧、过捕、过采等使得自然资源来不及更新,围湖造田、开垦草原森林等直接改变自然界的水分和碳的平衡,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破坏土壤和水体的结构、功能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可以装下多少人?
地球可以装下多少人
如果有1000亿人,人类文明将如何应对?答案细思极恐
十大因素使农产品长期走牛
未来,人类吃什么
巴西人口只有中国的1/9 可耕地是中国的3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