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人类吃什么


任平生

一份来自联合国2019年公布的人口报告预测,地球人口将从现在的77亿增加到2050年的100亿。新增加的23亿人口大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他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这是个极大的挑战。仅仅靠增加粮食产量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人们必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那么,面对“未来吃什么”的挑战,人类做了哪些努力呢?

“不够吃”和“不会吃”同时潜伏

曾几何时,在中国,人们吃饭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大家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三个字被“今晚吃啥了?”代替,国人对食物有了更多选择。而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后,下馆子成了人们的“新常态”,“今晚去哪儿吃?”成为几乎“困扰”每个年轻人的话题。所有迹象都表明,我们能够吃到的食物越来越丰富了。不仅中国如此,整个地球似乎都是这样——电视里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节目,世界上不同角落的人们都能够大快朵颐。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样的“食物盛世”到底还能维持多久?

联合国在今年公布的一份人口报告显示,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从现在的77亿增长到100亿,新增加的23亿人口大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据此测算,意味着30年后,世界粮食总产量必须在今天的基础上至少再增加50%,这将是个极大的挑战。

另一份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称,“与饥饿、粮食安全和营养相关的大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实施进度出现滞后。”原来,联合国于2016年初启动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FAO负责的4个目标均与事物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3年多过去了,FAO发现世界饥饿人口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已经回到了2010-2011年的水平。目前,全球仍有超过8.2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其中1.13亿人甚至经常吃不饱饭。

更严重的情况是,“不会吃”和“不够吃”正同时发生。著名杂志《柳叶刀》在今年初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人类世的食品》,指出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因为缺乏食物而营养不良,同时,又有20亿人因为食物过剩而体重超标,仅此一项每年就导致400万人过早死亡。此外,因钠摄入量过多、全谷物及蔬果的摄入量不足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高达1100万。换句话说,不恰当的饮食成了导致现代人死亡的最大原因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目前的粮食生产和食品消费模式出了很大问题。有媒体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未来危机四伏,要么有更多的人不得不饿肚子,要么地球环境濒临崩溃,更可能的情况是,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减少浪费和少吃肉并不容易

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未来的“食物危机”,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耕地的情况。目前,地球表面积的3%是可耕地,人类绝大部分口粮就是在这3%的土地上种出来的。而且,考虑到人口增加必然导致城市扩张,以及现有土地不可避免的退化,地球上的可耕地总面积势必还会持续减少,使得人类的“食物危机”雪上加霜。

中国的情况就更“糟”了。目前,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约为1.35亩,约900平方米。想象一块边长为30米的正方形,你一年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植物油和动物饲料都要从这里生产出来。稍有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中国目前每年都要进口大约1亿吨粮食,主要为大豆和玉米。如果未来有一天面临世界性的“食物危机”,我们虽然不至于立刻饿肚子,但我们的饮食水准必将大打折扣,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胡吃海塞”了。

由此说来,难道2050年时,地球人注定会饿肚子吗?答案是未必,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减少食品的浪费。根据FAO统计,目前全球农民生产的食物只有2/3被消费者吃进了肚子里,其余1/3都在各个环节被浪费掉了。其中浪费最严重的是蔬菜和水果,菜农、果农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水果有45%被浪费掉了。

另外,我们可以适当减少肉类的消费,因为饲养家禽、家畜耗费了太多的粮食。目前全世界的可耕地中,只有18%直接用于生产人类食品,71%都被用于生产动物饲料了。如果我们能够少吃点肉,就能节约出大量土地,直接用于人类食品的生产。

不过,无数案例证明,人类的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是最难改变的,所以要真正实现减少浪费和少食肉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未来食物的可能性

目前全球的科学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寻找解决未来食物短缺的办法,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惊叹的研究成果。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克里斯·兰登认为他找到了未来的食物——一种透明的红色海藻。这种红皮藻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布满岩石的海边,色彩明亮又有韧性的叶子拥有很不一般的味道,用油炸过后味道甚至很像咸肉。人们还发现,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生产并且成本低廉,满足未来理想食物的一切特质。

昆虫营养丰富,资源充足,便于饲养,科学家认为应该将其放在未来食物的“候选菜单”里。目前,科学家已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超过2000种可食用的昆虫种类。在世界上的有些地区,昆虫食物早已司空见惯;在另一些地区,人们所要克服的只是心理上的障碍。

为了满足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韩国首尔大学的生物学家金秀真尝试用修改基因的方法培养能多长肉的“超级猪”。不过这种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超级猪”猪肉是否安全还没有得到肯定。而另一些生物技术企业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动物干细胞或植物蛋白质制造出“人造肉”。

2013年8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药理学家和组织工程学家马克·波斯特及其团队利用人工培育的一万多条牛肌肉纤维,完全用手揉捏而制成了第一块“人造肉”。品鉴家认为,人造肉制作的肉饼与普通牛肉饼的味道别无二致。波斯特实验成功的消息仿佛一声发令枪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身于人造肉实验当中。科研人员发现,除了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植物蛋白质也可以制造出口感相似的人造肉,且造价远低于之前的人造肉。

近年来,代餐粉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早在2013年,硅谷的一些食品研发者就推出了Soylent粉剂配方——一种环保新潮的传统食物替代品,营养全面、易摄入,只需冲服。但在2016年,有顾客举报该产品会引起呕吐、腹泻,使生产企业不得不立即召回粉剂及相关产品……

未来,关于如何应对“食物危机”带来的挑战,人类还需付出更多智慧和努力。

2019年10月28日解放周一/博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到底可以装下多少人 12
100年后,人类将无肉可吃
《人造肉》:人造肉是一场食物革命,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郑恺&张钧甯:我要用每一口改变世界!少肉才是我的菜!
多样性,乃地球不可或缺之调味品
卢宝荣:一部食物的演化史,是什么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