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夏人文:银川缺乏历史和文化沉淀,和它的移民城市的特质有关?

威记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银川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挺深厚的,可是却给人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这是为什么?之前一直有些疑惑,后来有个网友说:“”银川缺的是历史和文化沉淀,那是因为移民城市的特质已经淡化了它的历史。”这也让威记一下顿悟了。

确实,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银川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的移民填充,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淡化了银川原有的历史,简单来说,那就是银川的历史缺乏一个传承的脉络。甚至是被中断很多次的。有一句话概括得非常精辟,那就是“宁夏有天下人,天下无宁夏人。”

银川之所以有那么多次的移民潮,是跟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在古代,银川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碰撞之地,你来我往的纷争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得这里的人们难以有安定的生活。

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处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织缠绕的宁夏地区,事实上已经成为各民族东来西往、南去北来的会聚之处。

比如说银川的第一次移民潮在秦朝时期,那时候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征河套地,顺便也把宁夏平原收入囊中,随后发兵屯田戍边,这也让宁夏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可是随着秦朝的灭亡,蒙恬的自杀,戍边的人们逃的逃,散的散,这个地方重新被游牧文明所占据;

第二次移民潮在西汉武帝时期,那时候也是发兵遣民夫填充宁夏平原,银川平原的百渠流润也初见规模;可是在三国两晋时期,这里进行了频繁的政权更替,你来我往中,历史还有什么传承可言?

第三次大规模开发在北周时期,三万“江左之士”来到了宁夏平原,他们带来的是银川气质的底色和根基,那就是“塞北江南”,这个词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第四次就是唐朝时期了,那时候的银川叫怀远镇,只是作为一座戍边小城而存在,迎来过诸多唐朝的大佬们,比如说郭子仪、罗隐等;

第五次是西夏立国,银川作为都城存在,也是因为这个,使得银川入列历史名城行列中,可惜的是,西夏被蒙元灭国,却没有被立史,宁夏平原的人们被遣散至关内等处,银川历史再一次中断;

第六次是明朝的来临,这是银川历史的重要时刻,因为从这时候开始,银川的历史开始有延续和传承性,可是却不被重视,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银川可谓是“孤悬河外”,跟明朝的边防策略有关。戍边之城,使得它的人口流动性大,不过由于明朝注重地方志的编修,使得一切都开始有了清晰的脉络;

到了清朝时期,银川变得安定下来,历史也越来越清晰,尤其到了民国时期, “老银川”开始出现,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银川人。在新时代到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银川工作和生活,使得银川如今可谓是“塞上(北)江南旧有名,今朝芳华更胜(昔)” 。

“塞上江南”也已经成了宁夏一个靓丽的标签!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随着移民的扎根、移民血脉的传承,再加上新一代移民的大量涌入,银川或者说宁夏的移民终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

昔日的苦寒之地不再是流寓诗人笔下的“黄风吹远塞,暝色下荒城。” ,更不是“吁哉一水隔中原,戍客思乡愁欲死”的无奈。一个崭新的宁夏,已经徐徐展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土地!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威观宁夏,用温暖的文字,记录宁夏的大城小事和点点滴滴!谢谢阅读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套平原有3套:前套、后套和西套,它为什么不比中国4大平原弱?
宁夏印象
宁夏人应该知道的银川前世:从北典农城(饮汗城)到丽子园
面积仅为重庆三分之一的宁夏,却有着几乎中国所有的地貌
中国人的宜居之地——宁夏平原
湘潭的历史变迁是怎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