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压痛和反跳痛

正常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当腹部脏器有炎症等病变时,可有相应部位的压痛。触诊时由浅入深进行按压,即可发生疼痛,称为压痛。在检查压痛时,如突然移去手指,病人腹痛加剧,称为反跳痛。反跳痛的出现,提示炎症已波及到腹膜壁层,当突然松手时腹膜被牵拉而引起疼痛。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


压痛

采用触诊方法检查病人患处时出现的一种疼痛反应。腹膜炎性刺激,脏器的炎症、瘀血、肿瘤、破裂、扭转以及腹壁的病变等均可引起压痛。

当腹内脏器炎症尚未累及壁层腹膜时,可仅有压痛而无反跳痛。通过此项检查方法用于辅助诊断判断相应的病征。

反跳痛

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检查者手徐徐压迫腹痛部位,手指在该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后,将手迅速抬起,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引起疼痛,此时患者感到该处剧烈"抽痛",并有痛苦表情或呻吟,即称反跳痛。

 

临床意义

(1)右季肋部压痛:见于肝、胆、结肠肝曲、右肾和升结肠病变。

(2)上腹部压痛:见于肝、胆、胃、十二指肠、胰和横结肠病变。其他部位的病变,有时通过牵涉痛的原理也可在上腹部出现,如急性阑尾炎早期、胸膜炎、心肌梗死、肺下部炎症或肋间神经痛等。

(3)左季肋部压痛:见于脾、胰尾、左肾、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的病变。

(4)右腰部压痛:多见于右肾和升结肠病变。

(5)脐部压痛:见于小肠、肠系膜、横结肠或输尿管病变,也可见于各种肠寄生虫病等。

(6)左腰部压痛:见于左肾和降结肠病变。

(7)下腹部压痛:常见于膀胱疾病、阑尾炎或女性生殖器官病变。

(8)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时,称为压痛点。

        ① 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在阑尾炎病例,此处常有压痛,故称为阑尾点,又称McBurney点(麦氏点);此处压痛也可见于回盲部和右侧输卵管病变。

        ② 胆囊点:胆囊病变时,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有明显压痛(或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称胆囊点。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心理精神异常者。

检查时要求: 

(1) 为避免被检查者腹肌紧张,检查者可先将手掌置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再行触诊检查

(2) 检查时可同时与被检查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

(3) 各种触诊手法应结合不同的检查部位,灵活应用

检查过程

医生先根据病人的症状来估计可能出现压痛的部位,然后再自其远方开始逐渐按压到此部位,按压时要由浅入深。如有压痛,则应确定最痛点及压痛的分布。在检查到压痛后,手指按压在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稍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果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反跳痛的出现是腹膜壁层受到炎症累及的征象,见于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腹膜炎。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或腹膜炎三联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腹部压痛与反跳痛及其常见相关疾病
胸腹痛*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触诊
腰部和腰骶部压痛点检查
颈部触诊法
警惕:莫将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