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鸿仙:一支笔胜十万师


掩映在紫金山东麓青山翠柏之中的范鸿仙陵园



第一次听说范鸿仙其人,是在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之后。有人告诉我,同事范烈孙女士是辛亥革命元老范鸿仙的孙女。范鸿仙?国葬于中山陵?我这个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怎么从没听说过?汗颜之余,就去翻阅教科书,却未见只字片语,英烈的鲜血,己被滚滚尘埃所湮没。

九十年代,范烈孙女士与我谈过为其祖父作传的事,当时我正在写《拉贝传》,加上工作繁忙,也就无法应承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悠忽十年过去了,2006年10月我与南京市文联签约,开始了《碧血共和——范鸿仙传》的写作。整整三年,我在文山史海中寻觅搜求,范鸿仙,这位当年的风云人物,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

一、宣传革命,他一支笔胜十万师
范鸿仙,名光启,笔名孤鸿、哀鸿。安徽合肥人。
1906年10月,范鸿仙在东京同盟会《民报》刊载文章《刚德之学说》,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法兰西哲学家刚德倡导的社会学,被时人喻为救世良方,得到严复、梁启超,包括陈独秀在内许多人的推崇。国学大师刘文典在《范鸿仙先生行状》中称,范鸿仙因此文“亦大为海内外鸿儒所推敬”。推敬的原因,绝不是如一些研究文章认为的,是因为他介绍了刚德的实证主义。恰恰相反,范鸿仙以犀利的文笔批驳了这位社会学之父。他说:刚德把科学分为几大类,但绝不会有人把动物与植物相混淆的,也不会有人把矿物误认为植物的。刚德认为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当从“普遍的爱”出发,绝不应当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但他对引发社会问题的根源,民众的生计问题却只字未提,也没有一言谈到生计与社会的关系。范鸿仙提出,生计问题是十五、六世纪以来,思想家不可忽略的,更何况社会学者呢?归根结蒂还必须着眼于仍然包括中国全部人口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村世界。当时东京革命党人与梁启超立宪派论战正酣,范鸿仙用了“哀鸿”这个笔名,哀鸿遍地,梁启超却视而不见。

范鸿仙创办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重要地位的《安徽白话报》,16岁的胡适在报上练兵白话文章,后来成了中国白话文运动的领袖。鸿仙参与了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笔政,以犀利的笔触震动了国人,孙中山先生常说“范君一支笔胜十万师”。毛泽东称《民立报》充满了激励人心的材料。

二、光复南京,他四处奔走功不可没
为了进行“革命三策”中的中部革命,范鸿仙等33位同志在上海组建了“同盟中部总会”,《民立报》成为该会的大本营。大家分头进行,仅仅两个月另10天,武昌大革命就爆发了。其间范鸿仙奔走于长江中下游各地,联络各方组成联军,担任特别交通和筹款,自沪上运送军资弹药以接济,成功光复了南京。之后, 联军诸将为争夺南京都督,剑拔弩张,火拼在即,范鸿仙与宋教仁一日遍走各军协调,稳定了局面,避免重蹈太平天国内讧之覆辙。

南京的光复与稳定,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直接的关系。其时汉口、汉阳相继失守,南北谈判,为国体采用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双方相持不下。中国走到了二千年来的历史岔路口,何去何从?南北搏弈的关健时刻,孙中山先生从国外回到上海,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抢先确定了共和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礼堂举行了宣誓就职仪式。之后在授奖南京光复400百余名有功人员中,范鸿仙名列第一。

三、袁贼篡权,他洞其本质口诛笔伐

范鸿仙比黄兴,孙中山等,对袁世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回溯两年前,时局艰难,不时有人呼吁起用废置大员袁世凯,中外都称颂其为“猛虎人材”,鸿仙撰文《今日之猛虎人材》嘲讽。1911年春,袁呼之欲出,尚在待价而沽,其党羽利用《推背图》将袁世凯喻为华盛顿,为袁复出造势。在当时,还真迷惑了不少人。鸿仙在《民立报》撰《国民梦中之华盛顿》讽刺道,好一个推背图中大英雄,你快快飞,快快闹风云,快快冲宵汉呀。
及至10月10日武昌一响炮声,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南北皆寄之以厚望。唯独鸿仙挥毫逆扫,三天后以《袁世凯》一文抨击,直指其祸国殃民之本质。还真不要说,袁世凯此后的人生轨迹,就如鸿仙目测一般,竟大差不离。按照鸿仙分析,假如袁世凯战死,革命胜利,当然他什么都不会得到;假如袁世凯胜了革命党,那么开始时他必定似曾国藩效忠清廷,最后就会如吴三桂投奔李自成一样利用革命党,再不然就像年羹晓作恶多端不得好死;再差一点就是与恩铭、孚琦一样被革命党暗杀。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三岁看老,可见鸿仙观察袁世凯人品,入木三分。

南北议和尘埃落定,范鸿仙仰天长泣,连声悲叹。在他看来,不剿灭袁世凯,和议只能以安易危,共和不过是两三年的游戏而已。后来的种种印证了范鸿仙的判断。

四、力主北伐,他创建“铁血军”

为巩固和保卫新政权,范鸿仙亲赴江淮招募壮士组建“铁血军”,亲任总司令,力主北伐。袁当了总统,通令各省军队改编。南北统一既定,就要服从大局,范鸿仙于是带头交出兵权。这是一个唯武力可以称雄,人人皆求拥兵自重的时代,许多独立省虽则无意北伐,却人人抓住兵权不放松。相比之下,范鸿仙毫不犹豫自释兵权,裁军不哗,刘文典在《故陆军上将范烈士墓表》中称,“前所未有也”。
袁世凯上台后,收买革命党人,暗杀宋教仁,解散内阁,共和己名存实亡。范鸿仙再度挺身而出,在《民立报》上写文章公开声明“与恶政府不共戴天”,这一时期,他的36则时评,有32则是针对袁世凯的。

亲赴安徽策动军队武力讨袁,他呼吁革命党人再拿出黄花岗烈士精神来,舍天罡一殉捍卫共和。安徽讨袁运动,由1913年7月15日芜湖及正阳关二地同时起义,到8月29日,芜湖陷落终止。龚振鹏的皖军第二旅由发起,支撑到最后,表现最为积极与持久,足证该旅具备了顽强的革命精神。而龚振鹏的皖军第二旅,改编于范鸿仙组建的铁血军第一、第二支队。范鸿仙以一介书生,组成此一劲旅,名称虽易,仍能保持一贯的铁血精神。

在安徽讨袁过程中,范鸿仙虽不愿居赫赫之名义,拒绝担任安徽都督,然其策动与运筹,实居于关健地位。

五、“三次革命”,他惨遭暗算英年早逝

二次革命失败,范鸿仙流亡日本,是孙中山忠贞不二的追随者。他带头加入中华革命党,党证号为28号。1914年新春刚到,又传来消息,袁世凯于1月10日,强令解散国会;孙中山闻讯大怒,决定再次讨袁,召集鸿仙等多次商讨。据日本方面调查档案记录,自1月12日至31日,范鸿仙七度前往孙宅晤访。就是这几次会晤,决定了回国讨袁事宜,由范鸿仙主持上海的讨袁。

鸿仙在上海的秘密工作卓有成效,上海军中弃暗投明者越来越多。当此蓄势待发之际,有叛徒告密,范鸿仙见事已泄露,夙夜联络各方,以加快起事的准备工作,决定冒险强攻上海制造局。

得悉制造局内部己被革命党人渗入,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大为惊恐,侦知上海革命党首领实为范鸿仙,即电呈袁世凯,袁令郑“悬十万金购范鸿仙头”。孙中山即派蒋介石携款赴沪增援,范鸿仙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感奋于艰难境况下,中山先生的信任,说,“吾今日知死足矣”。

鸿仙期待一举而拿下上海,日夜谋划,甚至连做梦都经常大喊:“讨袁!讨袁!”为方便与各方接洽,范鸿仙干脆将铺盖一卷就住进了机关部,却不知保镖钟明贵己被收买。9月20日深夜,四名凶手潜入卧室,鸿仙身中七刀一枪,皆中要害,当即殒命。准备起义的二百多名武装人员,全部惨遭杀戮,一时血流成河。多方准备的第三次革命,因此而遭受严重挫折。当时的形势,并不具备武装举义的各项条件。范鸿仙视不可为而为之,只因捍卫共和的坚定信念,遇害时,年仅32岁。

孙中山闻讯,沉津在悲痛之中,他决然说道,“范君流血,以种将来之果,断非徒死者”。他提出,电邀范鸿仙的夫人李真如前来东京,以慰忠魂。孙中山对战友的遗属允诺说:“鸿仙身后事,就是我党事,他日革命成功,一定为鸿仙举行国葬。”不久,孙中山在致邓泽如的信中,对范鸿仙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范君系安徽旧同志,办事日久;此次担任上海事,已运动北军过半。袁贼知其势不可遏,乃悬暗杀之花红6 万元,其死与宋教仁相类……

1936年根据中山先生遗愿,隆重国葬范鸿仙于南京中山陵东侧。

范鸿仙,这位得到孙中山嘉奖,蒋介石追认,毛泽东肯定的辛亥革命元老,与宋教仁、陈其美,并称民国三烈士。与他并肩战斗的于右任、宋教仁、潭人凤、陈其美、柏文尉等,大名都如雷贯耳。他救过陈独秀的命,而蒋介石则是他在上海策动第三次革命时的助手。可历史从来都是英雄史,而英雄的认定,会有天时、地利、人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种种因素。国民党中常委己决定将其事迹收入党史、教材,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暴发,国民党迁台,大陆迭次政治运动,其事迹就这样慢慢湮没,不为人所知了。

所幸,范鸿仙的事迹及血衣,都由台湾国民党党史会珍藏。1996年,台湾民国史大师蒋永敬先生,研究出版了范鸿仙年谱。台湾近代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词典,也为范鸿仙立了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尊重历史,缅怀先烈,肯定了范鸿仙的功绩。1958年,老同盟会员、夫人李真如逝世,与范鸿仙合穴同葬。范墓祭堂在1937年被日军炸毁。文革中,范墓又遭破坏。1972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蕰山将范墓情况报告毛泽东主席,主席说,我是看着《民立报》长大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均明确肯定范鸿仙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批文给江苏省委,按烈士规格给予修复,以告慰亡灵于九泉。一九九六年,中共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再次拨款予以整修。

《范鸿仙传》写作三年,得以成稿,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个世纪之后,透过“共和风云”,我们依然可以见到他在历史岔路口的睿智大义,中华民族前进的轨迹,因烈士的鲜血而留下了印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帝退位
孙中山为了革命奔波了几十年,却将革命成果拱手让给袁世凯!
难做的“革命生意”:孙中山的1912
湖南近代人物·黄兴(1874-1916)
辛亥革命元勋:柏文蔚
黄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