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味人生--- 菜根谭

 


菜根谭:知足常乐 
知足则仙凡异路,善用则生杀自殊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凡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能感到满足的人就会享受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到满足的人就摆脱不了庸俗的困境,总括人间万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运用就处处充满生机,假如不善运用则处处充满危机。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此外《遗教经》中也有“不知足者虽富亦贫”,可见一个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假如不如满足,就永远生活在争权夺利中,那种奔波劳碌的情景跟穷人并无差别。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说明人的欲望永远是无法满足的。要想真正享受人生乐趣;唯一的信条是“知足常乐”,因为只有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怕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不失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知足常乐
 
 
菜根谭:为道日损
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对于生活中的物质欲望要减少到最低限度,每天种些花竹培养生活情越,把一切世间的烦恼都忘到九霄云外;当你脑海中已经了无烦恼而呈真空状态以后,每天就面对着佛坛烧香,手提水壶亲自烹茶,自然就会使自己进入忘我的神仙境界。
    老子提倡无为哲学,所以才主张出世思想的修真养性生活。其实进入忘我境界,并不一定完全靠“栽花种竹”,谈书论道潜心研究学问,也可使一个人完全进入忘我状态,例如孔子自己就曾说:“(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菜根谭:天地在心 
广狭长短,由于心念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时间的长短多半是出于心理感受,空间的宽窄多半是基于心中的观念。所以只要能把握时机懂得忙里偷闲,即便是一天时间也比千年还要长,只要意境高超心胸旷达,即使是一间小小的房子也犹如天地那么大。
    时间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前者是出于心理感受,后者是钟表所走的实际时间,苏轼所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是指心理时间,而《诗经》中更有“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更说明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差距之大的事实。俗话说“房子永远少一间,衣服永远少一件”,可见房子的大小多少只在于心理是否知足,不知足把全世界都给你她嫌不够,能知足即使斗室也比天地要宽广,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说:“山不在凡,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菜根谭:悠然自得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别人争名夺利于我无关,我也不必因为别人醉心名利就疏远他,恬静淡泊是为了适就自己的个性,因此也不必向别人夸耀“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佛家所说“既不被物欲所蒙蔽,也不被空虚寂寞所困扰,能作到这些就能使心悠然自得。”
    不标榜自己清高而实际又很清高的人,在国史上恐怕以柳下惠为代表,因此孟子赞美他是“圣之和”,例如《孟子》〈万章〉说:“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他。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菜根谭:悠然自得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知足常乐
小处悟人生真谛
意气谱――反菜根谭
《菜根谭》 | 做人贵四知:知足、知退、知恩、知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