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枪的故事——手枪》节选之——苏联TT-33半自动手枪





起国产手枪,哪怕是略有了解的人,也可以脱口说出“五四式”这三个字。不错,五四式的确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产手枪,它曾广泛装备过中国的军队各级指挥员和公安人员。但五四式并不是中国自行设计的手枪,它的诞生地,是在遥远的俄罗斯。

苏联成立后,广大红军指战员使用的个人自卫武器却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大多数人使用的,仍是一种被称作纳甘M1895式的转轮手枪,一听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种1895年设计定型的老式转轮手枪,从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就开始装备部队,虽然性能还算可靠,但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显得落伍。苏联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半自动手枪,来替换那些老式的纳甘M1895。








在TT-33之前,苏联红军指战员使用的是纳甘M1895式转轮手枪,是沙皇时代的遗产。

1930年,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准备从接受测试的武器中挑选出合适的来装备部队。测试在1931年1月7日正式举行,试验中有一种7.62毫米口径半自动手枪性能出色,立即吸引了军方的关注,这支手枪的设计者是菲德尔?托卡列夫(Fedor Tokarev),他的名字后来也成了这支手枪的名字。军方立即要求托卡列夫组织生产1000支交付部队试用,当时这种手枪被定名为TT-30,这也是苏联装备的第一种自动装填手枪。

TT-30在图拉兵工厂初步投产之后,TT-30仍在进行小幅改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简化制造工艺,毕竟苏联红军庞大的员额要求快速大批量生产手枪。改进后的手枪名字从TT-30变更为TT-33。二战中,许多苏军指挥员都是拿着TT-33高呼乌拉率领着战士们冲锋陷阵,但TT-33并没有全部取代纳甘的位置,因为面对强大的德国法西斯,苏联红军需要任何武器来抗击侵略者。





TT-33半自动手枪及其配用的皮革枪套




TT-33使用的7.62毫米手枪弹

从外观上,TT-33与FN出品的勃朗宁M1903型半自动手枪非常相似,但在内部设计上,TT-33却是从勃朗宁M1911上借鉴了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以及枪管起落式闭锁机构。其他方面,TT-33区别于勃朗宁的特征更多,它使用比M1911更为简单的击锤-阻铁机构,这个机构成一个整体装配进手枪中,使得手枪的装备和保养变得非常容易。






TT-33的击锤和阻铁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模块,安装和维护都比较方便。

TT-33使用的是7.62毫米口径、25毫米长的托卡列夫手枪弹,这种子弹和德国毛瑟M1896(也就是中国人说的盒子炮)使用的子弹相同。TT-33性能可靠,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大部分TT-33都是在二战的硝烟中生产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仍在继续生产。
TT-33的保险机构十分简单,仅设有击锤半程保险,此外再无其他保险方式。这意味着,如果携带着一支上了膛的TT-33行军或作战,那可是不太安全,因为TT-33的击锤是外露的,天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被刮碰到,意外解除保险。此外,TT-33的弹夹卡笋设计得不太牢靠,常常会因为以外撞击或震动而导致弹夹松脱,这在作战中可是要命的事儿。二战中,德国人也缴获过少量TT-33,为了解决武器短缺问题,这部分TT-33干脆被发给德军部队使用,重新命名为P615(r)。之所以会有这种做法,根本原因是TT-33使用的手枪弹和德国枪弹一样,拿过来就能直接用,这便宜谁能不占?





这是一张非常经典的苏联卫国战争历史照片。画面上,一位红军基层指挥员正挥舞着一支TT-33率领战士们对德国军队发起进攻。




在当年的苏德战场旧址,历史研究者经常能发掘到当年交战双方官兵的遗物,这是近年出土的某位苏联指挥官的制服残片、怀表和TT-33手枪。




纳粹德国崩溃后,苏军士兵和美军士兵在柏林城内曾有过短暂的友好交流时期。这不,这位苏军上尉正用一支TT-33和另一名使用M-1卡宾枪的美军士兵一起向别人演示。


1952年,TT-33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接班人——更为小巧的9毫米马卡罗夫PM手枪。1954年,苏联正式停产了TT-33。但在许多国家,TT-33的生产线仍在开动:在波兰,它叫做PW wz.33,在匈牙利,它叫做M48(口径改为9毫米);在南斯拉夫,它叫做M57;在朝鲜,它叫做68式或M68;在罗马尼亚,它叫做TTC;在中国,它叫做五四式。直到今天,孟加拉和朝鲜等国军队仍在使用TT-33,巴基斯坦警察也少量装备TT-33。






波兰许可制造的TT-33,其中的重大改进在于在扳机后方增加了手动保险,提高了安全性。





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TT-33





南斯拉夫版TT-33分解状态,在当地称作M57。




在中国,TT-33的仿制品五四式手枪长期以来在中国军用手枪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张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照片上,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正在练习使用五四式手枪。






日本KSC出品的玩具气狗中,也有TT-33的形象。这些做工精湛的气动玩具手枪,甚至能够模拟真实枪械发射的后坐动作,非常逼真。但按照目前国内法规,这类仿真枪不能销售和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宿命仇敌:托卡列夫TT-33 vs M1911 让勃朗宁天才设计成为经典
二战各国经典名枪之手枪篇!
二战苏、德、美、英、日各国手枪哪家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7种二战时期的主要手枪,当中的第一支目前仍在服役
五四式手枪为何退役
八大不死老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